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读完《大江大海,一九四九》这本回忆录时,我正好坐在伦敦开往曼城的火车上。我揉揉疲惫的双眼,抬起头来望着窗外。只见翠绿的草地上,一群肥壮的绵羊正在悠闲地觅食,仿佛是一朵朵积淀的白云。突然在白云的脚下,那辽阔的草地化作了波涛万里的大海,就像电影里的蒙太奇镜头一样。于是,我的思绪也随着镜头的转换,在现实与历史之中穿梭。
《大江大海,一九四九》是台湾作家龙应台的一部回忆录。但是书中记载的并不是她自己的回忆。而是她的先辈们,包括她自己的父母在四九年往后的日子里,颠沛流离,不为人知的生活和感情的跌宕写照。作者龙应台花了四百天的时间,边写作,边调查,终于完成了她沉积了二十年的心愿。她所写的是一段我们并不熟悉的中国人的历史。
这本书不是报告文学,也不是小说式的回忆录,而是真人真事。在我的眼里,她就是由一篇篇的叙事散文所组成,全书饱含着泪水,语言充满着诗情。因此读起来不仅真实,而且悲壮。
龙应台在书中先从她的妈妈离家出走说起,一九四九年,当中国人民解放军炮火自北而南燃起时,蒋介石的国民党部队眼见胜利无望,从而也开始了大规模的全面撤退,在这些撤退的人流中,就有她的妈妈美君和在国民党宪兵队当连长的爸爸龙槐生。当他们挥手向双亲告别的时候,当他们回头再看一眼自己熟悉的大院的时候,他们只是想暂时避一避风雨。他们做梦也没有想到,很多人以后再也没有返回过家乡,有机会返回的,许多人却连支离破碎的记忆残片都没有找到。
书中描述了一百多个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从中国的东北、华北、华东和华南等全国各个角落南下,随着这一波大江大海般的人口大迁移,最后流落到香港、越南等国家和地区,当然其中的绝大部分成了台湾的外省人。在这些流离颠沛的大军中,也不全是国民党的军队和他们的家属。他们中间甚至有很大一部分是不谙世事的学生,由于在当时的中国境内,战争从来没有停息过,以至于很多年轻的学生边躲避战火,边学习,结果导致其中的许多人或被抓壮丁,或因追求新生活而远离故乡。
今天,能够重温这段历史的亲历者已经不多,他们中间的大多数不是葬身异乡就是耄耋之年了。所以能够记录这段历史的重任就落在了他们在离开时怀中的婴儿或离开后哺育的下一代身上。作者龙应台就是一个在台湾高雄出生的外省人。龙应台在书中还提到了一些我们所熟悉的台湾人,例如马英九,柏杨,例如白先勇,席慕容…。当我读完了这本回忆录以后,我觉得我已经没有资格再说我熟悉他们,只能改口说熟悉他们的名字了。
书中提及的绝大部分人的经历都是发生在小人物身上的芝麻绿豆小事。但是我在读它们的时候,却感觉到件件捣人心扉,牵肠挂肚。直到现在我还在惦记着那本转辗万里,六十年后才回到大陆的《古文观止》。
《古文观止》本来是十七岁的河南学生马淑玲的课本,当她和同学们跟随老师边流浪边学习时,在湖南津市走丢了。她的课本就由她的同学赵连法保管,一路带进了大山,带进了越南集中营,带进了台湾岛,并成为孩子们唯一的精神食粮。六十年后,还健在的老人赵连法回到故乡河南时,有幸见到了老同学马淑玲,《古文观止》终于又回到了昔日主人的身边,只是书本已经发脆发黄了。看到这里,我不禁掩上书本,再一次静心聆听着从天外传来的孩子们那稚气朗朗的读书声:“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书中叙说的绝大部分人和事,我们都从来没有经历过。我与龙应台应属于同一代人。我们使用同一种语言,我们有共同的祖先,就连父母的籍贯也可能相同,可是一条并不深并不宽的海峡却将我们分隔在截然不同的两个世界里。我们彼此身上所存在的差异用千壑万岭来形容都不算为过。正因为这样,这本书无论是对在台湾长大的还是在大陆长大的读者们都是一本很有价值的现代中国历史教科书。
如今,坚冰已经打破,自一九八七年起,蒋经国先生开放党禁以后,海峡两岸开始有了来往。到了今天,大陆和台湾已经开通了直航班机。两岸的交流是频繁了。可是两岸人民的心路历程,我们究竟彼此了解多少?两岸的传统观念究竟存在着多大的差异?这真的要依靠有识之士长期不懈的努力了。就像本书的作者龙应台一样。
大江大海,你不要沉默不语 - 读书感悟
所有跟帖:
•
国民党把大陆所有黄金运往台湾,害得在大陆我们父辈们过穷日子,这点对不起大陆老百姓。
-swj2000-
♀
(0 bytes)
()
06/10/2010 postreply
13:58:36
•
swj2000不识数吧?
