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的林林总总的解释:

1,中国哲学范畴。字面的含义是天的运动变化规律。由于人们对天的解释不同,所以对天道的理解也不相同。天道常与人道对称,人道一般指人类行为的规范或规律。中国古代哲学家大都认为天道与人道一致,以天道为本。一些哲学家主张,天道是客观的自然规律,天人互不干预。如子产认为“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荀子主张“ 明于天人之分”,“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人类应“制天命而用之”。另一些哲学家则认为天有意志,天道和人事是相互感应的,天象的变化是由人的善恶引起的,也是人间祸福的预兆。还有一些哲学家认为天道具有某种道德属性,是人类道德的范本,天道是人类效法的对象。天道与人道是中国哲学中的一对重要范畴。历代的解释或有出入,但大体不出以上几种基本观点。

2,所谓“天道”,也就是自然的规律,不可抗拒,也不可改变。
全文大体分成八个部分。第一部分至“谓之天乐”,指出自然规律不停地运行,万事万物全都自我运动,因而圣明之道只能是宁寂而又无为。第二部分至“以畜天下也”,紧承上段讨论“天乐”,指出要顺应自然而运动,混同万物而变化。第三部分至“非上之所以畜天下也”,提出帝王无为、臣下有为的主张,阐明一切政治活动都应遵从固有的规律,强调事事皆有顺序,而尊卑、男女也都是自然的顺序,这不仅违背了庄子“齐物”的思想,而且还给统治者统治臣民披上了合乎哲理的外衣。第四部分至“天地而已矣”,借尧与舜的对话,说明治理天下应当效法天地的自然。第五部分至“夫子乱人之性也”,写孔子与老聃的对话,指出事事皆应遵循自然规律,指出“仁义”正是“乱人之性”。第六部分至“其名为窃”,写老子顺应外物的态度,同时抨击智巧骄恣之人。第七部分至“至人之心有所定矣”,指出要“退仁义”、“宾礼乐”,从而做到“守其本”而又“遗万物”,即提倡无为的态度。余下为第八部分,说明事物的真情本不可以言传,所谓圣人之言,乃是古人留下的糟粕。

3,中国哲学范畴。字面的含义是天的运动变化规律。由于人们对天的解释不同,所以对天道的理解也不相同。天道常与人道对称,人道一般指人类行为的规范或规律。中国古代哲学家大都认为天道与人道一致,以天道为本。一些哲学家主张,天道是客观的自然规律,天人互不干预。如子产认为“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荀子主张“ 明于天人之分”,“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人类应“制天命而用之”。另一些哲学家则认为天有意志,天道和人事是相互感应的,天象的变化是由人的善恶引起的,也是人间祸福的预兆。还有一些哲学家认为天道具有某种道德属性,是人类道德的范本,天道是人类效法的对象。天道与人道是中国哲学中的一对重要范畴。历代的解释或有出入,但大体不出以上几种基本观点。

4,天道是人道的根据。天道之大者在阴阳。阴阳是两种性质和功用相反而相成的气体。阴阳二气的运行形成四时。天道即表现于阴阳运行的历程及其法则之中。阴阳的关系是阳主阴从的对立统一,且阳主阴从的地位和功用是绝对的。

5,天道 现代汉语词典 中的 解释:
①中国古代哲学术语。唯物主义认为天道是自然界及其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唯心主义认为天道是上帝意志的表现,是吉凶祸福的征兆。
②〈方〉天气。

6,天道 三藏法数 中的 解释:
天即欲界、色界、无色界诸天也。谓因修上品十善,复修世间禅定,得生其中,是名天道。
天者,最高最上,极大极尊,受用出於自然,快乐莫非如意,由昔广修净行故感此报,是名天道。
天,即天然,自然乐胜身胜,是名天道。

7,天道 英汉汉英双向词典 中的 解释:
1.manifestation of God's will; good or ill omen
2.natural law
3.[Dialect] weathe

8,天道 汉英佛教术语 中的 解释:
deva-gati, or devasopāna, 天趣. (1) The highest of the six paths 六道, the realm of devas, i. e. the eighteen heavens of form and four of formlessness. A place of enjoyment, where the meritorious enjoy the fruits of good karma, but not a place of progress toward bodhisattva perfection. (2) The Dao of Heaven, natural law, cosmic energy; according to the Daoists, the origin and law of all things. [Soothill]

(1) The path of the gods. (2) One of the six destinies 六道 (also written 天趣); one of the three good destinies. The gods who dwell in the realms of desire, form and formlessness. Divine existence. Also a reference to the heavenly bodies such as the sun, moon and stars. 【參照: 天上】 (3) As one of the six destinies, rebirth as a god is generally considered to be the result of the karma of positive acts in a previous lifetime (svarga). Thus it is, relatively speaking, a fortuitous rebirth. But it is nonetheless a karma-based rebirth, and falls far short of the existence of arhats, pratyekabuddhas and bodhisattvas. Some explanations also point out that while rebirth in a heavenly state is the result of a predominance of good karma, there is still a degree of causation by subtle evil. (4) The sun. [EngBuddhist]

9,汉典:

天道 tiāndào

[spritual principles;divine order of things] 自然规律

天道变化。——[英]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所有跟帖: 

好文。谢谢介绍。 -不明则问- 给 不明则问 发送悄悄话 不明则问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12/2010 postreply 08:20:21

学习了,定义为“自然规律”比较好懂 -万枫- 给 万枫 发送悄悄话 万枫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12/2010 postreply 16:52:47

有个问题,定义为“自然规律”虽然好懂,但唯心者与唯物者的理解却相去甚远! -泥瓦匠- 给 泥瓦匠 发送悄悄话 泥瓦匠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12/2010 postreply 18:56:21

感觉许多的人谈论“天道”如雾似梦,越看越糊涂,特找来一些解释。 -泥瓦匠- 给 泥瓦匠 发送悄悄话 泥瓦匠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12/2010 postreply 18:51:17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