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记者 林颖颖
实习生 杨通梅
为缓解大学生就业吃紧的局面,有关方面近日表示,鼓励有条件的高校试行“学士后”制度,为自愿延迟就业的本科生进行技能培训。记者昨天从沪上一些高校获悉,有高校曾在两年前尝试推行“学士后”制度,但终因一些障碍而被搁浅。业内人士表示,建立“学士后”制度关键在于找合适的技能培训项目,并得到政府相关政策的支持。
政府政策扶持很关键
同济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徐迅表示,在当前就业严峻的情况下,“学士后”概念的提出有一个良好的初衷,但是目前高校要建立“学士后”制度,关键在于找到能提供合适项目的用人单位,“学生要进行技能培训和提高就业能力,最终还是在做项目中体现”。
谈到“学士后”的具体实施,前程无忧首席职场顾问冯丽娟表示,这并不是学校“一头热”就能办成的事,“推行‘学士后’制度需要有实力的企业积极参与,联合学校为学生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如果企业自身的发展都不是很好,实施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此外还需要有政府相关政策的扶持。”
毕业生觉得是“留级生”
记者随机采访了沪上一些高校的大学生,发现对于“学士后”呈现两种不同的态度。一些毕业生表示期待。同济大学应届毕业生于正刚目前正急于寻找工作,他告诉记者,“学士后”的消息对于毕业生来说算是多了条退路,至少在心理上有减压作用,“如果学校真能推出‘学士后’,时间不是很长的话,倒是可以试一试。”于正刚表示,他可以接受的“学士后”时间为一个月。
但也有学生对“学士后”的身份提出质疑。“‘学士后’算什么呢?到时候找工作还会被用人单位贴上留级生的标签。”华东师范大三学生小周不无担忧地说,“我宁愿加入考研‘避难所’,读个研究生,躲过就业困难的高峰期。”[推行“学士后”的瓶颈]
沪上某高校就业方面负责人告诉记者,两年前,学校做过一些“学士后”制度方面的探索,基本形式是依托企事业单位,在其中建立“学士后工作站”,为有就业愿望、但暂时未就业的大学毕业生提供实训的机会,“当时还和一些企业进行过洽谈,但在实践中遇到了两大问题”。
问题之一 “学士后”毕业生在企业中的劳动关系该如何界定。“因为学生进入‘学士后’流程,到企业进行实训,并不是企业的正式员工,没办法签订劳动合同,特别是在新劳动法颁布之后,很多企业不敢接收劳动身份无法确认的毕业生,而且在发放薪水、缴纳四金等情况时,也容易出现问题”。
问题之二 并不是所有专业的毕业生都适合“学士后”制度。这位负责人分析说,像有些行业强调安全性,用人单位要求员工经过较长时间的严格培训才能上岗,但是处在“学士后”阶段的毕业生,并没有经过上岗前的培训,因此在技能操作中就不能保证其安全,企业担心万一出了事故,还要担负额外的责任。
新生事物:学士后
所有跟帖:
•
哈哈,真是特色。则么没有书记后?局长后?
-cprsg111-
♂
(0 bytes)
()
03/05/2009 postreply
10:27:39
•
学士后,这不是个好想法
-雨打梧桐-
♀
(0 bytes)
()
03/05/2009 postreply
10:33:35
•
回复:学士后,这不是个好想法
-也在日本-
♀
(64 bytes)
()
03/05/2009 postreply
17:13:07
•
熊想的也是这个,学校可以赚更多的学费
-y'ymimmo-
♀
(0 bytes)
()
03/05/2009 postreply
18:12:51
•
失业就失业,这不是糊弄百姓?忽悠始自中南海。
-挥一挥手-
♂
(0 bytes)
()
03/05/2009 postreply
13:55:13
•
回复:新生事物:学士后
-也在日本-
♀
(696 bytes)
()
03/05/2009 postreply
17:11:53
•
干脆把高中后,初中后和小学后都弄上,形成一个完整的系列:))
-野狼嚎-
♂
(0 bytes)
()
03/05/2009 postreply
17:32:51
•
野狼后;就是狼叔的博士后的意思:)
-dongfangshaoer-
♀
(0 bytes)
()
03/05/2009 postreply
17:41:37
•
我刚要说这个,被你抢了。专利是我的!
-史迷-
♂
(0 bytes)
()
03/05/2009 postreply
18:06:04
•
一边去吧;当今是法治社会,重点是人证和物证,有吗你?:)
-dongfangshaoer-
♀
(46 bytes)
()
03/05/2009 postreply
18:13:20
•
回复:新生事物:学士后-总的编出个说法糊弄人吧,不折腾
-丑女的天空-
♀
(0 bytes)
()
03/05/2009 postreply
21:3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