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讨论到现在,玄野兄连一位左派的反对者都没遇到,根据常识,那才是儒教真正的天敌呢。难怪新新MM气势汹汹的砸砖竟被声称为皮疼肉不疼,可能那的确是出于自由派的特色吧,就算愤激,也是强调遏制其糟粕、主张科学的方法论。如此看来,自由派在文中被罗列为与宗教教条化、人性恶理论等身的三大罪恶之一而遭受到玄野兄的猛烈抨击,这实在有些冤枉哦。这就像当年的五四运动,对传统文化持有保留态度(包括儒教)的恰恰是自由派的胡适、傅斯年等人、埋头整理国故的也是他们,而坚决认定孔教杀人而欲诛之的却是左派的陈独秀、李大钊、鲁迅、郭沫若等人。其中钱群理公然撰文要求彻底抛弃扼杀儒教及道教,瞿秋白同学更是30年代就迫不及待地赴苏联取回了由苏联专家帮国人设计的代替汉字的罗马拼音方案。随后,这种对传统文化的全盘否定与践踏在文化大革命中更是达到极致。所以,感觉儒教最大的敌人其实并非异邦人,而是在自己的土地上。若要走出世界,须得先立足国土。不过,从意识形态的积极处来看,由于儒教敬天爱人的真正教义与普世的民主法则并不冲突(包括民主宪政),这令人坚信现代的儒教一定能凭自己的理性重见天日,与宗教信仰等共同促成社会的良性土壤、改善民族文化心态,从而促成政治民主的实施与保障其成果。总觉得,这样的过程,东亚社会即使不愿意,可能也会由于历史的客观影响而绕不过去。好在台湾、韩国已经算是比较成功的例子。
就文论文来说,我认为玄野兄对儒教的理性、道德功用以及其对佛教的关系把握得非常好。正是因为儒教重理性,所以中国人的宗教意识非常薄弱,佛教传入之后真正的社会力量也并不大。而这显然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宗教意识的薄弱与性善论使社会向来缺乏追求真理、直面社会问题的勇气或毅力,另一方面,的确也会避免对宗教的教条化依赖而比较灵活圆通,其在人与人关系等方面表现出亲切友好、世界大同等充满古老东方智慧的普世性。令人耳目一新、如沐春风。所以我倒不赞成玄野兄处处下意识地将基督教作反例与之对比,既然二者完全有相通之处,特别是在重视理性的现代,为什么不让它们共同作用于行为规范或道德伦理方面呢?
具体的相容或排斥的地方仿佛讨论过程中已经说得比较多,再此就不累赘了.谢谢玄野兄宏文,非常发人深思,也谢谢讨论的朋友们,感觉大开眼界,并且,希望玄野兄以后能稍微渐简化一下书写特点,照顾一下读者水平.^^
跟读完了,观察到现在, 发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实在令人忍俊不禁:
本帖于 2011-08-31 16:04:56 时间, 由普通用户 xingfu^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