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后代的近代历史

 袁世凯复辟之初,孔家连发两封“劝进电”,要袁“早日登极,以慰民望”,袁本人“亟宜早正帝位”,另有“不胜欢汴鼓舞之至”“一体悬彩庆贺”“祷祀而请之者也”(《孔府档案》6593卷)。
  
  八十三天帝王梦灭,张勋又继承和发展了袁的事业。“民国六年”成了“宣统九年”,孔丘七十六代孙孔令贻又拍电报,电文说“恭承明诏日月重光毅力诛猷普天同庆”,“敬贺大喜”不胜欣喜若狂之真情,可惜十二天之后,磕头叫“万岁爷”的机会又没了。
  
  此后多年,孔家对清帝依然忠心耿耿,时时念怀。1919年,孔令贻“入觐天颜”,在紫禁城里享受了骑马待遇。后,孔府对清废帝依然呈送“奏折”,自称“ 微臣”。更可一观的是,清亡十几年之后,一九二三年(民国十二年),孔丘七十七代孙孔德成还以“宣统十五年”向溥仪“叩谢天恩”。
  
  一九二八年三月,蒋介石至曲阜“朝圣”,孔府隆重接待自不必说,据称当年之宴席账单保存得还颇为完好。五个月后,孔丘生日被定为“国定纪念日”。十一月,《尊孔祀圣》决议通过,且“决议衍圣公改为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特任待遇”。三五年六月,孔德成赴南京宣誓就职,吹捧新生活运动是“拯救中国,振兴民族的良图”(《孔府档案》8466卷)
  
  
  1935年,已经为全面侵华积极备战的小日本开始煮文化武器粥了,东京又是盖孔庙,又是开儒教大会,祭孔,这种场合,不能少了“圣裔”,明德中学校长孔昭润去了。1937年,日军大举扣动扳机之前,孔德成先生诗兴大发,鼓吹中日“同文同种”,诗曰:“江川珠泗源流合,况是同州岂异人”。
  
  1938年2月8日,在沦陷后的曲阜,孔府代理“奉祀官”孔令煜宴请日寇“长官”,“部队长”,“副官”等一干头目,并笑盈盈合影留念(《孔府档案》8914卷)。
  
  1943年,孔家的孔令煜在“恭逢”汪精卫“还都三周年”之际,拍出祝贺电报,口称“我主席”,大赞其“旋转乾坤之 ,实为从前所未有”如何如之何(《孔府档案》8905卷)。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