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余文字]《彼岸花》:彼岸花?

来源: chewi 2007-08-01 16:06:12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8349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chewi ] 在 2007-08-02 05:50:03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书余文字]《彼岸花》:彼岸花?


作者:周六我要休息 提交日期:2007-7-23 01:11:00

  
  这一次在许多个小津讲述的嫁女故事中,我们终于得以见到了一次婚礼的场面。虽然只是一个片断,却足以让我惊喜。日本婚礼,从荧幕上看来,如同一场葬礼。男宾皆着黑色燕尾服,女宾着和服,大部分和服也是黑色,比如主角平山的夫人。 所有嘉宾表情虽不凝重,至少也是庄重。在某位老人唱过一段古歌之后(我也不大清楚这种歌的类型),全场发出了掌声。在此间隙,嘉宾们悄没声儿地喝着酒,吃了点菜。 跟着平山先生发表讲话,全场又发出了雷鸣般的掌声。好一场类似葬礼的婚礼。 当平山先生回到家,妻子为他整理衣服的时候,妻子说,明天有葬礼要参加吧?今天婚礼,明天葬礼,真让人糊涂。“做丧与做喜差不多,都是一门绝望的热闹”。那说的中国红白喜事,日本的,那应该是都是一门“绝望的安静”。
  
  《彼岸花》的故事与《麦秋》相类,仍然是女儿出嫁的故事。影片中有两对父女与一对母女。 主要的冲突发生在平山与大女儿节子之间,另一对父女则是在平山的老友(高中同学)三上与女儿文子之间。而那一对母女即时在京都开酒店的佐佐木夫人与佐佐木小姐。 父女之间的矛盾主要是女儿自己找了丈夫,父亲表示反对;其实,反对的理由,依我看,主要是父亲觉得女儿根本没有征询家长的意见,就自作主张决定,父亲认为女儿“背叛”了自己。而佐佐木母女俩的烦恼则是母亲不断的为女儿物色相亲的对象,女儿不胜其烦。
  
  《彼岸花》的故事可以为《麦秋》做注脚。还记得吗?在《麦秋》中我们并没有看到,纪子的父母兄长是如何同意并接受了纪子选择的丈夫。而在《彼岸花》中并没有如此的“缺失”,矛盾,冲突,解决,前前后后我们都看到了。父亲盛怒,母亲理解,由母亲作为中间人想办法在其中斡旋。虽说,也许其解决的细节过程会有一些的不同,但其实这类事件的最终能够得以圆满解决的宗旨,无非是:“做父母的只要儿女幸福就好了。”在此前提下,父母不断的让步,妥协并屈服,让路给儿女。不仅仅如此,他们还须尽力为自己的儿女创造幸福的条件。所以,即便父亲感觉到自己的被儿女“背叛”,而当佐佐木母女劝说平山前往女儿女婿的城市看望他们,以消除他们婚礼上留下的阴影(平山在女儿的婚礼上始终面无笑容)的时候,平山并没有拒绝。在前去的火车上,平山轻轻的哼着年轻时代的一首歌儿:
  
   是青叶茂盛的樱井吗
    偶然度过那里的黄昏
    停留在树荫下的一个片段
    深思人世的最后瞬间
  
  这是《彼岸花》带给我的惊喜,其喜悦不仅仅来自于看到自己熟悉的故事,也来自于自己在《麦秋》中做出了被《彼岸花》所证实的猜测。而《彼岸花》给我的第二个惊喜,则是没有料到的。小津的影片多描写父女之间,鳏夫嫁女。而母女之间的故事,不大能看得到。在《彼岸花》中我们不但看到了慈祥母亲与女儿之间的理解与互动,还看到了另一对母女:佐佐木夫人与小姐。
  其实《麦秋》中也有同样的一对母女。她们的姓名我不大记得了,母亲开着一家餐馆,女儿是纪子的好朋友(高中同学),和母亲共同打理餐馆。关于这位女儿的婚姻大事,在《麦秋》中只用极少的几句话。纪子询问好友的婚姻打算,这位女孩尔说,看来我是没法结婚了,我离开了,我妈妈怎么办?而如果男方住到我家,谁又能够忍受我妈妈呢?
  
