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沙挥不去历史的血痕:走近蒯大富!
蓝山烟霞
45年前的1966年6月,“文化大革命”硝烟初起,一个三年级学生的名字响彻了清华园,这个人就是工程化学系9字班学生蒯大富。
1966年6月底,刘少奇,以及他的夫人王光美率领的驻清华工作组将反对工作组的蒯大富打成“反革命”。此时“反右斗争”才过去9年,“右派”,“反革命”的帽子几乎令每个中国人“闻之色变”。
但是21岁的青年学生蒯大富“以一人之力对抗工作组发动的全校‘批蒯运动’”,以其超乎常人的忍耐力和意志力震惊了清华全校师生!
当时清华的教师97%以上是清华本科毕业的,所以清华师生都是“清一色的清华人”。“清华人”在中学时代几乎个个都是顶尖学生,很少佩服谁。但对于蒯大富的意志和胆识,许多清华人真是由衷地佩服!
1966年7月底,在毛泽东和“中央文革小组”的公开支持下,蒯大富彻底翻身。其后很快成为清华实权人物和群众组织“井冈山兵团”负责人,并在北京和中国政治舞台上叱吒风云。在随后两年间也曾卷入数起致人死亡事件。
1968年7月27日,在没有任何预警的情况下,毛泽东派遣数万首都工人在八三四一部队军人带领下进入清华园,对“井冈山兵团”分割包围。双方发生冲突,数万“首都工(军)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被1000多名清华学生赶出清华园。
当晚,数万“工(军)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从东南西三面包围了清华园,蒯大富和“井冈山兵团”全部从北面撤出清华园。蒯大富从此退出政治舞台。
1968年7月27日这一天,从此成为全中国“工(军)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进驻上层建筑”的日子,“工人阶级领导大学和科研机构”的荒诞历史由这一天开始。
文化大革命前清华学制为6年制,1963年入学的学生应于1969年毕业,故称为9字班。但在文化大革命中清华进行了学制改革,由原来的6年制逐步改为5年制,1963年入学的学生改为5年半制,于1968年12月毕业离校。
蒯大富和9字班中当初支持他的“清华井冈山兵团”的骨干分子们几乎都被工(军)宣队分配到了东北,西北及塞北寒冷,沙漠,荒僻之地。
当蒯大富和他的这些战友们告别清华园时,正是12月底隆冬季节,回望京师,瞻看前路,很有点“马鸣风萧萧,落日照大旗”的萧瑟悲凉气氛!
从1966年6月到2011年5月,45年过去了,蒯大富有过怎样的传奇人生和心路历程?请看本人博客里蒯大富的自述《岁月流沙》。
Reference:
【ZT】蒯大富自述《岁月流沙》
http://blog.wenxuecity.com/blogview.php?date=201105&postID=12243
(完)
请阅读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