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必读: 鉴别女人最容易最准确的方法

男人必读: 鉴别女人最容易最准确的方法

(原名: 反小三,反男人,反跟自己不一样的女人)
----我欲因之


一。

因之在国内的时候, 对女人的看法很是单纯质朴, 认为女人不过两类: 喜欢因之的和不喜欢因之的。 喜欢因之的, 漂亮有气质,聪颖有才气; 不喜欢因之的, 咱不理她, 她不理咱, 因之跟她们少有接触, 所以对她们不甚了解。

因之初来美国的时候, 得到一位兄长的友情帮助。 这位兄长有一位室友, 女生。因之便有意撮和他们。兄长说, 你别费心了, 我看她是那种要找老外的人;况且,她在联系转学,要去北卡。因之突然觉得,这女人,类型还是挺多的,还有一类“要找老外的”。突然一下子的感觉, 后来也就忘了。

渐渐地, 因之认识了周围的一些女生。 过了一个学期,突然在两个星期之内,有四位女生说要离婚。 这么凑巧,感觉很邪呼。好在她们都没说要嫁给因之,因之的心也就定了下来, 开始分析可能的原因。 后来设想,可能她们在遇到因之前,以为世上的男人都跟她们的老公一样,所以尽管不满意,还是继续过着。 后来遇到了因之,才恍然大悟, 知道世上的男人原来并不都像自己的老公一样。于是她们就解放了自己,要追求美好。

再后来, 因之就开始上网了。 网上的女人跟网下的女人很不一样。 你不喜欢她,不理她, 她非要理你; 她天天说不喜欢你,却偏天天纠缠你。 不过,正因为如此, 因之接触到的女人开始复杂起来,对女人的看法也不再像以前那样单纯质朴了。

因之发现,有类女人, 她们反小三,反男人, 反任何跟自己不一样的女人。因之觉得奇怪,便开始探究思索, 终于于某夜十二时悟得原因。

为行文方便,因之称这类女人“三反女”。

夜深了,咱们下回接着写。。。


二。

因之小时候, 很小的时候, 几个月的时候,有一次妈妈抱着走姥姥家, 刚好一堂舅舅相亲,就抱了因之去看。

当地风俗, 女方来男方家相亲,都带三两个年龄一般大小的姐妹一起。 一则免得一个人太害羞,二则姐妹们也可以参谋一下。 这天女方带来了三个姐妹,加上媒人,共五个人。 几个人见了妈妈怀里的因之,都围过来,来逗因之,争先恐后地抱因之。 唯有那未来的媳妇,有点无动于衷,没有要抱因之的意思。 妈妈觉得怪,不过只是一晃而过的感觉,然后就不再在意了。

很快,他们就结婚了。 结婚没几天,新媳妇就开始闹别扭。不久就成了远近闻名的恶媳妇。

一次,妈妈跟姥姥聊家常,突然想起了新媳妇没有抱因之的事,就跟姥姥说了。 姥姥一听, 就抱怨妈妈, 怪妈妈没有早说。 姥姥跟别的人一说, 人人都怪妈妈。 说, 你是知道的, 因之这孩子, 自从生下来, 人见人爱,每个女人见了,都恋恋不舍的, 从来就没有哪个女人看见因之不想抱抱的; 这么明显的事, 你怎么不说呢? 不喜欢因之的人,能正常么?能是好人么?

这事说来说去, 突然有个聪明人, 说,以后相亲,咱们就抱因之来, 看看未来可能媳妇抱不抱因之, 这样咱们就不会娶到恶媳妇了。 此后一段时间,有相亲的, 都来找妈妈抱因之去。 那些未来媳妇,见了因之, 往往是母性柔情尽显; 男方看在眼里,喜在心里,迎娶新娘,再无怀疑。 好在见了因之无动于衷的,少之又少, 因此而姻缘不成的, 百无一二。 妈妈倒也欣然。



三。

因之读大学的时候, 有一个哥们,四川人。 我们称他阿蓝。 这天周末, 初秋, 天略冷。 我们几个人在球场打球。 打了一会儿后,坐下休息。

球场的对面是一女生宿舍楼。 楼门口有一商贩, 好像在卖梳子。 每有女生出来, 商贩就喊,“一块钱一个。” 阿蓝看着看着,哈哈大笑起来。 大家就问他笑啥, 他说,你仔细看就发现很好笑啊。

