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重视子女教育的中国家长来说,孩子的一生中没有比考学更重要的事情了。
儿子上高中后,我们也开始打听一些关于如何申请大学的事宜,发现美国的好学校对考生的德智体各个方面都要求很高,包括很多方面的课外活动。好在他正在做的一些事都能算数。比如说 Leadership ,儿子当时在学校组织了一个 “科技俱乐部”,去外面参加各种比赛,他是俱乐部的 Founder & President ,所以正好算了一个。
体育活动也很重要,不过我当初鼓励儿子参加各种体育活动目的是为了锻炼身体,和培养一些良好的爱好,倒不是为了考学。蓝球最好办,在车库外的停车场边上搞个篮球架,父子俩就一对一的玩起来了。又买了乒乓球桌,一家三口经常在车库里杀得昏天黑地的。总之儿子的篮球,乒乓球,网球和高尔夫球的启蒙教练加陪练员的角色都被我一个人包了。要说这乒乓球不愧是中国的国球,我这一辈子连班级代表队都没进过的人训练出来的孩子,竟然成了学校乒乓球队的队长兼冠军。儿子还加入了学校国际象棋队,经常外出参加比赛。
儿子上高中的第二年开学后,我们听说如果多修课可以早毕业,就马上去询问校方。 School Counselor 说高中是学分制,你如果有足够的学分就可以毕业。这时我们才明白为什么许多人的孩子都在非学分制的小学或初中阶段跳级。由于儿子已经开始在社区大学选修课程了,只要在毕业前从大学里修满一年的学分就可以。不过儿子的十年级就相当于十一年级了,所以十月份就要参加 PSAT/NMSQT 考试了。儿子只有不到三周的时间准备了,好在数学考题比 MATHCOUNTS 要容易很多,但是单词还是要背的。 NMSQT 的奖学金虽然不多,但是由于是参加人数最多的竞赛,所以受到几乎所有大学招生者的重视。
那个阶段我们一家三口经常逛书店,一是去科技书店为儿子买计算机方面的专业书籍,这类书都比较贵,两年里一共买了近两千元的科技书。和儿子一起买书是我最高兴的事情,因为只要是买了的书,他很快就会认真地看完,而且基本都能搞懂。所以买的越多我越高兴,那二三十本书不就相当于修了十几门课嘛!另一个则是去一般书店去买 SAT , SATII ,和 AP 的书。由于 SAT 不限制考试次数,所以儿子为自己定的目标是考三次,只要达到 1550 分就不再考了。(当时只考两门)。
儿子考 SAT 前后并不轻松,每个学期除了高中里的课程外,他还在大学里修 7 个学分(英语写作 3 分,工程数学 4 分)。那时每天高中放学后,他就自己乘公共汽车去大学修课,然后晚上再乘公共汽车回家,一直坚持了一年多的时间,从来没有要求过让我们接送。第一次考 SAT 那天儿子感冒了,从考场中出来后,他一边擦着鼻涕一边说,今天感冒总溜鼻涕有点影响,不过还是应该在 1550 分以上。两周后成绩出来了,儿子考了满分,那时他十五岁。
德智体的条件准备好了,选择学校就是个大问题了。根据我对大学的了解和观察,象儿子这样的学生应该是报那所大学都会被接受的。而作为一个十五六岁的孩子,究竟上那个学校最好,也不一定搞得清楚。所以既不是学校挑他,也不是他挑学校,而是我为他挑学校(这听上去好象不大民主)。于是我就对计算机专业好的 TOP 10 学校进行了分析。当时象 MIT 这类的学校四年下来要花费 15 至 20 万美元。而本州的公立学校每年的学费只有五,六千美元,而且还有奖学金。恰好本州公立学校的计算机工程专业的全国排名一直处在六七位,所以应该是回报率最好的。况且我知道象儿子这样的孩子,放到哪里学出来都不会有太大的差别。所以看来看去,就决定让儿子上本州的公立大学了。
这个决定是在儿子上高中第二年不久就定下来了。说服儿子的工作是非常艰巨的,尽管他是个非常通情达理的孩子。这件事想起来就觉得有些委屈了儿子,不过后来他坚持说请我们不要介意,就算是孩子理解了我们吧。当时很多朋友也表示理解和支持我们的决定,只是有些已经把孩子送进了藤校的家长就说你们是怕到时候考不上所以留有余地吧?当你们收到藤校录取通知时,你们一定会改变决定的。
除去州里的公立学校外,儿子还申请了斯坦福,柏克莱,加州理工和 MIT 。不出预料,所有学校的录取通知都陆续收到了。只是没有象别的学生家里那样高兴地开 PARTY 庆祝,一来两年前开始准备报考时,就从来没有把录取当做一个疑问来想,被所有学校接受是没有人敢保证的,但会被大多数顶尖学校录取这点是从来没有怀疑过的。期望值既然设得高,惊喜自然就没有了。二来大家知道反正也不会去那些学校报到。
