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回上海,到江湾五角场访友。“走,我带侬去吃《小杨生煎》,保侬欢喜!”朋友兴致勃勃地拉起我就走。那时才下午四点多,我肚子并不饿,就当是跟他到外边散散步吧。
五角场变化很大,热闹程度快赶上徐家汇了。穿过地下的广场,朋友带我走进了新开的第一食品商店。小吃部在二楼,一踏上自动扶梯我就闻到了油烟味,不由地皱了皱眉头,细心的朋友赶紧道歉:“刚刚忘记掉跟侬讲了,这搭味道比较重,羊毛衫脱在屋里厢就好了。”我笑着说:“但愿侬这个《小杨生煎》值我一件羊毛衫。”正说着,扶梯上到了顶,扭头一看,吓了我一大跳。
紧靠着自动扶梯,有一排长长的餐桌,坐满了男女老幼,正好面对着刚上楼的顾客,一个一个都是涕沥趿拉,吃得正欢。我立刻被这场景感染了,咽了下口水,跟在朋友后面向里挤了进去。这里是商场的一角,还有好几排餐桌,全满了。《小杨生煎》就一间小小的店面,尽管还不到晚餐时间,却已有20多个吃客在排队了。我小声地问:
“介早也有人排队了?”
“一日到夜有人排的。”
“这要等到啥辰光?”
“一歇歇。”朋友习以为常。
一边排着队,我一边看着《小杨生煎》的运作。除了柜台一角的的开票,店铺后面有四个女工围着一张方桌,桌上堆着小山一样的肉馅,她们用预制的皮子熟练地包着生煎馒头。店铺的另一边是三个大火炉,一个小伙子负责操作两个,操作第三个炉子的小伙子还兼管些杂活,比如到里间去拿赶好的皮子,从冰箱里拿和好的肉馅,等等。大约每隔5分钟,就有一锅生煎出炉,80个。柜台的正中, 发货的“生煎西施”手脚不停,5分钟差不多刚好发出80个生煎馒头。好一个流水作业:5分钟80个,1小时8百个出头,10小时就是8千个, 如果真是“一日到夜有人排队”,一天下来至少卖掉1万个生煎馒头!
果然,只等了“一歇歇”就轮到我们开票了。
“梁兄,来多少?”朋友问我。
“哪能卖法?”
“一两四只,四块五。每人二两,再来一碗牛肉汤,哪能?”
“好!”
我们从“生煎西施”那里一人拿了一盘生煎馒头,一碗牛肉汤,好不容易找到地方坐下来,加入了涕沥趿拉的食客行列。朋友警告我:“当心点吃,汁水老多的。”作为小笼汤包的老吃客,我自信不会出洋相的,可邻座有一个小男孩,让我有点担心。看着我小心翼翼地咬着,吸着,就着牛肉汤,朋友得意起来:“哪能,勿没白来伐?”我满嘴流油,刚“嗯”了一声,邻座小男孩嘴里的生煎馒头飚出了一股汁水,全醮在了我羊毛衫的袖子上。我赶紧用餐巾纸擦,一边跟道歉的大人说“没关系”,然后转向我的朋友:
“看来你这《小杨生煎》还真的值了我这件羊毛衫!”
请阅读更多我的博客
小杨生煎
所有跟帖:
•
看来口味相同 :)
-xingfu^-
♀
(0 bytes)
()
01/06/2010 postreply
17:01:56
•
小杨生煎--小时候常到吴江路吃小笼生煎喝牛肉汤,鲜!
-丑女的天空-
♀
(0 bytes)
()
01/06/2010 postreply
23:35:16
•
上次去吴江路吃了小杨生煎,人山人海等位置啊
-纳兰-
♀
(0 bytes)
()
01/07/2010 postreply
06:3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