因之于是也笑。

大家还是蒙在鼓里, 因之就解释说, 那商贩,一有女生出来,他就喊“一块钱一个”,就像是说那女生一块钱一个似的。 所以阿蓝笑。 然后大家都笑。 确实, 女生一会儿出来一两个, 每出来他就喊“一块钱一个”,就像卖那些女生似的。 看上去,特好笑。

通过这件事,因之觉得, 阿蓝的世界和因之是不同的。 因之对女性很尊重很照顾,阿蓝呢,很难说。 后来的许多事也证实了这一点。 阿蓝常说的话是“你以为我爱你啊?” 他讲述他拒绝女生寻求他的帮助的时候, 往往会加上这句。 大家知道, 有些女生会发发嗲,要男生帮她们做事, 多数人会不好意思不做,阿蓝不同, 他会心里说句“你以为我爱你啊?” 然后一口拒绝。

阿蓝后来爱上了一个女生, 很痴迷。 上海的一位同学请我们几位吃饭, 阿蓝也把这女生带了去。 上海同学的姐姐刚生了小孩, 几个月大。 大家都逗小孩玩, 因之注意到, 那女生无动于衷。

因之想到了自己小时候的事, 想要不要告诉阿蓝。


四。

因之后来告诉了阿蓝。 阿蓝无语,几天没有讲话。

然后, 他告诉因之, 他跟那女生断了。 他说, 因之, 我信你。 一个女人, 不喜欢小孩子, 不可思义。几个月大的小孩,多可爱啊。

有幸读到因之这篇文章的人, 如果你爱的女人不喜欢小孩,尤其是几个月大的小孩, 劝你慎重考虑。

而作为女人, 如果你发现自己不喜欢小孩, 连几个月大的小孩都不喜欢, 劝你不要气馁, 有一些事情你可以做。 因之写文章, 从来没有要打击谁,打击哪一类人的意思。 因之为你思考, 把问题提出来, 然后思索解决的办法。 因为从来没有带着伤害人的心思写文章, 因之在网上玩了许多年,少有对因之有敌意的人。 给出建议后, 因之很快就回到“三反女”的话题上来,对“三反女”的分析思索,因之也是善意的, 希望诸位不要有抵触情绪。 当然, 有抵触情绪因之也完全理解。 你可以把因之的文章先放一放, 过些日子再读读看。

夜深了,咱们下回接着写。。。


五。

却说因之把上面的四节贴在了几个论坛上, 反响很大。 其中因之最喜欢的一个论坛,呼声特别高, 说, 因之, 别着急回到“三反女”的话题上来, 咱们对“三反女”不感兴趣; 你这样天马行空,却又逻辑分明,咱们喜欢。

因之知道, 这是朋友们抬举咱, 怕咱“三反女”的问题一讲清楚,文章就结束了,不过瘾呢。

那因之就接着讲吧。

却说这一天, Z教授对因之说, 因之, 晚上咱们去趟石溪大学(Stony Brook University), 去见几个人,James 也去。 一听James 也去, 因之很高兴。 James 不但是双螺旋结构(double helix) 的发现者之一,拿过诺贝尔奖,他人也豪爽,想说啥就说啥,跟他在一块,总有“痛快淋漓矣,千杯未醉嗬”的感觉。(关于因之跟James及Z教授的关系,请参考“因之讲故事”一文。google “我欲因之”,即可进入因之的博客)。

到了石溪, 在座的还有两人。 一位是John Nash。 John Nash 是奥斯卡影片“美丽的心灵(A Beautiful Mind)”的原型。 数学家,得过精神分裂症,因为“纳什均衡”的博弈理论,得了诺贝尔奖。石溪的博弈理论研究很棒, John几乎每个夏天都来一次,所以因之以前见过他, 认识。

另一位, 因之从来没见过。James 介绍说,这是John Exner,心理学家。 因之想,看来Nash的精神分裂症严重起来了,还带了位心理学家来。 后来才发现,这位心理学家,跟Nash的精神分裂症关系似乎不大。 好像是研究一种颇有争议的心理测验的权威人物。 后来得知, 这种心理测验叫做“墨迹测验(Inkblot Test)”,是一个叫Hermann Rorschach的人,把墨水泼在纸上,把纸对折,纸上就留下了对称的奇怪抽象的图。测验的时候就让病人说这些图会是什么。


