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诗经:10---《周南·汝墳》

 

-----------------------------------------------

 

     汝 墳

 

 

 

遵彼汝墳(fén),伐其条枚;

 

未见君子,惄(nì)如调饥。

 

 

遵彼汝墳,伐其条肄;

 

既见君子,不我遐弃。

 

 

鲂鱼赬(chēng)尾,王室如燬(huǐ)

 

虽然如燬,父母孔迩(ěr)

 

 

-----------------------------------------------

 

 

这首诗讲述了战乱年代一个家庭悲欢离合的故事。

 

 

一女子沿着汝河长堤砍伐树枝,草木葱茏茂盛,河水滚滚东去,远眺大道,多么希望能看到夫君策马归来。等到天黑也没个影子,对丈夫的思念和忧虑就象那一天没吃饭的肚子一样饿得咕咕乱叫。

 

 

把急切的忧愁用饥饿来比喻,不但显得自然纯朴,而且很贴切形象,让人感同身受。你能列举出几个形容忧愁的词吗?我绞尽脑汁,也没想到那个能比这个比喻更清新脱俗的。所以第一次看到这个比喻时,非常惊讶和欣喜,为古人独特的文思所折服。

 

 

看完这第一章,脑子里不由地冒出了那句“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细细体味,情景神似,据此说《汝蕡》是闺思诗的鼻祖应不为过。

 

 

日复一日,不知过了多久,反正那些之前被砍的树都已长出了新枝。一天,那名女子正在砍伐新生的枝条,抬头突然看到丈夫正骑马朝自己走来。噢,那种欣喜,不必言喻,你可想而知!她惊喜于丈夫的久违归来,同时也期待着丈夫从此别再远走。感情的复杂微妙尽含于一句 “不我遐弃”,一切尽在不言中,可谓隽永蕴藉。

 

 

前两章一悲一喜,成功地完成了描写悲欢的任务。当然,其中也暗合着离合的故事,是旧离新合,作者没明写,但这些不需要作者点明,一般读者都能想象和体会到。

 

 

不知跟家人团聚了多久,战争又开始了。狼烟四起,烽火连天,朝都危急,羽檄频飞。面对一封封急催的羽檄,丈夫只好打点行装,准备重返战场。就在此时,妻子轻轻地说:“朝都虽然危急如焚,可是家里的父母二老也离辞别人世很近了。”这句话真如五雷轰顶,任再铮铮铁骨的男儿闻之也要掩面长泣!自古忠孝难两全,作者的笔头到此止住,没有再写男子的决定和结局,但却震撼人心,发人深思,心情久久难以平静。

 

 

“一粒沙里见世界,一朵花里见天国”,通过这么一个小家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他们的悲欢离合,而它不过是战乱年代千千万万家庭中的一个,仿如一水滴。这无数的水滴汇聚在一起,如同眼前的汝河一样滚滚东去。。。在一千多年后,杜甫也见证了类似的情形与故事,于是就有了“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以及《三别》和《三吏》那些脍炙人口的诗篇。

 

 

《汝蕡》虽然言离别无《雨霖铃》之缠绵绮丽,咏思念无《水调歌头》之旷达飘逸,抒愤懑无《三别》《三吏》之直白沉郁,但其在如此短的篇幅里,将一波三折的情感变化描述的这样惟妙惟肖,将悲欢离合表述的如此完整,主题如此深邃高远,实在让人叹为观止!至少我在看完这首诗后,是毫不犹豫地给《诗经》的评价又提高了一个等级。

 

 

 

------------------------------------------------

 

 

附注释:

 

 

遵:沿。

 

汝:汝河,源出河南省。

 

墳(音坟):水涯,大堤。

 

条:树干(枝曰条,干曰枚)。

 

惄(音逆):忧愁。

 

调(音周):通朝,早晨。

 

肄(音异):树砍后再生的小枝。

 

遐(音狭):远。

 

鲂鱼:鳊鱼。

 

赬(音成):浅红色。

 

鲂鱼赬尾:毛传:"頳,赤也;鱼劳则尾赤。"朱熹集传:"鲂尾本白而今赤,则劳甚矣。"后来用来比喻人们忧劳国事,非常辛苦,就象鲂鱼尾巴累红了一样。

 

燬:火。如火焚一样。

 

