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表达”—我猜想不只是作家有这种需要,绝大多数人都有这种需要,这时候大家晒出来的东西

映射的就是内心了。

比如喜欢有晒饭菜的,有喜欢晒娃的,有喜欢晒家庭琐事的--等等,后面的原因都是一种“表达”的需要,表现出来的形式不同。

现在美国对“政治正确”要求太高,不知不觉深入每个人的骨髓,比如我,有些尖锐一点的话自己就说不出口。最后这么说吧--不同的表达后面坐着不同的灵魂

所有跟帖: 

所以遇到一个可以交流的灵魂,要好好珍惜 -donau- 给 donau 发送悄悄话 donau 的博客首页 (210 bytes) () 01/21/2022 postreply 10:10:11

没,你现在闪一下? -糯米粥- 给 糯米粥 发送悄悄话 糯米粥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21/2022 postreply 10:12:55

看好了 -donau- 给 donau 发送悄悄话 donau 的博客首页 (190 bytes) () 01/21/2022 postreply 10:14:56

洋气雅致! -糯米粥- 给 糯米粥 发送悄悄话 糯米粥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21/2022 postreply 10:15:47

你猫在这儿秀了一个,小波浪好有范。咋弄的?电棒还是平板? -Anthropologi- 给 Anthropologi 发送悄悄话 Anthropologi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22/2022 postreply 03:20:26

还有灵魂的多面性,所有表达后面都是多棱镜折射出来的一小片,随着时间光线角度的不同,折射的色彩就不同 -Anthropologi- 给 Anthropologi 发送悄悄话 Anthropologi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21/2022 postreply 10:16:29

嗯,这点确实也是的 -糯米粥- 给 糯米粥 发送悄悄话 糯米粥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21/2022 postreply 10:20:38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