在做出最后决定之前,我们又到州里那所公立学校做了一次访问。为了吸引这名好学生,身为美国工程院院士知名教授的系主任,用自己的周末业余时间到学校和我们长谈了两个多小时。系主任除了询问了儿子的学习情况和搞过的项目外,还详细地介绍了他们与斯坦福, MIT 计算机系之间的对比,也再次加强了我原有的观念 ---- 对于一个本科生来说,从排名前十名的学校中所接受的专业教育的质量不会有什么大的差别的。而系主任的为人,更让我们觉得如果把儿子交给他是肯定不会错的。
儿子入学后又有一名欧洲的著名教授也加入这个系,并且当选了美国工程院院士。由于儿子做过的一些项目和他的研究方向很接近,系主任就介绍儿子参加了这位教授的科研组。我想儿子如果去 MIT 最好也不过是跟一个院士工作吧?儿子大学的第一个暑假又回到芯片公司老板的科研组工作,发表了文章,获得了专利,口袋里还装满了钞票。
当儿子用两年半的时间读完大学本科申请博士研究生时,请了三位了解他的人写推荐信。一位是他在芯片公司的老板,业内鼎鼎有名的专家;另两位是系主任和来自欧洲的教授,两位工程院院士。这三封重量级的推荐信要比他自己的 GRE 满分和 3.987 的 GPA 更有效得多。这次儿子申请了四个学校,斯坦福,柏克莱, MIT 和普林斯顿,又是全部录取。儿子除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 NSF Fellowship 外还获得了斯坦福的 Stanford Fellowship 而成为 Duel Fellow ,钱虽然没有 double ,但是很高的荣誉。(只授给 TOP 百分之十的博士生)。这时我的心才完全放了下来,他当初即便到斯坦福, MIT 上本科结果可能也差不多吧?(当然如果学习政治,金融,管理等学科则另当别论了)。当他和斯坦福的系主任通电话告知他准备去该校读博士,但不是马上而是要工作一年半之后,系里欣然地同意为这位年轻的小伙子延长录取的有效期。而 MIT 和柏克莱都是在三年里录取了他两次,一次本科生一次博士生,而最后却都没有被他选中。那时儿子才十九岁。
还想就选择大学说两句。许多人都订阅了“美国新闻与世界报导”周刊,就是为了看它的那份最有“权威”的大学本科和研究生院排名。本科类只 RANK 学校的 OVERALL 不 RANK 系,原因是大多数孩子们进大学时对自己的发展方向还不太明了,在前两年里非常可能改变专业,如果学校 OVERALL 好,从工程转到经济,教育质量也不会有太大的差别。而在选择研究生院的时候,学生已经不大可能再转系了,而且招生是由系里定的,转系就是重新申请。所以研究生院排名时则是只考虑该学校中该系的 RANKING 。 象我儿子这样肯定不会改变专业的情况下,OVERALL RANKING就没有意义了,主要看系的RANKING。
不过许多有名的公立学校有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学生太多,学期开始时注册课很困难。而许多一年只开一次的课程,一旦 MISS 就耽误一年,所有的后继课程也都被耽误了。这大概也是全国工科学生平均需要 5 年才能毕业的一个原因吧?
关于跳级好不好,我也说不准。因为儿子是靠学分硬堆出来的,所以更艰苦。说起来19岁就大学毕业了,好象很好听,人这一辈子长着呢,根本不在乎一年两年的。特别是儿子大学毕业后没有直接上研究生而是工作了一段时间,一个没有想到的问题让儿子很烦恼。他的同事们最年轻的也21岁以上了,大家下了班,特别是周末都结伙去酒吧放松去了,剩下他自己感到很悲惨。
上公立还是上私立,跳级还是不跳级都是各有各的好处。家长和孩子觉得哪个好,哪个就好!还是那句话;条条大陆通罗马!
请阅读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 儿子的故事 (四)打工篇 |
• | 儿子的故事 (三)竞赛篇 |
• | 幸运的“黑桃3” |
• | 小时候听过这个故事吗? |
• | 韭菜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