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尔文的专制权力不是我们理解的那种皇权。他是通过精神上的控制,以上帝之名义对人民进行奴役。当时日内瓦的世俗权力是民选的,市政会是世俗权力的顶点。可加尔文通过自己的影响力,通过精神上的控制方法,达到了政教合一的目的。因为,尽管当时的日内瓦是法制的城市国家,可是人们并没有真正的精神自由,大部分人还是情愿将自己的精神生活完全交予宗教。这本身并没什么错,但是,当宗教不在是心灵的启迪,而变成清规戒律和教条时,自由就不复存在了。茨威格在书中也指出:“自由,在昨天对他们好像还是最大的好事和快乐,而现在他们却愿意为了先知之故而将之抛弃掉。他们愿意毫不抵抗地追随这位领袖,实现默示的灵感甘于奴役。就这样,在整个历史进程中,人民只是为了希望保持团结一致,心甘情愿地让人在他们脖子上套上枷锁,并且还要亲吻那把枷锁强加于他们的手腕。“文革时的人们就是这样。只不过那个先知不再是加尔文,而是毛泽东。
产生这种思想的原因被茨威格归结为人的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