先给大师拜年啦,大师一出,语比惊人,

1 可没有关公战秦琼呢么穿越朝代的夸张,这两位几乎是一个时代的人,恩来比紫阳早吃几年饺子而已。

2 不为获取某种权力出卖自我,坚持个人的良知底线(已经是宰相了,还要啥权力啊,再要脑袋就搬家了,大师熟读历史,想必对宰相的人格特征有透彻研究,宰相权衡朝野,只对一个负责,最重要的一点宰相能做久了必然是勤快少欲知足之人,历朝历代,除非绝对必要把宰相给咔嚓的不多,杯酒茶水谈笑间释掉兵权的就数不胜数了,紫阳暴露了他的野心,被清算是必然,不是偶然。

3 在善于生之间平衡游移(我只能说总理活的真拧吧纠结,像睿智如他之人想必知道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

4 我不觉得作者是给两位总理打分,他也没有完全否定周公的历史价值,他是一个80后,恰恰他不是那个年代出来的人更能旁观者清,就像大师说的多点少点是指他们在历史上的表现,面对顶头上司的错误拿出点say no 的精神。我们不能总寄望在开明君主的宽容里,做敢于直言不讳的房玄龄杜如惠,我们这个民族需要那么一点精神,你我每个人身上能发出一点星星之火就可以燎原,这点光能点亮人心里的良知和希望。

冠冕堂皇一下,这是历史的问题,这是文化的问题,这是制度的问题,这是社会的问题,这是你我他的问题。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