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过程从426以后,从非对抗性矛盾转为对抗矛盾。又从520戒严后,变为无法调和的对抗矛盾。邓从未“观望”,从开始就做好镇压的思想准备,只不过是党内和民众的发对声音太高,他不能一意孤行而以。
设想一下如果赵同意 426 的精神,会有64 吗?所以,邓是应对 64 负主要责任的人。
赵在宪法,党章和自己职权范围内,反对426 和 520, 何罪之有?
文章有悖事实。说邓小平是“观望”,那426社论是谁定的基调。
所有跟帖:
•
这基本也是我的观点。赵当然无罪,但对没能及早控制事情发展到流血还是有一定责任的。
-阴阳不同-
♂
(0 bytes)
()
06/02/2009 postreply
11:57:13
•
同意!不仅赵,整个GCD中央,要负历史的责任!
-史迷-
♂
(52 bytes)
()
06/02/2009 postreply
12:02:19
•
迟早有那么一天的!64两天又到,每天心情都很沉重。
-阴阳不同-
♂
(0 bytes)
()
06/02/2009 postreply
12:0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