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三国,说进退(原创)

本帖于 2009-04-29 16:17:43 时间, 由普通用户 为人父 编辑

人生的进与退,原本是门艺术.

何时可行,何时当止.全看每个人的把握了.

祸与福,取与舍.因为每个人的价值判断而各不相同.

早年读三国,对于里面每个人的价值判断,也是深有感触.但是说实话,三国演义,我只认真的读了一遍而已.以后有空,打算再好好读读.

曹操曾言: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 帝王霸业,全在御人!真是一针见血.由此觉得,三国演义,曹操才是真英雄.这才是帝王之道和王者风范!比那个什么四世三公的袁绍,不知强多少倍!人家曹操轻蔑的说,袁绍"不过是冢中枯骨而".最后可不是啊.袁家家业看是很大,最后啥也没留下.儿子被杀,儿媳妇也给人家搞定.

诸葛亮去东吴,人言周瑜会害他,"我命在天,公瑾安能害我!"一个文人士大夫的豁达,跃然纸上.是啊,大命在天,倒也活的坦坦荡荡.

周瑜招待蒋干,自己假醉高唱,大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听起来也是荡气回肠,热血沸腾.可是建功立业的际遇和能力,不是人人都有的,周瑜至于吴王,外托君臣之义,内有兄弟之情.也不是一般人可比的机遇.

司马师临死之前,曾对自己的弟弟司马昭说,权力如同老虎,上去容易,下来难啊,这就是成语骑虎难下的本意,因为老虎是会吃人的.权臣篡权,不仅仅是个人私欲的驱动,很多的时候,也是势不得不然.一不小心,就是灭九族.至于灭族的事,就太多了.权力的正常更替,对谁都有好处吧.象司马氏,江山来得不正,丢的也容易,后代更是死的悲惨,好好一个王族,后代却一点也不繁盛.现在姓司马的,并不那么多.翻翻中国的历史,这种情况,倒也不多.

读书,每个人读书,大概都有不同的体会.所以,成年后读三国演义,读到精彩之处,常常击节叹息.历史一经过演义,就会比较好玩.三国演义上,还有一句名言,叫霸业成时做帝王,不成且做富家郎!很好啊,看来是霸业第一,财富第二.忘了是哪个家伙了,失权被擒,哀求说,你放了我吧,愿为富家郎,结果还是被杀,好像就是那个让司马懿赚的曹爽,看看搞政治心不狠,妇人之仁的下场,富家郎都做不得,还得被灭九族.同样下场的,还有诸葛亮的亲侄子,东吴诸葛恪.所以,政治这个东西,不是所有人都能玩的,也不是所有人都能玩好的.

后来读史记,发现历史上的牛人太多,所谓牛人,就是能看透帝王本性的哪些人.这样的人,能够预知祸福,早做安排,著名的就是范蠡,"飞鸟尽,良弓藏"的判断.

既然能把帝王看透,那看透凡人,自然也容易了.所以,无论做官还是经商,范蠡都游刃有余.了解进退的尺度,自然就会游刃有余.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明比智更重要.

心向往之啊. 呵呵



请阅读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品三国,说进退(原创)
  • 女人如花,男人则似玉(原创)
  • 浊世茫茫闲论男女(原创)
  • 闲作小诗--分别之后(原创)
  • 继续聊婚恋旧事,剰李子原则以及其他(原创)
  • 所有跟帖: 

    说得好。真正隐退的是孙氏祖孙,各留下《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 -有言- 给 有言 发送悄悄话 有言 的博客首页 (44 bytes) () 04/28/2009 postreply 03:54:30

    回复:说得好。真正隐退的是孙氏祖孙,各留下《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 -东方邪- 给 东方邪 发送悄悄话 东方邪 的博客首页 (16 bytes) () 04/28/2009 postreply 12:19:02

    最后一段说得好! -xxq2001- 给 xxq2001 发送悄悄话 xxq2001 的博客首页 (95 bytes) () 04/28/2009 postreply 06:49:18

    回复:最后一段说得好! -东方邪- 给 东方邪 发送悄悄话 东方邪 的博客首页 (26 bytes) () 04/28/2009 postreply 12:18:24

    "不过是冢中枯骨而"是袁术不是袁绍. 还是好文! -随便过来看看- 给 随便过来看看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4/29/2009 postreply 19:44:26

    呵呵,谢谢! -东方邪- 给 东方邪 发送悄悄话 东方邪 的博客首页 (31 bytes) () 04/29/2009 postreply 20:35:41

    -834l- 给 834l 发送悄悄话 834l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15/2009 postreply 09:33:55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