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缝中的将军——23

来源: 惠五 2009-03-02 06:19:04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4250 bytes)

战斗从第一天就异常激烈,直杀得天昏地暗。从白天战到黑夜,由黎明斗到黄昏。把人打得头昏脑胀,除了厮杀不知道任何事情。本就体力匮乏的战士们个个都在咬牙硬挺着。不时的阵地争夺战中双方反复多次地抢占着界领口。

这一阵歼灭日军一千八百余人,缴获大量辎重武器。只是我方也伤亡惨重,死伤近半。

106师已在界领口力战了整整三十天。今天,焦土煳木的气味似乎淡了一点,令人窒息地紧张有了一丝喘息的时机。战士们抓住时机风餐露宿着干硬的饼、馍,人困马乏、东倒西歪地倒地便睡。

沈克深知战士们的苦衷,知道他们已精疲力尽了。他心如刀绞,恨而无奈,真想把自己的气力灌输给每一个士兵。

下边还会有更残酷的硬仗,怎么打?沈克舔着干裂的嘴唇思索着。日寇要想占领京津,界岭口是必夺之地,也许就在这一两天便会更疯狂地反扑。可目前我兵力单薄且给养不足,就是穿戴也难以抵御这口外之寒。吃不好,睡不好怎能打得好呢?靠精神力量只可一时一事,一味地强调岂不是自欺欺人?乞求上峰补充粮草、棉衣、兵员的电文已连续发了五封,可至今不见后方支前物资到来,更甭说补充兵员了。真急人啊!

“报告师长,从关内来了一支市民妇女支前慰问团。三团黄团长不让她们在往上走她们就是不听,非要到长城之上来慰劳弟兄们。黄团长命我速来请示师长。”

“估计敌人最快也要明日才可再次进攻。你告诉黄团长,只要慰问团同意在城上不超过两小时就可以上来。”

“是!”

不一会,一支几十人的妇女队伍在战士们地护送下来到了阵地上。这是一群大部分是女学生组成的慰问团,最大的妇女也不过四十岁。她们从随身挎着的篮子、挎包里往外掏着各种食品,热情地往战士们手里塞着。当战士们吃着时她们还为大家表演了节目,大都是一些慷慨激昂的诗歌、小话剧。既无道具又无舞台,可姑娘们的情绪是高昂的。亲人们的期盼、温暖激励起战士们保家卫国的激情。

沈克一开始没理会,躲在战壕中的临时指挥部里思考着下一步的作战方案。谨防不周之处、警惕突发情况,尽力要在事前把一切该想的都能想到。

听到一个充满激情的诗朗诵,他寻声走了过来。忽然听到一声惊喜地喊叫,一个站在一旁看节目的年轻女子跑上前来羞答答地攥住了他的手。定睛看时,竟是赵氏。惊喜中不由问道:“你怎会来此,母亲呢?老人只身一人在北平吗?”

赵氏喜出望外,激动地话都说不清了:“我来慰劳前方将士,若我要是不来母亲就会亲自来了。怎知能看到你,你就在这里打仗吗?听---说这仗凶得很,我们死了不少将士呢?你还好---好吗?”

她深情地望着沈克,发现他眼中布满血丝,嘴唇干裂,脸色泛青。不免心疼地将他的双手揽入怀中,温存地摩挲着。含泪喃喃道:“你辛苦了,让人看了心疼。”

“不要这样,我们的战士们不都是这样吗?军人就是要经得住任何艰难险阻,更何况外敌当前。”

“说得好,沈将军,我是民生报记者。能告诉我这女子是您什么人以及对中日之战的看法吗?”一个外罩素花棉袄内着旗袍的小姐举着手中相机边说边照下了这感人的一幕。

沈克怔了一下,用手挡住镜头说道:“若是我此战能够生还,这位女士就是我的妻子。至于中日之战,举世皆知是日本帝国主义悍然挑衅、发起对我国的侵略战争。我们是被迫还击的,是在忍无可忍的情形下的自卫行动。全世界有正义之感、爱好和平的人们无不支持我们的爱国行为。虽然日寇猖獗无忌,肆意横行,但这不过是他豺狼本性的表现,是绝不会长久的。我们中华儿女有信心、有决心把他们从我国神圣的领土上赶出去。艰难是一时的,正义之师是不可战胜的。胜利必定属于我们!”

