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我看了一部长篇小说《桐柏英雄》。由于很多人传阅,前面的十几页已残缺不全。该小说发表于1972年,讲述了解放军 在桐柏山区与国军的多次战斗,以及许多许多其它故事。这是一部文革小说。
大概1966-1970,江青搞了样板戏。样板戏中的台词,是不好好讲话的。例如,《红灯记》中,李玉和被捕时,不向母亲好好告别,而是唱了一大段:临行 喝妈一碗酒,浑身是胆。。。
大概1971-1976,拍了一些文革电影。台词基本靠吼。例如,《决裂》中,小将们高呼:打倒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
到了1977,就把文革前的电影重放,例如,《铁道游击队》。还清楚的记得 游击队员小波,在湖边休息时唱的一首歌: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微山湖上静悄悄,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唱起那动人的歌谣。。。
一晃到了1979,北京电影厂 从文革小说《桐柏英雄》中挑出1,2个小故事 改编成电影《小花》。该电影第一次,用正常人的口吻讲述了,赵永生、真假小花之间的兄妹情,姐妹情。电影中 文革味已很淡了。
该电影是现象级的,开启了中国电影的新一页。由于电影的巨大成功,一举捧红了3个大明星:陈冲、刘晓庆、唐国强。他们在当时几乎家喻户晓。下面简介一下《小花》。
桐柏山区,刚出生的赵小花,因贫穷 被卖了。与此同时,因革命失败,董向坤被迫转移,伐木工 何向东将董的女儿董红果送到赵永生(唐国强 演)父母家寄养,董红果成了赵永生的妹妹 - 赵小花(陈冲 演)。父母去世后,永生与小花相依为命。后来,永生参加了革命。
赵永生的亲妹妹被卖后,被何向东收养,取名何翠姑(刘晓庆 演)。在攻打县城的战斗中,赵小花意外地遇到了哥哥 - 赵永生。
赵永生回家乡,何翠姑也来到这里。永生向翠姑谈起亲妹妹被卖的经过。翠姑对自己幼时的经历一无所知,怀着对永生的同情,答应帮他找到亲妹妹。当翠姑向养父何向东谈及此事时,何向东悲喜交集,向她揭开了真假小花的谜底。
电影《小花》捧红了几首插曲《妹妹找哥泪花流》,《绒花》。歌曲《绒花》还被前几年的电影《芳华》借用了。
在1978年的 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提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这开启一个新时代。1979年的《小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诞生了。
个人的小年鉴也呼应这个大时代的变化。1978年,父亲的原单位派人到父亲的单位,宣布给父亲平反,取消右派帽子,补发工资。还和父亲谈心。同时母亲的工作也作了调整。
不久,我们兄弟俩先后考入全国重点大学。在国家不断开放下,我们家和 许许多多的中国人一样,坚信明天会更好。我推测 1978-1988是中国最充满希望的10年,一段最美好的时光。
1984年,在天安门的建政35周年的大游行中,高校师生方阵中,打出了“小平你好”。这标志着1984是这10年的顶峰。
多年后,再看电影《小花》,已经无法再看下去了。其实哥喜欢的不是《小花》,而是那个年代。
后记
1.陈冲的父母在文革中被整,她留洋回国的外公被整的太厉害,在文革中 服毒自尽。鉴于家训,1981年 名满中国的陈冲去美国留学。在1981年,留学 对一般人还太遥远。
2.来自台湾的A博士,从芝加哥大学毕业后,60年代末,去中国科学院工作。到了大陆后,他傻眼了。在美国朋友的运作下,于1978年,在美国找到了一份中学老师的职位。
3.来自香港的B博士,从阿拉巴马大学毕业后,60年代末,去中国科学院工作。于1979年,在美国找到了一份博士后 临时职位。
我上面说的中国最有希望的10年,似乎在他们眼里不是。。。
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电影《铁道游击队》歌曲)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0CvpwuaH2s
妹妹找哥泪花流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3pTw1pA9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