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谈北京探亲之行8

来源: 老秃笔 2007-12-01 11:51:24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4736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老秃笔 ] 在 2007-12-02 19:52:13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急匆匆回去探望生病的父母。如果以为我就是借此机会吃喝玩乐,恐怕就委屈我这份拳拳孝子之心了。

这不,在京17天,老实本分地呆在父母家里。和老人说话,给老人做几顿饭,跟着父母出去嘬几顿,推着母亲在楼下晒太阳。平日不能随伺在父母的身边,回来一次肯定不能太花天酒地地找乐吧?这表面功夫总要做到家啊。当然,为了提高我的文化水平而出去看的音乐会,展览,书店,算是文化进修性质的。而同老同学们相会,叁加母校东城牛大的校庆也算是正当的交流嘛。

回去后,眼看着父母互相照顾体贴,对我感触很大。

俗话说,少年夫妻老来伴。我父母的老年生活,可说是达到了这种境界。他们从同甘苦共患难的青年以来就互相尊重,鲜少吵架斗气。给我们做儿女的一个宝贵的成长环境。记忆中,七十年代初期,父亲有比较严重的胃病,吃不了米饭。母亲就每天给父亲做挂面,等他回来吃。母亲同大多数女人一样,爱唠叨。常常抱怨父亲邋遢粗心。父亲一般都是回嘴几句,就不再说话了,心里知道母亲的好意。 这次回去,母亲还是唠叨碎嘴。父亲不但能够听着,还不时回嘴反讽几句,逗得双方都嘻嘻哈哈才完事儿。

我很看重这种老夫妻的斗嘴。这是一种交流的方式,一种多少年形成的默契,关怀,心灵的沟通。于无意间流露出对另一半的真情。于玩笑间把真心关怀告诉对方。因为母亲夜间视力不好,腿脚不方便,就不去厕所,用一个罐子代替。早上,父亲先把母亲屋里的尿罐拿去倒掉。这时,他也早就把早点买回来,放在桌上。就着热乎乎的早点,老两口在温暖的室内看报说话。中午父亲看天气好的话,会把母亲的轮椅推到楼下,让母亲扶着轮椅走路,晒太阳。母亲现在视力很差,基本不能做任何事情。父亲给母亲泡茶,倒水,铺床,一应杂活,全部包了。

母亲视力不好,没法子看电视报纸,就整天听收音机,可还是坐在电视屋里陪着父亲看足球节目。听到父亲那里抱怨臭球之类的,就笑话他眼高手低,要是他上场的话,只能更差。父亲年轻时候是军队的业余足球运动员。母亲就是在足球场边上认识父亲,进而被父亲的青春活力所吸引住的。闲来的时候,母亲对我说,别看你爸爸脾气有时候倔点,人还是蛮体贴的。这次我病了,照顾得很好。母亲非常满意父亲的表现。而母亲对父亲也是唠叨让他好。比如,天冷了,让父亲加衣服,出去小心慢走,不要摔跟头,尤其不要跟人吵架。这都算作细微之处见真情吧。这让我很感慨。如果我在年纪大的时候,能有我父母互相扶持的这个境地,我就非常满足了。老年夫妻能够这样互相照料,那不论年轻如何磕碰,都算晚年的好福气了。

可惜,我对自己的另一半没有这个信心。我也不对我的夕阳岁月抱太大期望。有时候,不必非要到年老的时候,才能得出结论。

无奈,只好拜佛求神赌一把基督的神眷了。

这次我特别吩咐家里,如果父亲觉得心脏不好,一定要立刻叫救急车,千万不要等,觉得严重了才抱佛脚。这个要求也是事出有因。父亲这次突然心脏病发作,完全没有任何先兆。老人家早上出去钓鱼,走到街上忽然心里难受。就往家走。走到大楼门口,就坐在台阶上走不动了。幸亏楼下物业人员发现,给搀上楼。休息一会儿还是不行。打电话叫我姐姐回来。等我姐姐回家后,赶紧叫出租车去医院。中间耽误了三个小时。刚到医院,父亲就昏迷了。大夫说,你们家老头子幸亏到医院才昏迷,抢救及时,不然,就危险了。

