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时,有一次老师布置大家写作文。要求扩写杜甫的叙事诗“石壕吏”。字数必须在1500以上。俺下笔才思泉涌,一会儿就把全诗给扩写完毕。可是一数字数,不够标准。没办法,只好再添点尾巴。最后俺的这篇作文得了不及格,老师说是跑题了。那么多年了,俺想起来还是不太服气,俺至少前半部分没跑题,得不了90分,难道老师就不能给咱个及格吗?大家给评评理。
车马劳顿了一天,晚上就近停宿在石壕村一户老夫妻家中,很快就进入了梦乡。半夜,我突然被一阵猛烈的砸门声惊醒。扒窗一看,只见这家老头儿一个筋斗翻过墙去就没影了。老太太整整衣襟刚要去开门,门已被咣啷一脚踹开。
一个小官吏带着几个衙役涌了进来,咆哮如雷的喊着征兵了,征兵了,每家一个人。老太太顿时满眼饱含泪水,颤颤微微的向前说道:”老总啊,俺的三个儿子都在邺城打仗。其中两个前两天刚刚战死,俺可是军烈属啊!呜呜呜……这年月,我们还活着的也就是好死不如赖活着,过一天算一天了。呜呜呜……”
“少废话,军令如山,违令者斩!”
这时,屋里传出了受到惊吓的婴儿啼哭声以及母亲哄孩子的声音。“屋里还有别人?”靠近门口的一个衙役转头盯着老太太问到。老太太忙说:”屋里只有俺孙子和大儿媳妇,家里穷得连一件遮体的好衣服都没有,怕冲撞了老总,所以没有出来拜见大官人”。两个衙役听后,面露淫笑的互望一眼,拔腿就想往里闯。被那个上了点年纪的小官吏一声喝住:”谁家没有妻女姐妹?不许胡来!”。然后小官吏转身对老太太说:”我们也是执行命令,现在前线河阳战事吃紧。完不成征兵定额,我们无法向上交待,必受惩处。而且征兵的目的是要推翻安禄山邪恶政权,解放被他奴役的人民”。
见此光景,老太太把心一横,理了理头发,说道:”俺这把老骨头虽然不中用,为了前线应急,也没办法了。你们这就带俺走吧,还赶得上明天早上为前线将士准备早饭”。
紧接着又是一阵嘈杂的叮呤咣啷声后,声音渐渐远去,越来越小,越来越小,最后四周归于一片寂静……。寂静得连远处悠扬的虫鸣声都能听得那样真切,寂静得似乎可以听到有人在天边发出宁为太平犬,不做离乱人的抽泣,寂静得仿佛让人觉得置身于美好的桃花源中……
我艰难的从床下爬出来,走到一片狼籍的院中。这时天已蒙蒙亮,随着一阵忽高忽低的脚步声,老头拖着跳墙时摔坏的腿回来了。我把他小心的扶进屋中坐好。听说家里发生的事后,老头不禁满脸老泪纵横:”是俺害了她,早知道他们连老太婆都不放过,俺就不跑了!”。老头抹了把眼泪,突然一把抓住我说:”杜先生啊,你是满腹经纶的读书人,你给俺们指条路吧,俺们穷人的活路在那里呀?”。唉……,我惭愧无语地低下了头。在此兵荒马乱之际,我一介书生,自身尚且难保,又如何能救民于水火之中呢?这时,我的眼前忽然一亮,几个金光闪闪的大字跳在了眼前:”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对!”我猛的一拍大腿,站起来一把抓住老头的胳膊,“走!咱们去虎狼山投奔黑心豹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去。”
这时东方已经露出了鱼肚白,在村外的石壕大道上,我左手搀着老头,右手牵着怀抱婴孩的儿媳妇,迎着朝阳,坚定的向虎狼山走去(呵呵,老师说如果俺就此打住,可得98分)。
在虎狼山义军营地,黑心豹亲切的握着我的手说:”我们是人民子弟兵,来到深山,要保护老白姓”。然后他手捻胡须,略一思琐,回头对身边的军师吩咐道:”杜先生识文认字的,人才不可浪费。带他去账房,负责军需后勤的账目管理工作”。他又转向老人和儿媳妇说:”支前大队急须人手,等大爷您脚伤养好,立即去报到。打仗时给前线抬担架,送弹药。儿媳妇看上去身体较弱,就先不必去参加娘子军了,留在营地纳鞋底,缝军衣吧。”。黑心豹深情的望了一眼婴孩,说:”孩子是我们的未来,一定要好好陪养!等将来能走路了,参加儿童团,站站岗,放放哨,送送鸡毛信什么的。”
附: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戌,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烟。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请阅读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