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读研究生的小镇,离大学不远的一条小街上有过一家很不起眼的外买店,店名平常得紧,就叫“意大利外卖”(Italian Takeout)。我说“有过”是因为它几年前关门了。
第一次去“意大利外卖”是因为大卫。大卫是组里的老研究生,一个很典型的中西部农村大男孩子(midwest big farm boy),对日本寿司之类的精细菜肴不屑一顾,认为太“女人气”,而且吃不饱,他喜欢男性化实足的T骨牛排和大个的汉堡包。我进实验室的时候大卫已经开始写论文了,所以常常在系里呆到很晚。到了晚上十一点多钟,大卫一般都要到门厅里的自动售货机上去买零食,补充点能量。如果真的要熬夜,那点零食是不够的,那他就会开车出去一趟,带回一瓶饮料和一个白纸包好的大个三明治。在休息室大口吃完之后,大卫拿起饮料杯灌满水,回到计算机前,可以一直工作到第二天中午。
看见过几次之后,我忍不住了。那天早上我走进实验室,大卫正在伸懒腰,我知道他又熬了一宿,就问:
“昨晚上又吃你那个三明治了?”
“你怎么知道的?”大卫打着哈欠反问我。
“每次熬夜你都吃,又不是秘密。一定很好吃。”
“你说对了,那可是我放到过嘴里最好吃的东西,”他一边说一边满意地拍拍典起的肚子,“嗯,还在这儿呢。”
“真的吗?下次我得跟你一块去尝尝。”
于是,我有了“第一次”,知道了那家叫“意大利外卖”的小店,24小时营业。大卫百吃不厌的那种大三明治叫“特制烤牛肉三明治”(Roast Beef Sandwich Special)。店里的伙计现做好了用白纸包起来,有一块砖头那么大,拿在手里掂一掂,好像至少也有半块砖头那么重,怪不得一个三明治下肚,就连长一码大一码的大卫也可以一直坚持到第二天中午。
就是这个原因,后来我并没有经常光顾“意大利外卖”,自动售货机里的零食对我来说足够了,尤其是大卫毕业以后,竟然慢慢地淡忘了。再想起它来的时候,我也开始写论文了。午夜过后,饥肠辘辘,这时我也会开车去“意大利外卖”跑一趟,拎回一块“砖头”,塞到肚里,然后工作到天亮。夜深人静,孤灯独影,我伸一伸懒腰,揉一揉的肚子,这才体会到为什么大卫会把这回味无穷的“特制烤牛肉三明治”称赞为“放到过嘴里最好吃的东西。”
“熬了一夜看上还不错么。”史蒂夫是组里新来的研究生,和我当年一样,干活很卖力,早早就到实验室了,
“意大利外卖,特制烤牛肉三明治”我得意地拍拍肚子,“那可是我放到过嘴里最好吃的东西。”
“真的吗?下次我得跟你一块去尝尝。”
请阅读更多我的博客
意大利外卖
所有跟帖:
•
真神奇,可以管饱到第二天。 以后一定尝一尝。
-xingfu^-
♀
(0 bytes)
()
01/14/2010 postreply
00:48:01
•
晚啦。人家三年前就关门了。
-梁兄-
♂
(0 bytes)
()
01/14/2010 postreply
13:4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