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继《我的千岁寒》《致女儿书》后,作家王朔再推新作。近日,王朔新书《新狂人日记》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我的千岁寒》出版后,多数读者反映看不懂。 此次推出《新狂人日记》,王朔在序言中称要照顾看不懂的读者,“读者在现实中,特别怕看不懂,应当照顾。诚心要买看不懂的毕竟是少数,极个别也没准儿正是精神病。”

“狂人”王朔出《新狂人日记》
继《我的千岁寒》《致女儿书》后,作家王朔再推新作。近日,王朔新书《新狂人日记》(注:左图为该书封面)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我的千岁寒》出版后,多数读者反映看不懂。 此次推出《新狂人日记》,王朔在序言中称要照顾看不懂的读者,“读者在现实中,特别怕看不懂,应当照顾。诚心要买看不懂的毕竟是少数,极个别也没准儿正是精神病。”
关于书名:王朔说——“我是中山狼”
王朔新书《新狂人日记》备受瞩目的是该书的名字,对此王朔表示书名绝对是他起的,他说,“有些人不是说我疯了吗?我就是中山狼,得志便猖狂。”至于书名是否有跟风鲁迅之嫌,王朔笑称,“狂”不是鲁迅的专利。
王朔《新狂人日记》回顾上半年 称自己是有点发疯
全书按现实指向分别命名为“我”、“悟”、“人”、“物”、“经”、“死”6类。 王朔说:“本书日记部分主要是2007年上半年我在网上发表的文字,肆无忌惮,伤及无辜,那时很难体察正常人的心态,回头看看,有些话是不合适,后来我是有点发疯了。”
除了日记外,书中还有两篇短篇小说《骇思想》和《死后的日子》,是2003年写的小说,重回王朔当年“写自己”的路线。《死后的日子》源于王朔对于一个深夜的北京的感受,“书名是个比喻,深夜和白昼的北京完全是两个层面,小说描述了那些细微的感受”。王朔称两篇小说加起来大约十万字,都是和《我的千岁寒》差不多“最好”的文字。王朔认为《骇思想》和《死后的日子》和《致女儿书》是同一个主题的作品,属于“写砸了换个角度再接着写”的衍生品。
王朔(资料图片)
质疑声不断:王朔你出书是不是太快了?
王朔年初推出《我的千岁寒》,又重新出版了王朔文集,之后是《致女儿书》,接下来是这本《新狂人日记》,明年年初,《和我们的女儿谈话》还将面世。有人质疑王朔出书速度过快,王朔说:“出版商倒是希望两年出一本,撑着,好卖书,我是要不出就不出,要出就全一起出,集中发一批慢慢卖,让他们也习惯习惯,增强他们的接受能力。
先睹为快:《新狂人日记》精彩摘录
在《新狂人日记中》王朔回忆自己的父母、哥哥以及过去的家庭。人生如戏,每个人都只是演员。
写父亲——“我不恨演我爸那老演员,中间有一段我只是对他很冷淡,他让我这么演我偏不这么演……后来他不演了,走了,我再没见过他。还挺想他的,一个组呆了40年怎么能没感情……” |
写女儿——“她一派来,我就认出她跟我是一头的,是来换我的,接替我打理撂下的一些事安慰我伤的人……她妈经常痴迷地看她。这孩子太乖了,坐在小车里一天一句话没有,从没要过一件东西,打针也不不哭只是惊呆了,给只空瓶小手握着就安静了。爹不懂事,孩子就要多懂点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