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幽默与残忍
一提起奥斯特洛夫斯基,人们就很自然地想起他的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想到书中那段名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 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多少年来,书中主人公保尔.柯察金成了青少年心中的偶像;他的这段名言,也被当做座右铭,工工整整地被抄録在日记本的扉页上,压在办公桌的玻璃板下,张贴在卧室的墙壁上。直到今天,还有许多青年人将他作为学习的榜样。前两年,在奥斯特洛夫斯基的故乡,他的形象已经被彻底颠覆的时候,而在我国,却“越俎代庖”地拍摄出了电视连续剧《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而且还获了奖。保尔形象的生命力虽在自己的祖国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没想到却在“国外”得到了延续。这也许是历史的一种残酷或者幽默吧?
尼古拉.阿列克塞耶维奇.奥斯特洛夫斯基,1904年出生在乌克兰维利亚村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11岁便开始当童工。1919年加入共青团,随即参加国内战争。1923到1924年,担任乌克兰边境地区共青团的领导工作;1924年,加入共产党。由于长期在艰苦的环境中工作、生活,使他的身体健康受到严重损害,到1927年,病情急剧恶化,他仍然以坚强的毅力坚持工作。1929年,他全身瘫痪,双目失明。1930年,他开始以自己的经历为素材,创作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小说出版后,获得了巨大成功,1935年苏联政府授予他列宁勋章,以表彰他在文学方面的创造性劳动和卓越的贡献。1936年12月22日,由于重病多发,在莫斯科去世。
在苏维埃时代,奥斯特洛夫斯基受到苏联当局和全社会的尊重与追捧。高尔基曾把他 称为“精神战胜肉体的光辉榜样”。他的坚定政治信念,曾影响过一代又一代人,他的战胜困难,不屈不饶的战斗意志和乐观的生活态度,曾感动过许许多多不同年龄阶层的读者。这使他成为人们学习的榜样,甚至是崇拜的偶像;新闻媒体经常宣传他的事迹,他的作品不断重版,被列入学校的教学大纲,并被译成各种文字。但到了20世纪的后期,他的命运发生了改变,尤其是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开始后,人们开始用新的思维来重新审视过去的历史,重新进行研究,发掘,苏联极权时代的历史被重写,一大批冤假错案被平反,而一大批在苏维埃时代受到热捧的人和事自然而然地受到质疑和批判。奥斯特洛夫斯基和他笔下的主人公保尔.柯察全也没能逃脱这一历史的宿命,甚至有人用刻薄的语言称他为“干尸”“瞎眼的狂热信徒”和“极权主义时代的象征”,宣布他是“过去的遗毒和共产主义传染病的温床”等;还说他看不见自己周围发生的事情,写了一本歌颂“精神上的瞎眼和道德上的瘫痪”的书。有位作家指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的许多内容,是两位编辑补写的;有关当局下令把这部作品从学校的教学大纲里删除,把以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名字命名的街道恢复了原名(见2008年第6期《中华魂》张捷《谣诼岂能铄金》——也谈所谓奥斯特洛夫斯基的“警语”)。今日看阳光卫视的《子夜》节目,著名学者金雁介绍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中文译者梅益先生年,搜索了大量近年来对奥斯特洛夫斯基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新的评价。在许多乌克兰心目当中,奥斯特洛夫斯基一改过去英雄的形象,被认为是背叛祖国乌克兰的“乌奸”。
有意思的是,还有另外一种说法。2007年,《莫斯科共青团员报》刊载了一篇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侄女(一说为外甥女)加林娜的访谈。在访谈中,加林娜披露了奥斯特洛夫斯基许多早年不被人知的细节,说奥斯特洛夫斯基曾拒绝对白军开枪,并被押上法庭受审;他反对斯大林时期的肃反运动;一些曾经与他并肩杀敌,交情深厚的战友,都没有逃过被逮捕、遭枪杀的厄运。这些,对深罹重病的他,不啻是沉重的打击,因此,在他临终前,曾对人发出这样的“警语”:“我们所建成的,与我们与之奋斗的完全两样”(见2008年2期《炎黄春秋》穆广仁文章《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雕像》)。当然,也立即有人站出来反驳,例如前面所引张捷的那篇文章,就以自己的考据对加林娜和穆广仁进行了反驳,认为加林娜是根据一些道听途说,并加上自己的猜测,歪曲奥斯特洛夫斯基的政治观点和政治态度,是“资本主义复群势力千方百计地要把苏联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完全抹黑,企图把列宁、斯大林和其他领导人全部否定,把各个领域中拥护革命和坚持社会主义方面的代表人物全部打下去”,因此,“企图砍掉奥斯特洛夫斯基这面红旗”。
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我们不可能看到有关这种争论的最原始的资料,因此对这场争论的情况也就无法进行准确的判断。但据我看来,奥斯特洛夫斯基尽管有着宗教般的信仰,但他置身社会政治的漩涡中,不可能对当时社会上所发生的事情一无所知。在那个大清洗、大屠杀的年代,虽然奥斯特洛夫斯基本人可以逃过一劫,但他的同志和亲友却未必有这等的幸运。当那些曾与之浴血奋战的战友们都被执政者夺去生命的同时,他不可能不在心底要问几个为什么。因此,他对历史有所反思和省悟,应该是可能的;但是,我也不认为他会把他的这些想法向人表达出来。一是他否定了共产主义或政治当局,其实就是否定了他自己和他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二是在那个“万马齐喑”的环境中,如果他随意发表自己的意见,他自然也会意识到他所面临的危险。更何况,他尚未来得及见到历史巨人的“出水才见两腿泥”,便早早地离开了这个世界,“眼不见,心不烦”了。
不管怎么说,奥斯特洛夫斯基从一个英雄,突然之间就来了个“华丽转身”,变成了人人不耻的“乌奸”,这不能不说是历史与奥斯特洛夫斯基和苏联人及全世界共产主义的信徒们开了一个幽默而残忍的玩笑。在他的祖国之外,他的形象受到的“政治庇护”,也许只能使他的脸上更涂上一层滑稽的油彩。
请阅读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