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碍眼的东西

来源: 啊哟 2009-03-11 22:04:15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2986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啊哟 ] 在 2009-03-12 17:45:44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两种碍眼的东西

"很难理解为什么统计学家往往局限于平均值,而不从更开阔的观点找乐子。跟变化的魅力相较,他们的灵魂就像英国乡下的平野一样单调乏味,他们对瑞士风景的看法就是:如果用山峦填湖,就可以一次解决两种碍眼的东西。"──高尔顿

这一段文字是我从一本名为《与天为敌》的书里面看到的,当我看到最后一句的时候,立刻想到落基山脉,加拿大最自豪的天然风景区,引多少英雄竟折腰的美丽江山,难道还有人看着碍眼吗?听以来有点不可思议,世界的美丽就是因为有这么多的不同所造成的丰富组成的。如果地球上只有平地,没有海洋和高山,没有多彩缤纷的树木花草,形态各异的花鸟虫鱼,飞禽走兽,那我们的生活还有乐趣吗?

可能没有人会同意把高山填进湖泊,一次解决两种碍眼的东西,这看起来非常荒唐。可是在人际关系中,这种现象确实是人类的天性。记得多年看过的美国有名的电视剧《草原小屋》,其中有一段,讲劳拉的小学里,来了一个外地孩子,他和别人太不一样了,全班孩子都觉得他是个怪物。劳拉回家后,告诉妈妈这件事,并问妈妈,他是个怪物吗?妈妈回答她说,他不是怪物,他只是不同。接着妈妈启发劳拉说,如果这个世界上人人都一样,岂不是很乏味吗?我当时觉得太有智能了,所以至今记忆犹新。劳拉的妈妈说出了一个真理:每个人都是独特的。

在我们中国文化中,强调的是"统一",从小就把"出头的椽子先烂","人怕出名猪怕壮"等价值观念深植于心,生怕与别人不一样而遭人排斥。来到北美以后,发现这里也差不多,特别是在青少年时期,人们特别怕被同辈们看作异类。可以说,人类的天性,厌恶与自己不同的性格、行为、和思维特征等;我们觉得那非常碍眼,非要去之而后快,特别是对最亲近的人。于是乎,家庭里充满了这一类的戏剧:夫妻双方都想改变对方来适应自己;父母总要把自己的思维行为传给儿女。我们不知道,我们也没有感觉,我们正在做着把山峦填进湖里的工程:吃力却不讨好,并且毁掉了神所创造的独特的美丽,我们试图使人人都一样,却不能领会上帝创造的丰富。

人类社会和大自然一样,都是上帝的杰作,所以都带有上帝的记号,那就是丰富。俗话说:"没有两片叶子是完全相同的";也没有两个人是完全相同的,即便是同卵双胞胎,也有很大的差异。有差异,才能有丰富;丰富,就是差异的总和。可惜的是,我们可以欣赏大自然的丰富,却不能容忍人类的丰富。从大的方面看,不同的皮肤颜色可以成为战争的理由;从小的方面看,牙膏从最后挤还是从中间挤有可能挑起婚姻破裂的序幕。"人和人是不一样的"这个观念,非常难于被人接收。在人际关系冲突的调解中,如果当事人能够认识并愿意接收这个观念,开始尊重对方的不同时,事情就开始有转机了。

人和人之间的互动,高境界是引发出所有人的长处和优点;低境界是激动每个人的短处。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如果能发挥每一个人的长处的时候,这个集团就充满了创造力、高效并且有满足感。反之就产生压抑、愤怒、和苦毒,甚至是互相残杀的悲剧。畅销书《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的作者史第芬.科维说:所有其它的习惯都是为了"统合综效"这个习惯做准备:"确切地说,统合综效是人类所有活动中最高级的一种。"统合综效的含义可以用简单的"一加一大于三"来表述,生儿育女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上帝创造男女不同,却又谁也离不开谁;任何一方都无法单独完成生儿育女的任务,只有互相配合才可以。

关键的关键还是尊重彼此的不同,才能使不同的人的组合迸发出创意和活力。人是社会动物,没有人可以单独存在。自然规律既然如此,上帝既然造了湖泊和山峦,就让我们不要把两者都消灭,而是学会欣赏。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