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施一公的院士落选

本帖于 2011-12-14 08:49:28 时间, 由超管 论坛管理 编辑


施一公及饶毅,大牛级的科学家。在科学界的位置,就象赛场上的刘翔一样,是跑在世界最前面的。



然而。在今年的中国科学院院士的评选中,双双落选,令全世界目瞪口呆!



很多人都觉得不好理解,而我是这么看的:



他们二位,参选的是中国科学院的本土院士,而不是外籍院士,这是一个关键之所在。



世界上各个国家都是大同小异的:外籍院士是装点门面的,所以只看水平;而本土院士是支撑大厦的,所以看贡献。换一句话说:外籍院士是摆设,本土院士是硬通货。



参选本土院士,一个最重要的考虑角度,就是对这个国家的贡献。比如说航天国防科技界的,也许一辈子也不会有响当当的文章发表,但凭他们对国家的贡献,院士头衔是当之无愧的。



施一公饶毅,发表过很多让世界胆寒的高水平文章,在科技界,全世界没有不服的。然而,他们发表文章的署名,不是中国的单位,而是美国的单位。所以,如果论起知识产权,是属于美国的。从这个角度看,这二位评选院士的竞争力,是难以敌过其他候选人的。即使其他候选人发表文章的水平不如他们,但知识产权是属于中国的。



这二位大牛科学家回到了中,对中国来说,收获当不在钱学森之下。华夏子孙中,这样的千里马是不常有的。毫不夸张地说,他们回国,全中国人民,乃至百年来多少屈死的冤魂,都在用感激的眼光,看着他们!



然而,他们的院士落选,是说得过去的。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