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千年来,中国的女性一直处于社会的最底层,苦难,屈辱和贫穷一直是中国妇女身上的“三座大山”。“姐姐妹妹们站起来”一直是妇女们奋斗的目标,五四开了一个头,可惜并不彻底,到了毛泽东那里,似乎找到了一个突破口:结束万恶的旧制度。
于是,一夜间,娼妓消失了,妓女们被带上卡车运到新疆分配给了“兵哥哥”,北京的八大胡同和上海的四马路霎时干干净净。新中国的婚姻法严格规定了一夫一妻,几千年的妻妾成群从此一去不复返了。
“妇女能顶半边天”,男同志能做的女同志也能做,新中国的女性们和男人一样,战天斗地无惧无畏。可是,新中国的妇女真的“解放”了吗?她们的生活真的比以前幸福了吗?她们的地位真的提高了吗?
一夫一妻起源于宗教(基督教)信仰,虽然是现代文明的一种标志,但并不算一种普世价值,毕竟,伊斯兰教和佛教都不反对一夫多妻。
照搬一夫一妻的先进制度而没有文化上的革新,这条路终究是曲折的。
任何制度的选择,离不开以信仰为基础的价值观,同时也不能脱离一个社会的经济架构和人性的基本需求。
传统的中国社会,没有一夫一妻的价值观,加上农耕社会的经济环境,一夫多妻有一定的合理性,至少,贫困农村的女子如果不给人做妾,只能生活在贫困中。对于相当一部分妇女而言,生活的改善远高于尊严,今天中国的二奶小三和生活在西方文明社会里仍然黑袍裹身,暗地里做别人三妻四妾之一的伊斯兰妇女都抱有一样的文化理念。
为什么西方国家没有三妻四妾,二奶小三呢(摩门教除外)?这完全是文化观念的问题,虽然西方的婚外情也屡见不鲜,但是很少有女子甘愿俯首依附一个男人以换取经济利益(娼妓则是一种“等价商品交换”)。摩门教又为什么会出现妻妾成群呢?虽然身处同一制度,那难道不是一种“文化”在作怪吗?
从人性的角度看,中国的传统文化在这点上还是符合人性的,而基督教的一夫一妻则要求压抑人性,如果没有坚强的信仰和法律的制约是要维护一夫一妻在西方也是巨大的挑战。
我们照搬了一夫一妻的制度,但是在相应的文化层次却几乎没有任何作为。我们一方面消灭了延续几千年的“青楼文化”,另一方面又把儒家的“万恶淫为首”发挥到了极致。西方实行一夫一妻,但是西方对于“淫”(性)是采取开放姿态的,对于婚前性行为甚至婚外性行为,对于裸体和性文学都十分开放,连“革命导师”恩格斯都说:娼妓制度是一夫一妻的必要补充。(是否属实,尚待考证)最最重要的是,西方文化里个人自我价值的觉醒和人格的独立才是一夫一妻制度最有效的保障。
所以,一夫一妻不是单一形式的制度,它必须要有相应的社会文化加以铺垫和补充。
因此,中国社会目前又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恢复了“旧社会”的面貌,真可谓“青楼满街,妻妾成群”了。国内和海外不少的“大奶”们,明明知道丈夫暗地里左拥右抱,为什么还忍气吞声,甚至拿了钱就心安理得了呢?
可以这么说,文化是一个package,制度也是文化的一部分,只用制度来改革而不触及文化其它的层面终究是无济于事的。
当今中国女性缺少的正是文化层面的东西——人格独立的价值观。从热播的电视相亲节目“非诚勿扰”中可以看出一斑。“宁愿坐在宝马里哭也不愿意坐在自行车上笑”的人,无论在什么制度下,都不会使自己的人格和人性得到解放,都不会拥有真正的自由和幸福美满的生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