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这个没什么

张良就是汉初的那个,不知学了什么,见解很了不起,除了刘邦别人都不理解他讲什么,他说刘邦是「天授」的,就帮刘邦打天下。打下来,就闭门修道,估计学问是道家的。吕后说,人生短暂,何必自苦,强要他享受,他也无所谓。外物不可必,但他自有主见。把他头按在入世里,他也是出世的人。

诸葛亮不愿意出山,被刘备感动了,就答应帮忙,回头再隐居。刘备将死,让他选择取代刘禅还是怎么,将了他一军,他就答应鞠躬尽瘁。出世就出世,入世就入世,顺其自然。他没有说,俺想当高人,当丞相,打人二十下都要操心,我三心二意吧。庄子有,游水的人,随着漩涡进去,随着涌水出来,就是道喽。

这两人选择相反,但都有极高明的人生。庄子说,汝身非汝有也,是天地之委形也;生非汝有,是天地之委和也;性命非汝有,是天地之委顺也;孙子非汝有,是天地之委蜕也。也就是说,「我」不很重要。「吾」却需要自主,然后能用身、用我;用身用我的极高明,又只能从吾来。诸葛亮给儿子讲真心话,说,宁静以致远,淡泊以明志。前一句讲静远之用,后一句讲虚明之用,他是按照道家来的。道家多隐居,因为得到「吾」就够行道的了,「我」是谁,实在不很重要。

 

所有跟帖: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