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花女的一念天堂
《茶花女》这本书究竟胜在哪里?我合上书的时候发现竟有些难以确定。
毫无疑问这是个不一般的故事。写法也相当真实紧凑。否则我也不至于会因为不忍释手而导致看完后眼睛酸痛了。还有就是人物的内心和思考有层次有深度,性格突出。这些名著所必备的素质,就无需我赘言了。
让人印象最深的,或许是故事本身里那位(有钱)人尽可夫靠出卖肉体而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的交际花玛格丽特,会忽然为了爱情而不顾一切,又在一念之间为了成全他人而牺牲自己宝贵的爱情甚至生命。
那时的玛格丽特,不过二十岁上下。已经称得上“阅人无数”。被上流社会的妇人们唾弃其精神上的行尸走肉,又暗羡其生活的奢靡享乐。有谁想到,她较那些达官贵人,纨绔子弟,要更懂得人性真情百倍。可以说,如果不是她心中还存着一丝对真情的期待,还有一粒爱情的火种未熄,任凭阿芒如何妄想痴心,也断不会有接下来的缠绵悱恻跌宕起伏的悲剧故事。
然而,这,也不是我想说的。我的疑问,是玛格丽特在历经千难万阻,为爱而甘愿放弃自己的生活的决断中所表现出的惊人勇气和信心,为什么会在阿芒的父亲提到他的纯洁的女儿的瞬间就忽然完全崩溃瓦解。难道她真的认为,爱情可以有高下?幸福可以有贵贱?在所谓的圣洁少女和名门公子的婚姻面前,她视为珍宝的自己和情郎的爱情就该自惭形秽黯然退场扫进垃圾堆?
是因为她为自己的过去的荒淫忏悔,担心阿芒将来会因此而怨责她?是因为她宁愿将幸福的希望留给阿芒的妹妹一个纯洁的少女?这,和她本来的相信爱情而不相信婚姻的信念不是相矛盾吗?她难道没有想过,阿芒妹妹的未婚夫,道貌岸然的所谓的名门弟子,会因为阿芒的所为而威胁解除与他妹妹的婚约,那么他不就正代表了虚伪的道学,那种扼杀爱情和幸福的食古不化的伪君子吗?如果阿芒的妹妹确如所说纯洁圣宁,那么让她嫁过去,不是把她往火坑里推吗?
故事中的玛格丽特,洞悉凡夫俗子的小肚鸡肠。聪明非比寻常。怎么会不明了这些问题其中的关节?她在一念之间,一剑刺死了她本来 “我的命运我掌握” 的闪光的灵魂,摇身变成了一个世俗观念的牺牲祭品,还恍惚看到升华到天堂的情形。
必须说,虽然我知道玛格丽特向往着天堂(因为还对爱情抱有幻想的一定也指望着天堂),我却不相信玛格丽特会犯这样的错误。如果让我像《午夜巴黎》那样穿越到那个年代的巴黎,我要敲开小仲马的房门,好好问责一下他是否将他本人未能免俗的观念在那一刻强加到了玛格丽特的思想里。
另一方面,虽然我不相信玛格丽特会因为阿芒父亲的那番话而放弃,但我也并不认为玛格丽特会和阿芒继续很久。因为玛格丽特虽然为人豁达,而阿芒,却是个多疑善妒心狠的家伙。是个只凭一封信,一次偶遇,就从原来的飙泪痴汉瞬间完成向变态报复狂转型的渣男。令人发指。
玛格丽特最后的痛苦,悲剧,果真是为她从前在尘世所造的“孽”赎罪吗?还是那些包括小仲马在内的世人,必须要让她经受这样的折磨,才可以许她那一念之间的天堂?
--
原创文字。未经许可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