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本熊的经历说几句。
文革时熊在上幼儿园,上学,所以只知道非成年人的一些事,而且南方北方城市乡下熊也只上过5所小学,2所中学,尽管如此看到的情况也有很大不同。
相对而言,南方,乡下熊所到过的地方情况比较接近金同学所说的,红白之间的人较易生存。而城市特别是北京的情形比较接近花坊大姐所说的情形。
熊所在的学校包括所在班级都有给老师贴大字报或者提意见批判之类的事情,常为此开班会。也常有同学之间的批判班会,班里有个女生对她当年被批判批评的事至今耿耿于怀。在这类的班会上红白的主角们是很分明的,随之而来的是红白之间的中间地带很难生存,因为几乎每个人都要发言表态,偶尔一两次不积极可以,但如果一直发言都不到位就会引来红方帮助教育的温暖的大手帮忙,你也就成了大家关注的对象。中间地带说起来容易,在那个环境下做起来很难。好在是这种情形在我上过的学校里不多。
成人们的事情我就不清楚了。
金同学别急,同一件事每个人看到的会很不同,关于那时的红白之间,
所有跟帖:
•
具有讽刺的是熊多次拒绝参与给班主任写大字报,而班主任给熊的评语
-(⊙o⊙)yymimmo-
♀
(134 bytes)
()
05/24/2010 postreply
10:37:38
•
您的介绍让我又有了些新的认识,对那段很难想象的历史.谢谢.
-简丹儿-
♀
(0 bytes)
()
05/24/2010 postreply
12:50:49
•
那段历史虽然有丑陋的地方,但也不幸被人肆意夸大了。。。
-金笔-
♂
(478 bytes)
()
05/25/2010 postreply
00:37:47
•
其实不是只有整人的和被整的,看我写的文革的故事就知道了。
-加州花坊-
♀
(0 bytes)
()
05/24/2010 postreply
13:10:23
•
中间派一般说是多数。只是中间派的日子也有相对舒服不舒服之分。
-(⊙o⊙)yymimmo-
♀
(0 bytes)
()
05/24/2010 postreply
17:16:25
•
谢谢熊,有兴趣看看我在上面作了部分的答复。。。。
-金笔-
♂
(0 bytes)
()
05/25/2010 postreply
00: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