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的犹太人总统置个人生死为度外,选择留在首都, 让我联想到正在读的"The Undoing Project"--讲的是以色列近代出了俩个心理学天才的传记,Daniel Kahneman and Amos Tversky, 尤其是Amos Tversky分别在3个年龄阶段都毫不犹豫的奔赴战场。
Amos Tversky虽说英年早逝(1937–1996), 但光芒耀眼, 成就惊人。
https://en.wikipedia.org/wiki/Amos_Tversky
1. 50,60年代以色列跟周围的阿拉伯诸国打得不亦乐乎, 这时期的以色列男孩子们早早就上战场, Amos Tversky10几岁就上战场,当伞兵,从直升机上跳下来攻击敌人。 10几岁就在死人堆里打滚。
2. 在67年的Six-Day war跟阿拉伯三国的生死存亡战争里 , Amos这时候30岁, 是Hebrew University的年轻心理学教授。 以色列全民皆兵,男人都上战场,包括大学教授们。这次他又上战场当步兵军官,这里读到他们系的另一位年轻教授则开坦克在冲在攻进约旦的最前方。
https://en.wikipedia.org/wiki/Six-Day_War
3. 1973 年的Yom Kippur War(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的又一场战争), 他和Daniel Kahneman当时都在美国当教授, Amos这时候36岁。 一听到宣战, 他们俩立刻放下手头一切,搭乘商业航班回以色列。 当时的埃及政府宣布, 任何飞往以色列的航班, 包括商业航班,都会被埃及击落。 (书里说这时候全世界各地的犹太人都纷纷冒着生命危险,回来参战。) 他们的商业航班故意没有亮任何灯,夜里黑灯瞎火里算是安全到了以色列。 他们第二天早上5点就离开家, 奔赴战场。
这两个天才科学家给自己的定位是: 先是犹太人, 再是科学家。 犹太民族这一点让人尊敬,为了自己的理念,可以置个人生死于度外。
Amos Tversky说了几点他眼里犹太人 vs. 美国人:
1. 美国人乐天派,相信明天比今天更好。 犹太人相反,是悲观主义者, 相信明天不如今天。
2. 大学课堂上以色列的犹太学生们总是挑老师的刺, 美国学生相比较更尊重老师。 但是以色列政府、社会更尊重教授们, 而美国的教授远远比不上歌星影星。
要是结合时事和历史事件,我给加上第3点:
3. 犹太民族有股子不畏生死的硬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