六。

现在,Exner说, 我测自杀的准确率在80%到90%之间。 因之很吃惊, 因为自杀是小概率事件,能到80%-90%的准确率,那可太神了。 而且,Exner继续说,跟其他的测验不同,我不问病人抑郁不抑郁,开心不开心,以前有没有过轻生的念头等问题,就问他“这图会是什么”。

要知道, 在座的本来就都是很好奇的人, 这位心理学家讲起话来又特别能勾起人的兴趣,所以谈话就集中在他的这个测验上了。 Exner 便仔细地解释起这个测验来。

后来, 他话题一顿,说, 我现在遇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很疑惑。

原来, 这个测验里, 有一个指标, 好像是b指标,或是p指标,或是t指标的, 多年前的事了,因之记不清了。 这个指标到底代表人心理中的什么东西, 一直是Exner思索的问题。

Exner除做研究外,还有自己私人的心理诊所。 Exner 有一条狗,他爱的不行,经常带到自己的诊所里。 前些日子,一次偶然的机会, 他观察到,如果一个病人的这个指标是零, 他的狗不会去接近他/她。

“你这个指标就叫狗不理吧,” 因之笑道。

这时候, 因之突然想起了前面提到的自己小时候跟新媳妇的事来。 于是就说给大家听。

今晚写得多吧?蒙朋友厚爱,因之今晚努力了一把啊。 咱们下次接着讲。。。


七。

顶尖科学家和常人有很大的不同, 他们可以讨论不是自己领域里的东西,只要对方也是顶尖的科学家,能把问题的来龙去脉讲清楚。 过些日子他们可能会完全忘记对方的问题以及当时的讨论, 可在讨论的时候, 他们能依靠即时的记忆力,把问题的逻辑完全搞清楚,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严谨而有创意的思索。

因之把自己的故事讲完以后, James 马上就说,这两件事, 感觉确实有联系。 一番讨论后,大家一致认为,不喜欢因之的, 和狗不理的, 很可能是一类人; 也就是说, 不喜欢因之的那些个女人,可能狗也不愿意靠近她们。

那么, 第二个问题就出来了, 为什么呢? 是什么让她们这个样子呢?

这个问题讨论了好久, 有五六个假设, 当时觉得都有道理, 具体的假设, 多年前的事了,因之记不清了。

最有意思的一件事, 因之还记得。 大家后来讨论起心理的生物学来, 最后的结论是, 要想搞明白人类心理的生物学, 最好的方向是研究记忆的生物学原理, 因为记忆是人类心理的基础。 后来, James 确实在他的实验室里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

在回来的路上, 因之很兴奋, 说, 这个太好了, 这么多聪明人在一起。 Z 教授说, 因之, 你知道为什么会有这么个聚会么?他们都是来圈钱的。

“圈钱? 大学里给他们钱?” 因之问。

“大学里给的那点小钱, 他们会看在眼里? 我说出个人名来, 你就明白了。” Z 教授说。

Z 教授说出一个人名来。 没想到, 由此改变了因之的人生。

咱们下次接着聊?

请阅读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网络男女
  • 呼唤夏仲梦等,兼谈网络生存技巧
  • 网络男女
  • 黄昏兄的一句话, 听起来怎么这么
  • 反小三,反男人,反跟自己不一样的女人
  • 所有跟帖: 

    写的有点乱,中心思想不明确 -塞上孤星- 给 塞上孤星 发送悄悄话 塞上孤星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14/2010 postreply 22:50:53

    好文笔,但这种方法的假阳性率,假阴性率都高 -万枫- 给 万枫 发送悄悄话 万枫 的博客首页 (134 bytes) () 08/15/2010 postreply 10:46:59

    对不起!俺“肉疙瘩”的用词有点不当,不是说你小时候不漂亮 -万枫- 给 万枫 发送悄悄话 万枫 的博客首页 (67 bytes) () 08/16/2010 postreply 21:09:29

    万枫兄过虑了。小孩子刚刚生出来的时候,是有点你说的 -我欲因之- 给 我欲因之 发送悄悄话 我欲因之 的博客首页 (40 bytes) () 08/17/2010 postreply 08:23:11

    好玩!继续关注~O~ -雪映梅花- 给 雪映梅花 发送悄悄话 雪映梅花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16/2010 postreply 05:34:58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