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的眼光是要先理解之后。
龙文面对的是年轻人,她的主要目的是吸引兴趣,所以用的解读更形象。
你的批判则类似于说你怎么不按教科书上讲。她真要那么讲就变成唐僧念经了。
你的辩难可以作进阶,她侧重于入门,并不矛盾。
如果从辩难角度,你以业界的“精确的描述”来否定龙的描述,认为她的是“误读”而不是另外一种角度的解读,这只是一种观点。
而且,业界的所谓的“精确的描述”充其量也只是相对真理,应该允许另外一种角度的解读。
在我看来,你是以自己的解读来取代对方的解读。
敬是重视;和是理解对方的话,看到对方的角度;不同是说不全盘接受,你自己依旧是判断的主体。
所有跟帖:
•
我说以人为本的慈悲情怀和 ”文史哲“没有什么必然的关系,龙也承认这点。那她整篇的论述还有多大意义(先不论她对文史哲的说法)。
-遍野无尘-
♀
(0 bytes)
()
02/20/2015 postreply
12:24:09
•
意义在于她的具体材料,我觉得不能因为认为一方面错误就否定整篇,这给以成败论英雄似乎是一个路子
-pumped-
♂
(81 bytes)
()
02/20/2015 postreply
12:33:55
•
没人否定她的材料,仅就事论事,以示正听。所以谈不到君子小人之争。
-遍野无尘-
♀
(473 bytes)
()
02/20/2015 postreply
19:3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