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谈:贾宝玉林黛玉假若结婚了会怎样

趣谈:贾宝玉林黛玉假若结婚了会怎样

黛玉是一直在努力的,原先“孤高自许,目无下尘”,慢慢地注意到“那些底下的婆子丫头们,未免不嫌我太多事了”,宝钗派婆子送来燕窝冰糖,黛玉命茶、赏钱倒是常理,知道“我也知道你们忙。如今天又凉,夜又长,越发该会个夜局,痛赌两场了。”却不容易,比之送宫花时如何?明知赵姨娘是顺路的人情,依 然忙着赔笑、让坐、命茶;本性喜散不喜聚,也学着大家热闹,和宝钗母女一起吃饭。

  长辈跟前,伶俐得紧。薛姨妈生日,备了两色针线送去,老太太游园,亲自用小茶盘捧了一盖碗茶来奉与。

  黛玉闲了还要算计算计,知道荣府花费太大,告诫若不省俭,必致后手不接。宝玉却自管短不了自己的就好。

  宝玉不曾为金钏努力过,不曾为晴雯努力过,不曾为家庭努力过,也很难想象,他会为黛玉努力。总之花开了好,花谢了那是无可奈何,私奔是不用指望的,娶了林妹妹当然是好,娶不了,那是无可奈何,人总还要过日子的。

  若是林妹妹不幸亡故,那有了藕官的先例,“若一味因死的不续,孤守一世,妨了大节,也不是理,死者反不安了。”因此,我还是会娶了宝姐姐,总有鲜花供养林妹 妹就是了。低咏“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苏东坡,浅唱“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元稹,翻过身,纳妾娶妻,一点也不耽搁。

  若是天幸,王子和公主成了亲,本该是如童话般从此过着幸福的生活,鲁迅先生早就问过“娜拉走后如何?”可见戏文是不可信的。琴棋书画烟酒茶,那是纳西族的男人,而宝玉当家,几百号人的大家族,立刻就要开始面对柴米油盐酱醋茶。

  做才子的,偏偏生于帝王之家,又偏偏做了帝王,那不得不是一种悲哀。“词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故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是后主为人君所短处,亦 即为词人所长处。”李后主、宋徽宗,一个大诗人,一个大书法家,还有通音律、有诗才的陈后主,只因命太好,朝政不修,国破家亡。宝玉算不得真正的才子,不 懂世故经济,倒是一样的,若由宝玉来掌家,只怕败落得更快些。宝哥哥陪林妹妹说话的时候有人回事,宝哥哥大约也和木工皇帝朱由校一样的答案:我都知道了,你们去办吧。

  黛玉固然有算账的头脑,理家的能耐,凤姐都是夸奖过的,可卓文君当垆,也得有司马相如穿上围裙,和佣人酒保一起洗盘子、跑堂 子。司马相如写过千金难买的长门赋,可谓能上能下。老来想娶个妾,被文君一首《白头吟》“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劝得回心转意。真正算得上是王子和公主 的幸福生活。

  君子之泽,五世而斩,挽救家族的最佳机会,就是蟾宫折桂,考取功名,辅以元妃,延续家族的皇恩,可是,宝玉是有理由不努力的,林妹妹不曾说过这样的混账话呢。宝哥哥不曾抓住过重点,林妹妹这样说,只是因为你宝哥哥不喜欢读书,若是你宝哥哥高高兴兴地上学堂,林妹妹也会欢欢喜喜地送哥哥。

  面对宝玉这个扶不起的阿斗,健康的宝姐姐好歹还能挨到他留下孩子考上进士,林妹妹的身子本来就弱,家里家外一折腾,思虑太过,只怕是个可卿的下场,就算万幸,撇下做诗、只顾家事的黛玉,还是宝玉心中的那个黛玉?只怕也要变成墙上的一抹蚊子血。芸娘若不是早夭,哪里来的《吃粥记》?唐晓芙嫁了人,或也就成了孙柔嘉。

  若如此,黛玉嫁不得宝玉,反是大幸了。

文章摘自 《“色”裁红楼》 作者:方晓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