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在人类的传统意识中恰恰是一个理性与权威的符号,朱熹少年时代才失父亲,对父亲的权威已经有所体会却又失去,所以大概恨不得通过“存天理,灭人欲”的号召或者“三纲五常”的强化把父权巩固膜拜到极致,以弥补自己内心的渴望与缺失。
这样的后果当然是代表父权的统治阶级更强硬了,而父权下的儿女们更软弱怯懦了。
父亲在人类的传统意识中恰恰是一个理性与权威的符号,朱熹少年时代才失父亲,对父亲的权威已经有所体会却又失去,所以大概恨不得通过“存天理,灭人欲”的号召或者“三纲五常”的强化把父权巩固膜拜到极致,以弥补自己内心的渴望与缺失。
这样的后果当然是代表父权的统治阶级更强硬了,而父权下的儿女们更软弱怯懦了。
•
孔孟有时是很矛盾的,“仁” 、“礼”和“孝”往往不在一个平面上,朱熹则越来越没有道理,难道
-悟空孙-
♂
(45 bytes)
()
09/28/2010 postreply
17:42:36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