-中共史-
♀
(4116 bytes)
()
06/12/2010 postreply
13:35:52
•
真是那了人家的手不软.5亿美元那,台湾当年人均GDP是多少?
-GU1212-
♂
(0 bytes)
()
06/12/2010 postreply
20:47:33
•
好象没听说中共讲延安拿了人家的手不软!
-中共史-
♀
(171 bytes)
()
06/13/2010 postreply
19:50:34
•
不知延安拿了几亿,只知台湾如果还走李扁的路,台北和上海的差距比现在还大
-GU1212-
♂
(0 bytes)
()
06/14/2010 postreply
18:59:08
•
国内的知识分子为了共产党的上台而欢欣鼓舞,
-打工的-
♂
(103 bytes)
()
06/21/2010 postreply
20:55:45
•
有话大家说,只有不同的观点才能组成一个完整的世界。
-庐山紫竹-
♂
(0 bytes)
()
06/10/2010 postreply
15:04:48
•
回复:回复:1949 谁能去台湾?
-yijibang-
♂
(1067 bytes)
()
06/10/2010 postreply
19:55:07
•
你不厚道,只提辽沈战役,不提27年大革命
-逗蟋蟀-
♀
(150 bytes)
()
06/10/2010 postreply
20:47:14
•
回复:你不厚道,只提辽沈战役,不提27年大革命
-yijibang-
♂
(372 bytes)
()
06/10/2010 postreply
20:54:12
•
再痛恨共产党也不要用媚日来发泄
-逗蟋蟀-
♀
(24 bytes)
()
06/10/2010 postreply
21:05:37
•
回复:再痛恨共产党也不要用媚日来发泄
-yijibang-
♂
(163 bytes)
()
06/11/2010 postreply
09:23:18
•
此地无银三千俩。
-河舟-
♂
(0 bytes)
()
06/11/2010 postreply
07:49:08
•
回复:回复:辽沈战役国军被饿死100万?你也太不正经了,说笑话到别处
-yijibang-
♂
(332 bytes)
()
06/12/2010 postreply
08:20:51
•
国民党爱人命,为啥不投降呢?
-流串犯-
♀
(18 bytes)
()
06/12/2010 postreply
10:30:43
•
回复:回复:我不看为逃血债的后代的胡扯, 这书半是哀嚎,半是诅咒,半是无奈, 半是造谣
-yijibang-
♂
(120 bytes)
()
06/15/2010 postreply
11:01:45
•
说大点,反正吹牛不上税,饿死1000万如何,要不饿死1个亿国军如何?我帮你吹。
-还是黑的好-
♂
(0 bytes)
()
06/21/2010 postreply
04:12:08
•
北京大还是长春大,1949年,北京才70万人口。
-还是黑的好-
♂
(300 bytes)
()
06/21/2010 postreply
04:18:16
•
大江大海的硬伤太多
-逗蟋蟀-
♀
(3832 bytes)
()
06/10/2010 postreply
20:29:00
•
大江大海,说的是历史,不是政治。
-vw308-
♂
(478 bytes)
()
06/11/2010 postreply
05:48:58
•
有选择性
-missC-
♀
(0 bytes)
()
06/12/2010 postreply
23:28:18
•
龙
-missC-
♀
(0 bytes)
()
06/12/2010 postreply
23:28:59
•
龙应台的例子太有
-missC-
♀
(0 bytes)
()
06/12/2010 postreply
23:30:26
•
有选择性.很片面.当时共产党得民心,取胜是大势所趋.大革命
-missC-
♀
(438 bytes)
()
06/12/2010 postreply
23:57:06
•
龙著是无病生淫,小资一个。
-dajiangjun-
♂
(64 bytes)
()
06/11/2010 postreply
10:25:54
•
回复:龙著是无病生淫,小资一个。
-yijibang-
♂
(24 bytes)
()
06/12/2010 postreply
08:22:43
•
回复:大江大海,你不要沉默不语 - 读书感悟
-风萧萧兮易水寒-
♂
(391 bytes)
()
06/12/2010 postreply
18:17:39
•
大陆的和谐政策换来的是台湾的积极反攻
-上坡道-
♂
(0 bytes)
()
06/16/2010 postreply
19:33:44
•
值得一读
-genes-
♂
(732 bytes)
()
06/26/2010 postreply
19:04:31
•
龙阿姨在错误的事实上大发感慨,你还真当回事啊。
-随机应变-
♂
(722 bytes)
()
07/01/2010 postreply
07: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