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访春城

拜访春城

 

事业不顺、生活迷惘,不知何去何从,各方压力压得我身心疲惫。

“我要放逐自己。”

“昆明欢迎你!”

虽然与南疆的这方热土从未谋面,但她在我心中绝不像其他的陌生地,仅只是一片版图而已,春城在我心中是丰满的,犹如一幅世界名画,尽管未曾得见真迹,但是画中的线条粗细、色彩明暗却仿佛早已了然于心。拜访春城,是我的夙愿。

早上的一条短信,做梦似的,傍晚就到了昆明。朋友问:“饿了吧,想吃点儿什么?”

虽然饥肠辘辘,可不会饥不择食,汪曾祺老先生笔下云南特有的菌子是一定要吃的。 “红烧鸡(土从),蒜炒牛肝菌,青椒干巴菌……”

朋友眼睛瞪得大大的,一副不可思议的表情:“你不是没来过云南吗?怎么能说出这么多云南特色菜?看来是敷衍不得了,我们就去‘老火车站餐厅’,那里总有新鲜的菌子。”

这个餐馆极富情调,不仅菜做得鲜美诱人,它那一墙泛黄的照片和文字,详细记叙了法国人在云南修建米轨铁路的历史,弥足珍贵!

 

走出餐厅,初秋的昆明竟然春意盎然,了无寒意,春城果然名不虚传。

“想去哪里走走?”

“去翠湖吧!”

朋友笑道:“还说是临时决定来昆明,翠湖是昆明的眼睛,到春城,看翠湖,门儿清呀,这分明是有备而来!”

夜色朦胧,螺峰山下的翠湖公园一片静谧。园内亭台楼榭,绿树环绕。放眼望去,银色的月华洒满湖面,波光粼粼。微风过处,隐隐的可以闻到一缕似有似无的甜香。我慢慢地闭上眼睛,贪婪的呼吸着翠湖湿润甜香的气息,感受到的是发自内心的宁静。

绕着翠湖,缓缓的走了一圈又一圈,我向朋友倾诉着尘俗烦怨,那积郁心中的压力不知觉间,疏散进了春城的夜色里。

 

翌日清晨,先游览了鸣凤山上的金殿。参观完了钟楼,朋友就开始催促去西山龙门。 他说我事业不顺,应该去龙门拜见魁星,希望可得神力祝我。不料我一眼看到钟楼南面的茶花园。滇茶花芳名远播,驰名中外,我可是仰慕已久了。读杨朔的《茶花赋》已然让我心驰神往,金大侠笔下的段誉更是把茶花演绎得出神入化,今日岂可错失良机?

朋友打趣道:“还以为你真的做了功课才来,竟不知茶花要到春天才开,现在的茶花园中是没有茶花的。春天再来,我们到大理去参加茶花节。”

 

西山龙门是道教圣殿‘三清阁’和著名的道教石窟‘龙门石窟’的总称。整个石窟沿悬崖峭壁人工凿成,雕琢细腻,巧夺天工。朋友口中的‘魁星’,就岩石凿成,一米多高,右手握神笔,左手持斗,右足踏鳌头。相传被魁星点中者就会‘独占鳌头’,事业当然会出类拔萃喽。

站在龙门,放眼远眺,五百里滇池浩瀚宁静,顿觉心旷神怡。

“拜会了道教圣地,现在该去拜佛了。”我知道朋友信佛,故而提议。他果然很高兴,我们就去参拜了著名的筇竹禅寺。

进得寺来,昨夜那熟悉、醉人的馨香扑面而至,

“这是什么香呀?”

“是桂花!”朋友从眼前的树上摘下一丛金色小花:“看这花不起眼,不招摇,隐在树叶间,根本谈不上漂亮,可是馥郁芬芳却可以冠百花之首。”

朋友是筇竹寺的居士,每月两次到寺中听住持禅师讲禅,所以他讲话时常透着禅机。

筇竹寺四进三院,由钟鼓楼、山门、天王殿、梵音阁、天台莱阁、罗汉堂、华严阁和海慧塔组成。这里罗汉堂里供奉的罗汉和北京香山碧云寺中的罗汉相比,没有面目狰狞的,都是慈眉善目,更人性化。

寺院中木鱼声声,香烟缭绕。月亮门边,几杆疏竹;菩提树下,石桌石凳,一壶清茶;夕阳下,禅师与朋友用当地话饮茶聊天,真是“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好一派诗情画意。

禅师送我们走出寺院时,我注意到筇竹寺大门两旁的一幅楹联:上联书:世外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下联是: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我心下豁然开朗。人世间,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有答案,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有结果,何必执迷、烦恼呢?

 



请阅读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拜访春城
  • 老外学中文
  • 造访贫民窟
  • 返老还童
  • 男人的品
  •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