  在《彼岸花》中,我们又看到了对于这对母女关系的注解。在这里,她们名叫佐佐木。佐佐木夫人不断地为女儿物色结婚对象,比如医生,比如药剂师。其结婚对象主要来源于其客栈的客源。而以佐佐木小姐的说法,佐佐木夫人不过是不断地寻找女婿,又不断的否定一个个候选人。她就像一个搭积木的孩子,自己不断把积木搭起来,然后不断的毁掉。佐佐木小姐叹道:我要是结婚了,我妈妈怎么办?而如果男方住到我家,他又怎能忍受我妈妈呢?何其相似。而这个叹息的答案,我们也在电影中得到了。答案就来自于那位刚刚被“女儿背叛”的父亲,平山先生。而答案无非还是父母应该给儿女让路,只要儿女幸福,父母就会开心。
  
  这样,《彼岸花》又一次为《麦秋》做了注解,带给我了第二份惊喜。或者应该如是说,《彼岸花》的视角比《麦秋》稍广了一些, 不但说了一对父女,而且说了好几对父亲与儿女的关系。它不但说了一位老去的父亲一位长大的女儿,而且说了一些(一代)老去的父母,和一些(一代)长大的儿女。豆腐还是豆腐,也许这次的黄豆略有不同,用水量多量少稍加变化,豆腐还是豆腐,吃起来味道相似。
  
  平山与已经鬓发斑斑的高中同学在聚会上讨论的是儿女婚姻之后,听三上唱了一首“战士出征”的歌儿;众人捧头聆听,似在倾听,似在回忆。悠远悲伤的歌声荡在空空的走廊,如同对于人生的喟叹,悲哀深沉。
  
  和《麦秋》一样,《彼岸花》同样不缺乏令人捧腹,或会心微笑的生活细节。可是最打动我的,最美的确是平山一家去公园郊游一回。蓝色的天空,湛蓝的湖水,青青的青山,白色的石桥。爸爸和妈妈坐在桥上,看远处的一对女儿划船。妈妈说,怀念战时躲飞机的日子,那时二女儿才蹒跚学步。爸爸说,他最不喜欢那段日子,没有什么商品,周围全是无知狂妄的人们。妈妈说,可是那时我们一家人是那么的亲近。我妈妈也说过那么类似的话。妈妈常说,怀念过去我还只有两三岁的时光,哥哥也不过六七岁。常带着一双儿女出去,牵着我的手,叫我“满伢子”,我应“诶”,叫我“小狗狗”,我应“诶”,叫我“小猪猪“,我也应“诶”。妈妈还说,其实,那时物质生活贫乏。幼时我常长疖子,放我在蚊帐里,只有扇子取凉,;因为天热,疖子痛,我整晚哭。可是妈妈说了一圈, 还是说,“好想那个时候啊,一下子你们就这么大了。”我知道下一句一定是:“我们也老了”。
  
  
  “彼岸花” 的中文正是名字为“红花石蒜”, 鳞茎近球形,外有紫褐色薄膜;叶基生,狭条形,深绿色,背部有粉绿色带。夏秋之交,花茎破土而出,伞形花序顶生,有花5至7朵,红艳奇特,花瓣反卷如龙爪。因为石蒜类的特性是先抽出花葶(总梗)开花,花末期或花谢后出叶;还有另一些种类是先抽叶,在叶枯以后抽葶开花,,所以彼岸花花开时看不到叶子,有叶子时看不到花,花叶两不相见,生生相错。因此才有“彼岸花,开彼岸,只见花,不见叶”的说法。由于花和叶子不能见面的特性,石蒜有被称为“无情无义”的花。人称“草莫见花莫见”。在日本被称作マンジュシャゲ,发音是曼珠沙华,花语是“分离/ 伤心/不吉祥”。
  
  在民间, 春分前后三天叫春彼岸,秋分前后三天叫秋彼岸。是上坟的日子。彼岸花开在秋彼岸期间,非常准时,所以才叫彼岸花。由于石蒜往往盛开在墓地附近,色泽鲜红似血。花期又近秋分(日本的祭礼节日),加之石蒜叶落花开,花落叶发,永不相见,因此在日本传说中,此花便带上了死亡和分离的不祥色彩,较常用于丧礼。(参见“百度知道” http://baike.baidu.com/view/16284.htm)
  
