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乱解

来源: chaoren 2007-07-12 14:27:02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74427 bytes)
 《老子》乱解(连载2)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不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乱解]如果都认为美的事物总是美的,全是美的(美之为美),这就不好了(斯恶已);如果都认为善的言行总是善的,全是善的(善之为善),这是不对的(斯不善已)。因为你有了分别心理,你对浑然一体的事物作出了你的区分,作出了你的判断。而事实真相是美丑同出而异名,善恶同出而异名。所以无论你如何区分,如何判断,你总是错的。当你准备推出一事物,不可只顾其长处,而淡化、甚至不提其短处。比如天下皆知住房好,人的一生不可少,提高房价,一方面带动了相关产业,拉动了内需,这对促进经济发展是有利的,但另一方面也会导致有人买不起一套住房。又如,涨工资增加收入是件好事,但不可能所有人都涨得一样,所以也必将扩大不同收入间的贫富差距。同出而异名的相反事物还有很多:如股市中多方之所以存在,就是因为他考虑到了他的对立面——空方的想法(有无相生);结构复杂,造价昂贵的豪华别墅与设计简单,成本低廉的一般民居促成了房市的繁荣(难易相成);重点学校的教学资源丰富,使得人们趋之若鹜,这就导致了重点学校本身的紧张(长短相形);一个班优秀生的存在是在与本班其他同学的比较而来,没有其他同学的比较,何来优秀(高下相倾);不同的语气表达着不同的情感、意境,重在言外之意,所谓一切尽在不言中(音声相和);前人做的事,领导做的事必会引起后人的效仿,下级的效仿,所以说一个人说话、做事都要考虑后果,主要指的是他要为下属,为后人承担的责任(前后相随)。
  
  所以有智慧的人所做就是与天地合其德性,像天地默默地生育长养万物那样:任何人、任何事在他眼里都是一样的,他都会不加区分地一视同仁。既不会有目的地去做任何事情,也不故意推托本属自己的事,做事只是出于不得已(处无为之事);常常率身垂范,以身作则,而不是满口道德礼义,言辞说教(行不言之教)。如果请他策划一个项目,他不会推托(作而不辞);当项目被批准上马后,他不会认为这主要是他的计划书做得好(生而不有);在项目的进展中,他会积极主动,领导参与,出谋划策(为而不恃)。最后当报成果,排名次时,他不会去争取自己的名利(功成不居)。唯有立了功而不争功(夫唯不居),人们才永远不会忘掉他的功劳(是以不去),因为不居和不去也是同出而异名的两个方面。就像人们不提及天地的功劳恩德,而天地的功劳恩德却永在一样。
  
  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乱解]有人说,现在中学生最累。这话有一点儿道理。中学生为什么累呢?就是为了在升学考试中争个好名次。为了学生考个重点高中,名牌大学,学校、老师、家长三管齐下,学生压力巨大,能不累吗?如今大家都争着抢着当这个星,那个星的,什么歌星、影星、视星、笑星、体坛新星、讲坛明星等等,不一而足,为什么?因为当今是崇尚世俗名人的时代,他们露脸多,成名快。如果社会上不把学生的考试名次大肆渲染,不去疯狂鼓噪所谓名人效应(不尚贤),大家还会为了争名、争利、争地位而感叹活得很累吗(使民不争)?
  
  现在的百姓买不起房,看不起病,上不起学的已经不是个别问题,为什么?一个字,贵。所以,闹得偷盗者频起,驻扎着保安的小区也不能幸免;抢劫者日增,白天在走大街上也未免担忧。其实,谁不愿过个平静安稳的日子,如果任何人买房,看病,上学等等都是轻而易举的事(不贵难得之货),会有那么多小偷强盗吗(使民不为盗)?
  
   成天描绘股票基金市场的涨跌折线,使人的心思也跟着折了若干弯道。人人想着赚钱,人人为了发财,人们活着好像都是为这些欲望在忙碌,在闹心,搅得人们心绪不得安宁。如果某一天突然取消了股票基金市场,经济是否就会停滞,真正需要发展的企业是否就无法融资,社会的闲散资金是否无处。从长远看,人们接触不了这些(不见可欲),还会为股票基金的涨跌闹心吗(使民心不乱)?
  
