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辈子注定当不了作家
我这辈子注定当不了作家了,因为这种工作对我来说简直太难了。它需要对事务认真的观察,细细体会,然后,再用语言把他们描写清晰,要符合现实还要符合逻辑,要吸引读者,要有跌宕起伏,动不动就要写几万字甚至十几万字,工程浩大,前后呼应,有因有果,哇哉,太伟大了。
小的时候写作文就很头疼,写少了还能对付,一要求1000字,2000字,就要数着字数往上凑,好不容易写够了字数赶紧交差。估计老师也不数,随便给个优良中拉到,反正没有得过差算是对付得过去。到了中学,有一次语文课不上了,要求大家随便写一篇2000字以上的作文,题目在给定的几个里随便选,于是我就选了一个题目“我的父亲”。云山雾罩的写了起来,真的假的一起上,反正都沾边。一股脑的就写过3000字了,大概其一看还行,赶紧交给老师,这段事就算过去了。半年过后,有一天语文老师突然把我叫到了办公室,告诉我说:“没想到呀,阿扁,你的文学水平还挺高,真让我另眼相看,你的作文获得了市里一等奖”。我好像晴天被雷劈了一样惊讶,真的吗?确实是真的,老师说。从此我在语文课上稍微能够抬起了头,不在那样灰头土脸的了。这真是我一生中最值得骄傲的一件事之一。高中时我还有一篇作文,题目是“我要做一片落叶去滋养大地”,它作为全校的作文范例印发到每个同学手中,着实让我牛了一把。到了研究生毕业,除了写论文需要长篇大论,东拼西凑外基本上没有太长的东西可写。
毕业后,要写的东西可太多了,什么职称评定要文章,还要上什么一级二级刊物,否则不算。年中要总结,年底要汇报,年初要计划,领导要讲话,真是天翻地覆,一个工科学生,简直就要成作家了。最让我骄傲的是,有一次领导要在全国著名电视台发言5分钟,发言稿由我来写,我竟然一气呵成,领导没改一个字,内容也算很精彩了。有一次领导要做当年工作计划,由我组稿,讲话时间要2到3个小时。当时我已经练就了一些本领,把重点纲目一列,必须要做的工作写成提纲,加上指导思想,要贯彻的中央精神写上,然后就是往里填肉。天下文章八大抄,就看会抄不会抄,什么人民日报啦,红旗杂志啦,能填的都填上了,最后领导非常满意。再值得一提的是给已故的领导人写悼词,那叫个麻烦,字斟句酌,一句话要商讨好几个来回,够不够档次,上级领导意见、家属意见,要做到大家都满意很难,还要赶时间。有时候家属提出要求非要加上一个什么“家”,这下可麻烦了,还要上会讨论,由领导决定,这可不是一般的文章,是盖棺定论,客观公正评价一个人,我的天哪!
但是这些文章和小说比起来,那就不是一个档次。随便一部小说都蕴藏着作家的心血和汗滴,那是生活的写照,即使是有关鬼神的小说,也有作家无尽的想象,他们的思想飘荡在无边的宇宙之中,那叫一个“美”。我羡慕那些笔下出神入化的作家们,他们把我带到了书中,让我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太多太多的感触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虽然当不成作家,但当个打油诗的笔者我还是可以的。诗歌是精华了的文章,用一句简单的话描写自然、心情、爱情等,诗都做到了极致。我举一个不太恰当的例子:林彪对他的秘书有一个很高的要求,就是要把一篇文章、一次会议、一场战役,用一句或几句话清晰的表达出来。诗歌具有同样的功能。比如我描写林黛玉的诗就用了四句话,“知音难觅觅知音,古今懂花第一人,葬花随花化作泥,笑看往来泥做人。”基本能够代表她的一个侧面。我从小就喜欢诗歌,第一首是初中一年级做的,有点血腥,“杀人杀人誓杀人,不杀难解心头闷,吾誓杀尽天下事,永做自由自在人。”估计是看水浒看多了。高考的时候为了方便记成语,经常把成语编成诗歌,方便记忆,如:鸟语花香春时光,南柯一梦还要香,念兹再兹上大学,年高德勋国富强。这样就把一页里的四个成语都背下来了。出国后,就更没有时间和精力,长篇大论的写文章了,反正写诗比较省时间和精力,偶尔写一两首自寻快乐。在国外没有太多的限制,想写啥诗就写啥诗,我写的一首极其黄色的诗自己看了都笑,因为内容不宜18岁以下青少年,所以就不写上了,别落一个老不正经的名声。最后还是写一首诗来结束这篇对我来讲已经很长了的作文吧。“杜甫写诗没饭吃,美名千载自不知,文人骚客只需酒,流芳百世遗后人。”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