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时再闻丝竹声?

本帖于 2010-05-01 07:43:46 时间, 由超管 论坛管理 编辑

何时再闻丝竹声?

Wisewind

人们常说:“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意思是说,人,见惯了大场面之后,对一般的小场面就会不以为意,也不会留下深刻印象。

其实也不尽然。

这就好像,虽然这些年来,吃过挺多龙虾,还有鲍鱼,生蚝什么的,但我特别怀念的,竟然还是童年时代母亲亲手包的荞麦面汤团!啊,那种滋味,真是难以形容……。这种美味再也尝不到了,好像国内哪儿都不种荞麦了。

走过了国内外许多地方,也观赏过不少大型豪华文艺演出,但是在我的内心深处,还是觉得,最好看的演出,是读大学时看过的学校文艺社团的演出……

我就读的这所大学,一向以特别高的入学门槛而著称,女生比较少,长得好看的女生就更少了。

所以当有同学喊我去看学校文艺社团演出,并得知演员全是学生时,我很有些诧异:“学校文艺社团上哪儿去找漂亮的女生当演员呢?”

然而,很快我就发现,我的担心竟然是多余的。

当演出开始以后,我的惊讶简直无以名状!

满台都是俊男美女!

于是,看着这些美丽的女同学在台上唱歌,跳舞,或奏乐,我就在想,天生丽质如她们,在中学时能集中注意力在学习上,就已经太不容易了。还要在数,理,化这些枯燥乏味的学科取得特别优秀的成绩,除了高智商以外,还真得有古刹高僧那种“八风吹不动”的超强定力不可……

我看了群舞《红绸舞》,独舞《春江花月夜》等,但我印象最深的是民乐合奏组曲《江南丝竹》。

《江南丝竹》不是曲目,而是指由中国民族乐器中弦乐和管乐组成的器乐合奏,可以演奏不同的曲目。但所有的曲目全都婉转悠扬,曼妙动听,真是“天籁之音!”

此后几日,我脑海里还不时回响着这些乐曲,真的是“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啊……

是不是本来就很优美的乐曲,由一群特别聪明而又训练有素的年轻人倾情演绎,就会格外地魅力无限,动人心魄呢?

我一直没有想清楚这个问题。

好久好久,没有欣赏到如《江南丝竹》这样真正动听的音乐了。

看现在国内的文艺舞台,所谓“流行歌曲”就是说快板加上胡蹦乱跳;“春节晚会”成了诸如赵本山师徒之类低俗表演的专门场地;偶而也有汤灿,张燕的民歌演唱这样的高雅艺术,但真地如凤毛麟角!

这些年在海外,也看了不少露天音乐会,我每次都站得离舞台很远,因为我曾经不小心站在舞台旁边过,那音乐分贝之高,简直要把耳朵震聋。有时路过西人酒吧门口,也要用两个食指塞住耳朵,那里面传出来的音乐,也是震耳欲聋的。

我实在搞不懂,听这种震耳欲聋的音乐,有何“艺术享受”可言呢?

每当这时,我便愈发怀念那悦耳动听,令人心醉的《江南丝竹》!

何时再闻丝竹声?!

---End



请阅读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清华大学为美国官员提供培训是一件好事
  • 美国崛起靠什么?靠铁血
  • 为何“不许人间见白头”?
  •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 美国不是一个“真正的民主国家”
  •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