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到大意这样的话, 让我很感触: “如果不去记录生命中的文学时刻, 她们就会破碎, 一闪而过, 融入琐碎之中。 生命中就不再有这段思绪的痕迹。”
读后感就是琐碎生活中的文学时刻吧,对我,这种时刻很有意义。接着写Becoming Mrs. Lewis 读后感之二。
两年前疫情刚开始的时候, 妈妈和大男娃都成了家里蹲,男娃发现妈妈经常听歌, 就问妈妈: Why are all these songs about love and loss?
妈妈一听笑了,告诉初中生love and loss are the biggest mysteries in the universe。 妈妈没有说出来的是, 爱别离才是常态。
Becoming Mrs. Lewis 这本书就是从女方视角来讲“love and loss”的故事。 这本书之所以是historical fiction,原因是作者可以展现女方Joy Davidman的心理世界, 展现一种传记无法表达的emotional truth。
不过读完这本女方视角的书后, 让我更感兴趣的是C. S. Lewis的角度。 为什么功成名就,从未结过婚的他在59岁时跟重病不愈,时日不多的Joy Davidman结婚呢? 20世纪最有才华的兼作家, 神学家, 文史家于一身的文艺界宗教界泰斗, 真的是在59岁那年昏了头吗?
在遇到Joy Davidman之前, Lewis写的儿童书籍(The Chronicles of Narnia)畅销欧美,但他没有孩子。 他的神学作品Mere Christianity探讨基督教徒的婚姻, 但他从未结婚。 他的散文书Four Loves分析亲情友情爱情, 但他从没有过公开的恋爱关系。
如果说生活是场热火朝天的球赛, 而Lewis就像一个球赛的观众, 直到他遇见Joy。
“We are not human beings having a spiritual experience. We are spiritual beings having a human experience.” -- 特别喜欢这句话。 遇见Joy Davidman, 才真正丰富了Lewis这样灵性的存在来当人的体验。
退一万步来说,就算是Lewis决定结婚,只不过是自我感动, 可实实在在的温暖了Joy生命的最后几年, 更是给两个年幼失母的少年撑起了一片天空。 C. S. Lewis和他的哥哥年幼时失去母亲, 50年后, 他和哥哥一起抚养两个失去母亲的小小少年。 人生际遇很奇妙。
BBC拍的这个Shadowlands 跟好莱坞版本风格很不同。 好莱坞版本更娱乐更大众化, 而BBC这个版本更接近历史,无论是台词,或者演员的表达, 都更含蓄更地道。 BBC版本对观众的要求高不少。 两个版本各有千秋。
BBC版本: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5O3nsb6yDU
好莱坞版本: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Rg3j3Tqu1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