孔:甚。

 

迩(音而):近 。这里的意思是父母距离开人世很近了。

 

 

------------------------------------------------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学习。。。突然好奇,小茶有没有研究过,为什么诗经里的很多字现在不再常使用了?:) -尘凡无忧- 给 尘凡无忧 发送悄悄话 尘凡无忧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05/2022 postreply 09:03:42

深刻感受 -lovecat08- 给 lovecat08 发送悄悄话 lovecat08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05/2022 postreply 09:05:54

《诗经》中有许多字在我家乡方言中仍然在用,包括读音。内文我举一个例子,请大家参考。 -美国王过人- 给 美国王过人 发送悄悄话 美国王过人 的博客首页 (1427 bytes) () 04/05/2022 postreply 11:00:11

学习了。想起你说的,运城是华夏文明的源头,看来是有依据的。:) -尘凡无忧- 给 尘凡无忧 发送悄悄话 尘凡无忧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05/2022 postreply 13:26:31

贾平凹在《定西笔记》中提到:中国是有三块地方很值得行走的,一是山西的运城和临汾一带,二是陕西的韩城合阳朝邑一带,再就是 -美国王过人- 给 美国王过人 发送悄悄话 美国王过人 的博客首页 (580 bytes) () 04/05/2022 postreply 14:23:41

偏巧这三个地方都没去过。。。有机会一定去补文化。:) -尘凡无忧- 给 尘凡无忧 发送悄悄话 尘凡无忧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05/2022 postreply 14:53:04

我只在运城生活过18年,比在洛杉矶的时间都要短,临汾只是乘火车,坐飞机路过多次,从来没有停留过,其他两个地方也从未到过。 -美国王过人- 给 美国王过人 发送悄悄话 美国王过人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05/2022 postreply 16:50:04

好像我没在中国住过 -kirn- 给 kirn 发送悄悄话 kirn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05/2022 postreply 18:02:59

好像我没在中国住过 -kirn- 给 kirn 发送悄悄话 kirn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05/2022 postreply 18:02:59

好像我没在中国住过 -kirn- 给 kirn 发送悄悄话 kirn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05/2022 postreply 18:02:59

没研究过,想当然地以为是精兵简政:) -WXCTEATIME- 给 WXCTEATIME 发送悄悄话 WXCTEATIME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05/2022 postreply 12:49:17

这篇第一次读到,学习中。 -鲁冰花- 给 鲁冰花 发送悄悄话 鲁冰花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05/2022 postreply 09:17:17

每次看都有新感触:) -WXCTEATIME- 给 WXCTEATIME 发送悄悄话 WXCTEATIME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05/2022 postreply 12:50:34

结尾真巧妙,古人世界里的忠孝如何两全的千古难题。整首诗都立意奇巧,用词险峻 -糯米粥- 给 糯米粥 发送悄悄话 糯米粥 的博客首页 (125 bytes) () 04/05/2022 postreply 09:37:52

诗经研究是个很好的课题,今人还需努力:) -WXCTEATIME- 给 WXCTEATIME 发送悄悄话 WXCTEATIME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05/2022 postreply 12:56:47

跟着茶兄学习 -nearby- 给 nearby 发送悄悄话 nearby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05/2022 postreply 10:05:14

邻兄客气了:) -WXCTEATIME- 给 WXCTEATIME 发送悄悄话 WXCTEATIME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05/2022 postreply 12:57:44

学习。这首很多字不认识。 -cxyz- 给 cxyz 发送悄悄话 cxyz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05/2022 postreply 14:06:47

我也不认识,看了注释才明白:) -WXCTEATIME- 给 WXCTEATIME 发送悄悄话 WXCTEATIME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05/2022 postreply 14:40:19

那条鱼还是不认识,解释了,还是不认识。。。 -kirn- 给 kirn 发送悄悄话 kirn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05/2022 postreply 17:19:19

明白大意就可以了:) -WXCTEATIME- 给 WXCTEATIME 发送悄悄话 WXCTEATIME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05/2022 postreply 17:28:37

那不行,要有研究精神。要去餐馆点菜,我总不能说,你给我上那个诗经里的鱼吧。。。 -kirn- 给 kirn 发送悄悄话 kirn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05/2022 postreply 18:25:29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