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在毛泽东时代长大的。中国真正与世界接轨要等到80后90后一代人掌权。
我们假设一下:如果当初是万先生去了西藏,而胡先生创建四通。那在89年的时候,胡先生只有三条路:
1.躲避起来,比如到香港开会,直到64以后。也就是说专心致志搞公司,尽量不参与政治。
2.跟万先生所做相同。
3.紧跟李鹏,支持镇压。
我猜想胡先生在1与2之间选择可能性大,走3的可能性很小。
目前来说,胡温不让万先生回国,有如下的顾虑:胡担心党内其他派别的人说他把党性让位给人性。要知道,党性原则是我党最大的包袱。放弃这个包袱对他们一代人来说太难了。而温担心他当初去了广场,跟赵紫阳一起看望学生,有“隐藏”的嫌疑。赵紫阳抱怨温从不看望赵,也不打听赵的处境。温对自己去广场还是心有恐惧的。如果当时温没有去广场,他倒可能在胡先生不能提议万先生回国的情况下而主动提出来,给胡先生台阶放弃党性原则而体现人性。
再假设一下:如果当时万先生和胡先生都在四通,一个总裁一个党委书记(这里是假设,别说没这么个组织结构),胡先生可能拉万先生别参与。万先生也可能把胡先生拉下水。但二人未必为此而分道扬镳,尽管理念不同。这里有一个对未来预测的难题。如果二人都预测的是邓小平用坦克解决那么惨烈,那倒不排除二人分道扬镳的可能。
89年没有学潮,万先生当总理的可能性比较大。如果当初是温家宝当四通万先生的职位,温不会介入。但如果是朱镕基的话,也会跟万先生一样。这只是个人的性格差异,但内心里对学运的看法应该是类似的。
通缉万先生没有道理。当时那么做了,估计是因为万先生离京了。要是在北京,通缉令当然不需要了,但是否会抓起来判刑,我怀疑。但职位肯定是没了。
我这些都是假设,我当时在美国,不像万先生了解的那么真切。64是两头犯傻,让中间的赵紫阳和万先生这些人中断了自己的事业。
从改变中华民族“奴性”这个顽固的本性方面讲,89学潮有正面意义。从政治艺术方面讲,学生和政府双方都是愚蠢到了家。64告诉全世界,中华民族是一个缺乏智慧的民族。
胡先生如果自信的话,他会这么干的。但他内心恐惧
所有跟帖:
•
民主是个学习过程,当然要交学费。前几天提到过,
-湾月枕-
♂
(112 bytes)
()
02/15/2009 postreply
19:23:36
•
亡国之路
-湾月枕-
♂
(0 bytes)
()
02/15/2009 postreply
19:24:29
•
老邓经过文革害怕了,当然采取‘宁可我负人,不可人负我’的镇压手段。
-加州花坊-
♀
(80 bytes)
()
02/15/2009 postreply
21: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