沈克又说了几句感谢慰问团的话后马上叫士兵们护送着慰问团离开了这危险之地。他叮嘱赵氏照顾好母亲目送她含泪而去。

夜色降临,关内一骑飞驰而来,到得沈克跟前骑手紧勒缰绳使得那马猛然竖起,紧捣前蹄咴咴鸣叫。骑手飞身下马立正报告:“沈将军,北平军分会密电。”

106师沈克:

冷口战役之界岭口一战你部热血保国,扬我军威,为党国立下不朽功勋。本座已上报蒋委员长予以通令嘉奖。洞悉你部弹尽粮绝,兵员待充。逐你部撤防滦河以西,整休待命,即日执行。

中华民国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 何应钦 民国二十二年四月十一日

看完此令,气得沈克七窍生烟。就这样把阵地放弃了?就这样拱手让出长城?就这样撤退了?况且滦河本是日寇从东向西推进的必经之路,随时可爆发战事。一旦长城失陷,就会被堵住撤回关内的后路。这哪里是调防他处整休?分明是不予发放军饷,断其供给,又让你置身战区不得不战的借口。

气愤之余,冷静下来,军令必定是军令,不可不予执行。便传令三军立即开拔,向栾西行进。命一团二营断后,严密监视日军,确保大部队安全转移,明日午后才可启程。

疲惫不堪、粮草用尽的部队好似败兵,蔫头耷脑地行进在崎岖山路上。为了防止敌机的轰炸袭击,沈克命令部队不可休息,趁夜行进。

十二日早上听到界领口方向传来炮声,沈克知道定是一团二营和鬼子交上了火,心中不免沉重。二营如今只有三百来人,能否安全撤出与我会师呢?

他的担忧此刻已成了事实,二营被敌一个联队包围了。面对五倍于我的鬼子,二营的弟兄们作了殊死的搏斗。营长董志良知道此番生存希望不大,便对战士们喊道:“弟兄们,我们的任务不是死在这里,能多活一个就为今后的战斗多增一份力量。为此,我宣布,各自为战,冲出重围!”

战士们抱着必死的信念冲向了敌人,根本就没把生死放在眼里,只是想着杀一个够本,拚两个赚一个。这力量是可怕的,明明前面是锃亮的刺刀、黑洞洞的枪口,硬是如同恶虎似的扑上。就是以武士道精神自诩的小日本们也傻了眼,我的妈呀,简直是天神!

这一股汹涌的洪流,冲开了一条血路,谁能想到硬是从死亡线上杀出来董志良等一百八十多名勇士。但跑出来后,由于人都杀红了眼,四肢已不听大脑地摆布,咳!大脑已完全没有思维了。他们毫无目的地跑着,在长城线上叫着:“小日本,来呀!我*****八辈儿祖宗!”

长城抗战,历时八十余天,于531日的《塘沽协定》中结束了。上峰对这丧权辱国的条约解释为韬晦之策,只谓我还不具抗敌之能力。

也许沈克愚钝,深感这不过是统治阶级为了既得利益用民族的尊严、领土的割让、国家的资源、人民的灾难换取了暂时的苟安,使六万五千名壮士的滔滔壮举、滚滚热血付之东流。

沈克想起张照光和106六师死难的四千余名弟兄们,悲愤长号:

列强外侮踏国尊,

萁豆相煎亦剜心。

牲畜尚知舔己犊,

庸君韬晦食子民。

旧恨铭刻尤未耻,

新仇积重何时申?

若吾执得三军令,

定斩倭寇祭亡魂。

原创作品 谢绝转载 版权属:ZHANGCY319@HOTMAIL.COM 所有



请阅读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夹缝中的将军——26
  • 夹缝中的将军——23
  • 夹缝中的将军——23
  • 夹缝中的将军——24
  • 夹缝中的将军——25
  • 所有跟帖: 

    真的猛士! -挥一挥手- 给 挥一挥手 发送悄悄话 挥一挥手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02/2009 postreply 17:12:31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