  父母与儿女的缘分其实就是如此。 父母养育儿女,儿女最终成长,并成为独立的个体;不论父母的养育之恩如何深厚,儿女最终将要“背叛”父母,离开父母。婚礼丧礼原来真的不过是“热闹或安静的绝望”,而父母渐渐走向彼岸花盛开的地方。
  
  彼岸花,开一千年,落一千年,花叶永不相见。情不为因果,缘注定生死。”
   ——《佛经》
  

  还有几句话没贴上:p.s.
  
  不知怎么写着写着, 最后的调子竟然变得这么悲。其实这部电影,看起来还是很轻松怡人的。而且,我不大愿意将自然界的“规律”的事情称为“悲剧”,虽然父母养育儿女,儿女长大离开,更多的不按照父母意愿行事。这是“规律”,生生不息的轮回。我想,其实是甜蜜的悲伤,悲伤的幸福。父亲搭火车前往女儿的城市,给他们发过电报后,父亲是轻松,愉快,又惆怅悲哀的。
  
  还有话,明天再说。


  片子的结构安排也很有意思。每次都以平山回到家一边换衣服一边与妻子说话来推动剧情。第一次,平山参加婚礼回来,与妻子聊起自己女儿的婚事。第二次,平山下班回来,与妻子小女儿聊起大女儿是否有男朋友。第三次,平山下班回来,这一次大女儿的男朋友已经找过平山了,平山沉着脸换衣服。第四次,平山受了佐佐木小姐的愚弄,回来。妻子在听收音机。第四次,是女儿的婚礼前夜,平山连晚饭也没回家吃,回家一边换衣服一边扔给妻子一个小包,里面大概是平山准备第二天出席婚礼的礼服一类附件。
  
  每一次回家的过程都非常相似,每次都是妻子走到门口欢迎丈夫回家,借过他的帽子,然后帮他拿着提包进屋。跟着,接过丈夫换下的西服,递给他家常的袍子。那次平山受了佐佐木小姐的愚弄,平山把西服长裤一件一件脱下来,剩下里面的白色衣裤,腆着肚子在家里非常生气的走来走去,非常可爱。分明是褪下西服革履的盛怒的父亲形象。
  
  不用多的笔墨,不用平山与妻子坐下来面对面正儿八经的交换意见。家庭大事就在这样琐碎一丝不苟的小事中被讨论被决定了。

  Always move on
  (总要继续)
  
  《彼岸花》的结尾,父亲平山乘火车前往女儿女婿居住的城市探望他们。《麦秋》的结尾,父亲母亲坐在乡村的屋里,谈论女儿现在不知过得好不好。甚至《浮草》的结局,也不甚悲观。戏班老板与情妇(也是戏班头牌)重归于好,又开始了漂流的日子。小津的电影总是让“生活继续”,不论是有大家庭分崩离析,还是有人去世,抑或有人离去,生活总在继续。在“东京故事”中,即使母亲去世,儿子女儿参加过葬礼便马上离开,甚至大女儿一俟葬礼完毕,就提出拿走妈妈的某几件衣服,影片仍给观众留下“生活仍在继续”的线索。比方说,二儿媳在火车上握着婆婆留给她的怀表轻轻微笑,她是否也在想如何开始自己新的生活;而还有小女儿与父亲生活在一起,小女儿终究也将出嫁。生活总是要继续的。电影结束了,观众感觉似乎又没有结束。正如同‘东京物语”里的父亲,在自己的妻子刚刚去世,站在院子里,看着晨曦,说了一句:“今天又将是炎热的一天。”
  
  只有“晚春”中,女儿出嫁之后,父亲一个人坐在家中,拿起水果刀削了一个苹果,给了一个长长的镜头。直到果皮轻轻从刀口落下,令人悲从中来。
  

所有跟帖: 

感动......in tear........ -开心豆豆- 给 开心豆豆 发送悄悄话 开心豆豆 的博客首页 (138 bytes) () 08/02/2007 postreply 09:27:57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