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接到老姐打来的电话,一股哭腔。
老姐是前几天刚到英国探望两个女儿。大女儿已经毕业,开了一个外卖店。小女儿刚从国内到英求学,一边学习,一边在她姐姐店里打工赚“外快” 。
“弟,我已经到了英国,放心啊。一路顺利。。。”
“怎么了,还没倒过时差?”我其实知道老姐“哭腔”由来,只是不想过早提及。电话是孩子们拨通,此时也必定在大姐身旁。
于是我先聊了些其他事儿。。。
过会儿,我问:“孩子们在身旁吗?”
“去忙去了。。。”
“呵呵,心疼她们了?”
“唉!她们可真忙啊,每天下午5点开始,就接电话,包餐、送餐,一直忙到晚上10点多。。。小的来了两个月,包餐已经很溜了。。。以前可什么都没干过啊!”
“姐,你这样想,就不对了。奶奶以前不是说过,人千万别抱怨自己忙,乞丐不忙,一辈子要饭!”
“哦,我自己。可她们以前在家里,家务活都没干过。。。”姐依然情绪低落。。。
“姐,像你这样的家庭,孩子享受惯了,对她们健康成长并不利。她们长大了,应该自立了啊!这种锻炼是有好处的!”
“我知道!”从电话那端传来的声音,依然能听出,大姐心中还有疙瘩。。。
“雇了老外了吗?”
“有,其中两个是年轻的英国人。。。”
“哈,咱孩子也不大,闯荡英国才几年,就当他们的老板,应该值得庆贺啊。。。”我调侃着,试图化解大姐心头的疙瘩。。。
“这里的人,许多都很懒,有了今天吃的,不管明天如何。”
我笑了,“这就是机会,吃的苦中苦,方做人上人吗!”我很“传统中华文化”一把。。。
“姐,其实不必为孩子担忧,她们今天忙碌也好,吃苦受累也罢,都是能承受了的。再说她们工作强度不大,咱们家下放农村时,我不是十多岁就开始干农活了吗?你可不要把情绪传染给孩子,开心的工作很重要。。。”
“是啊,是啊。。。”大姐有些释怀。。。
“姐,出门要注意啊!”
“这里人少,车少,过马路有个按扭,一按,就可以放心的过了。。。”
我哈哈大笑起来,“姐,不是说这个。英国的行路规则与中国反着,要注意观察,尤其是骑自行车过路口,观察来往车辆时,与在中国的养成习惯相反,一定要注意啊。。。”
“啊,啊,明白了。。。”
。。。。。。。。。。。。
唉!我的老姐啊。。。愿她与孩子们一起成熟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