所以,家里人能否具有适当的医疗知识,对于老人们可是很重要的问题,性命攸关。父亲的老友,刚去世的老马,就是因为家里人不懂心脏病的严重性,不知道如何抢救,而白送了一条命。老马早就有心脏病,十来年前就犯过。尔后一直小心翼翼,没有再犯过。可惜,他平常没有做好教育家里人的工作。所以,当他上厕所犯病的时候,手头没有报警的东西。家里的小保姆根本就不知道如何应对。等她发现老马不对了,她先是打电话给老马夫人。等夫人从单位赶回来,老马身体早就近乎冷了。如果,发现的早,当即叫救护车,老马很可能就挺过来了。所以,宁愿先做好准备工作,也不要事到临头束手无策。不然,作为子女的,不只是痛哭的份儿,那可是一辈子的悔恨啊。

另外,父母健在的时候,对他们好些,多记挂着他们些。哪怕少挣些钱,多花些钱,也要多会去同他们相聚。重感父母的恩情,重温父母的温情,这种机会,不是永远有的。那可是只会越来越少,千万不要在老人们走后再觉得亏了什么。

由此想到,人们的夫妻之情,真正海枯石烂那种惊天动地的时候很少。更多的是细微的真情。不论你的那一半多漂亮,多有文化,多有家世,多有本事,真正能够让你体会到的,还是夫妻间的默默关怀。夜里你冷的时候,给你掖掖被子,你睡不着的时候,跟你说说话,你回家的时候,给你煮碗热面条,你心里难受的时候,默默地给你宽心解愁。尤其,在你老去的时候,陪伴着你,在寒风中紧拉着你,在雨中和你分享一把伞,在你不能动的时候,给你擦洗身体,喂你一口亲手做的饭菜。老夫妻能有这份感情关怀,此生不虚也。老年的优雅,在于这份体贴啊。难怪,我常常对着太太发愣: 心里没谱啊。

老有所养,幼有所依,是古人口中的盛世极乐境地。中国多少年来,从来没有达到过这种物质和文明地步。现在,经过中国开放多年,国家经济发展迅猛,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很快。具体到父母身上,就是每月的退休金很好,虽然肯定不是北京市的高薪水阶层,也总是家用不愁。当孙辈们回去的时候,让孩子们放开买东西。结果儿子不知深浅,居然买了最高配备的电脑,数字相机,和一些东西,还听爷奶的秘诀,不让我知道。这次我回去,父母准备了一大叠子老头票。让我随便花。可是我怎敢用父母的钱花天酒地呢?父母的医疗保险也很好。按照建国前的退休干部算,还加上专业补贴。这里要表明的是,父母今天有个幸福无虞的晚年,不但精神上愉快,身体上也无大恙。

我真的是谢天谢地,给诸神诸佛磕头感恩了。

所有跟帖: 

文章真好,可是,秃嫂看了---呵呵--- -江上一郎- 给 江上一郎 发送悄悄话 江上一郎 的博客首页 (18 bytes) () 12/01/2007 postreply 15:27:00

江兄好。顾不得谁看了。说实话嘛。 -老秃笔- 给 老秃笔 发送悄悄话 老秃笔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01/2007 postreply 15:32:01

很亲切感人,您的双亲感情真好!:) -浪迹天涯2006- 给 浪迹天涯2006 发送悄悄话 浪迹天涯2006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01/2007 postreply 19:41:13

秃兄写得好。真是这样,父母能安渡晚年是我们晚辈的福气, -陈默- 给 陈默 发送悄悄话 陈默 的博客首页 (368 bytes) () 12/01/2007 postreply 19:53:30

老秃的文章,。。。。。。陈默夸了奏不用我多嘴了:) -庄文雅- 给 庄文雅 发送悄悄话 庄文雅 的博客首页 (107 bytes) () 12/02/2007 postreply 16:43:34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