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是如何隐藏历史真相的?

来源: 风轻扬 2007-08-03 16:06:01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3936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风轻扬 ] 在 2007-08-06 06:20:13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红楼梦》是如何隐藏历史真相的?


关于《红楼梦》的所述内容纷争,历来各执一词,难辩究竟。唯一可以形成共识的是,无论官方的红学机构,还是民间红学爱好者,都认为《红楼梦》是一部奇书,是一部不朽的恢弘巨著。在这部伟大的作品中,究竟史实描述和文学虚构各占多少比例,没有人说得清楚;究竟那些是史实,那些是虚构,那些是曹雪芹家族场景再现,那些是当时社会写实描写,同样没有谁说的清楚。

隐雾茫茫,孰真孰假。一部《红楼梦》,暗藏几多玄机?

《红楼梦》的作者一开始其实已经告诉我们这本书的主旨,那就是“真事隐”,“假语存”。既然作者已经很清晰地表达了这部书中藏有迫不得已被隐藏的“真事”,那么我们自然就能理解为《红楼梦》暗含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红学界的相关研究之所以莫衷一是,窃以为问题出在方法论上。无论代表索隐的蔡元培,还是现代红学的胡适、周汝昌,乃至新近走红的刘心武等诸位先生,往往给我们这样的一个直观印象——他们所认定的研究成果多以“绝对论”的方式出现,即认定一个作品中的一个人物形象与谁相似,就认定此人必然影射某某。如贾宝玉暗指曹雪芹,史湘云暗指脂砚斋,贾政暗指曹頫,甚至还有秦可卿暗指胤礽的私生女,忠顺老亲王暗指胤礽……

实际上,这些所指的确有这些影子,但又不能完全说是。这就是所谓的“绝对论”,把书中的一个人物按照公式的方法套进去,而且,一些红学人士为了自己的学说有说服力,不惜四处寻找佐证旁证以为据。而一些佐证与此又往往似是而非,可以在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解读方法,这就引发了各种各样的争议。我始终以为,无论是史实还是文学,都是符号的组成。史实和文学所对应匹配的符号可以理解为“基因相似”,但相似并不能立即先下短论认为是与非,其后再找佐证在印证。所谓相似,首先是可能性的存在,其次,理解符号的特点,某一个历史人物代表一个符号,某一个文学人物代表一个符号,在某一个时间段或某一个章节,这两个符号极为相似,那么判定二者类似乃至相同的关系,只能特定在这个时间段里。因为曹雪芹的“真事隐”的隐并不可能这么直接和浅显,他所隐的必然是无法直接说出的,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时期,如果隐的不含蓄不艺术,不能以假乱真,可能遭致灭门惨祸。所以,他的“隐”,如果按照符号对应法则来判定,我们必须理解为小说中的事件、人物、场景都是动态的,在某一个时候小说中的某某人暗指历史上的某某人,在另一个时候,小说中同样的某某人又暗指另外一个人。如作者自身,许多人理解为曹雪芹就是贾宝玉,其实甄士隐难道就没有曹雪芹的影子吗?甄士隐所解《好了歌》和曹雪芹自身所思所感何其近?甄士隐住在十里街(势利街),曹雪芹所经历的繁华过后近邻亲戚疏远躲避,难道这些人不更势利吗?甄士隐因为失火家业丧尽,只要寄居势利眼的丈人家,曹雪芹家的织造府的查抄不也是一场“天火”吗?别忘了,《红楼梦》中几处有火的描写作者均别有用意,或暗喻,或隐指,或伏笔,如甄士隐家的火就可以理解为曹雪芹家的查抄,是暗喻;而贾母看到府内着火非得提心吊胆,心神不宁,是伏笔,预示贾府日后的没落。当然,许多时候,贾宝玉的确有诸多曹雪芹的影子,如对生活中的许多事务不熟悉了解,对闺中少女百般怜爱,曹雪芹的笔调中既有调侃,还有辛酸讽刺,很显然有自己的影子。但某些时候,贾宝玉的奢华糜烂同样不再暗指的是作者自己,而是类似与自己的许多富家公子做派。
所以说,揭开《红楼梦》所掩盖的历史真相,必须相对地来看待,用动态的方法来研究揣摩。曹雪芹给我们布下迷宫,同样他故意有许多“破绽”给我们暗暗指路,告诉我们发生的真实的一切。这些破绽中,单以名字违例,有得明白直接,如娇杏(侥幸)、詹光(沾光)、单聘仁(善骗人)、甄士隐(真事隐)等;也有的很为含蓄,如焦大,这里的焦有“焦虑、焦急”的意思,大有“大人、先祖”的意思。就焦大这个人物,他对贾家的斥责既暗示作为曹家先祖对子孙今日处境的忧虑焦急,对子孙一些浮华奢靡的斥骂担虑,同时也暗示曹家作为满清皇家奴才,生死不计,却最终落了一个家业凋敝、家破人亡的代价。这直接导致这样后果的就是雍正登基来路不正,有嗜父杀弟之嫌,如同“扒灰的扒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一般乱了纲常,坏了人伦。这里,贾琏、贾珍等人就被暗指为雍正一干皇室,而不再暗指曹家曹颙一族。所以,《红楼梦》中的一个人物也许同时或者不同是暗指多个人物,一个事件也许还有旁径通向他途。

凡此种种,说明《红楼梦》之奇之妙,揭开《红楼梦》隐藏的历史真相,也就必须转换一种思维,不能墨守陈规死搬硬套,按照公式法将某一个人物固定在某一个历史人物的框架内,而必须灵活把握,根据小说故事变化和历史事实走向的不断变化来思考,使《红楼梦》的研究也活起来,寻找到我们所亟待需要的历史真相的答案。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