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一个仙人洞’是黄诗!”——《乡间稗史》之二

本帖于 2009-05-24 01:59:19 时间, 由普通用户 为人父 编辑

古体诗词,历来只是在文人圈里流传的曲高和寡的阳春白雪,像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500字》,虽然经典,也只是在文人中间“万口传”。1983年全国新闻系统进行职称考试,有一道文史题目叫作:“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两句出自杜甫的那首诗?结果有百分之八十的记者、编辑答不出《自京赴奉先县咏怀500字》这几个字。那么多新闻工作者都没有读过这首诗,更不待说是普通老百姓了。

然而,在文化大革命中,毛泽东挥写的古体诗词在全民中的普及程度几乎达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地步,如果李白、杜甫、白居易、苏东坡、陆游、辛弃疾活着,他们当自叹不如。

江南某乡有一位农技员,系文革前的初中毕业生,回乡后自学成才,对各类蔬菜和茵类的培植颇有研究,遂被提拔到乡里担任农技员。1968年,某乡革委会成立不久,他便与与本乡的一位团干部喜结良缘。这位农技员三代贫农,对毛主席怀有深厚的阶级感情,对毛主席诗词更是崇拜有加。结婚布置,他别出心裁,里里外外全用毛泽东诗词作对联,在乡村中别开生面。

结婚这一天,在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中,乡革委会毕主任与乡机关一行人如约而至,更增添了喜庆气氛。这位革委会主任也是附庸风雅之徒,看看入席尚早,便带领一帮人先欣赏里里外外的各式对联。“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大门上的对联红光闪闪,笔走龙蛇,首先映入眼帘。毕主任摇头晃脑,连读两遍,然后信口开河:“四海翻腾,五洲震荡,万里东风红旗瓢,革命形势无限好!”话音刚落,一行人连连附和:“毕主任出口成章,文采了得!”一行人看过中堂的对联“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后,来到后门,“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又一幅对联赫然入目。读毕,毕主任叫好不迭:“贴切,贴切,梅花喜欢雪,咱们贫下中农也喜欢雪!后门外面有茅坑,冻死苍蝇喜洋洋!”言毕,乡革委会一行人带头鼓掌。

谈笑风生中,一行人不觉已至房门口。“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房门上一幅对联红光照人。毕主任连吟两遍,笑容可掬的脸上突然晴转多云到阴,随即把新郎喊了过来,唬着脸说:“什么仙人洞,什么在险峰,你把它贴在房门口,叫人家联想到什么,这是黄色诗歌,立刻把它换掉!”新郎似乎早有准备,只见他不慌不忙地应对:“毕主任,这不是黄色诗歌,而是毛主席他老人家的光辉诗词,题目是《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全文是:‘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有险峰。’诗歌表现了伟大领袖毛主席刚劲挺拔、从容自若的精神和他带领中国人民百折不挠迎战美帝苏修的坚强斗志。”

新郎应对如流,并迅速从写字台中找到了附有毛泽东诗词的毛主席语录。毕主任手捧红彤彤的宝书,看到货真价实的毛泽东诗句,脸上迅即阴转多云转晴:“对于毛泽东思想,林副主席指示我们,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并且要在实践中加深理解。”合上语录本后,他一反常态,马上大声改口:“好诗!好诗!此诗做联贴在房门口,深刻!深刻!非常深刻!”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