   所以,在有智慧的人看来,治理地区或国家(圣人之治),应使人们经常保持空灵的心境,因为心境空灵的人既不会随意拒绝什么,也不会随便接受什么(虚其心);生活上只要能吃饱肚子,有条件的话,再吃得好一点儿(实其腹);不要老想着当多大官,赚多少钱,要成这个家,那个家(弱其志);但要有良好的身体,一般不会生病(强其骨)。不要使百姓成天为基本生活发愁,一年到头为买房,看病,上学的事儿算计,要让大家心态祥和,无欲无求(使民无知无欲),使那些貌似为大众,实则为自己出名,为自己发财的人也不敢太放肆(使夫智者不敢为也),如此一来,则天下就不会有什么不顺心的事了(为无为,则无不治)。
  
  
  
  
  欢迎登录我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zpl111


作者:三教九流的人 回复日期:2007-5-27 21:43:10 
  《老子》乱解(连载)2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不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乱解]如果都认为美的事物总是美的,全是美的(美之为美),这就不好了(斯恶已);如果都认为善的言行总是善的,全是善的(善之为善),这是不对的(斯不善已)。因为你有了分别心理,你对浑然一体的事物作出了你的区分,作出了你的判断。而事实真相是美丑同出而异名,善恶同出而异名。所以无论你如何区分,如何判断,你总是错的。当你准备推出一事物,不可只顾其长处,而淡化、甚至不提其短处。比如天下皆知住房好,人的一生不可少,提高房价,一方面带动了相关产业,拉动了内需,这对促进经济发展是有利的,但另一方面也会导致有人买不起一套住房。又如,涨工资增加收入是件好事,但不可能所有人都涨得一样,所以也必将扩大不同收入间的贫富差距。同出而异名的相反事物还有很多:如股市中多方之所以存在,就是因为他考虑到了他的对立面——空方的想法(有无相生);结构复杂,造价昂贵的豪华别墅与设计简单,成本低廉的一般民居促成了房市的繁荣(难易相成);重点学校的教学资源丰富,使得人们趋之若鹜,这就导致了重点学校本身的紧张(长短相形);一个班优秀生的存在是在与本班其他同学的比较而来,没有其他同学的比较,何来优秀(高下相倾);不同的语气表达着不同的情感、意境,重在言外之意,所谓一切尽在不言中(音声相和);前人做的事,领导做的事必会引起后人的效仿,下级的效仿,所以说一个人说话、做事都要考虑后果,主要指的是他要为下属,为后人承担的责任(前后相随)。
  
  所以有智慧的人所做就是与天地合其德性,像天地默默地生育长养万物那样:任何人、任何事在他眼里都是一样的,他都会不加区分地一视同仁。既不会有目的地去做任何事情,也不故意推托本属自己的事,做事只是出于不得已(处无为之事);常常率身垂范,以身作则,而不是满口道德礼义,言辞说教(行不言之教)。如果请他策划一个项目,他不会推托(作而不辞);当项目被批准上马后,他不会认为这主要是他的计划书做得好(生而不有);在项目的进展中,他会积极主动,领导参与,出谋划策(为而不恃)。最后当报成果,排名次时,他不会去争取自己的名利(功成不居)。唯有立了功而不争功(夫唯不居),人们才永远不会忘掉他的功劳(是以不去),因为不居和不去也是同出而异名的两个方面。就像人们不提及天地的功劳恩德,而天地的功劳恩德却永在一样。
  
  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乱解]有人说,现在中学生最累。这话有一点儿道理。中学生为什么累呢?就是为了在升学考试中争个好名次。为了学生考个重点高中,名牌大学,学校、老师、家长三管齐下,学生压力巨大,能不累吗?如今大家都争着抢着当这个星,那个星的,什么歌星、影星、视星、笑星、体坛新星、讲坛明星等等,不一而足,为什么?因为当今是崇尚世俗名人的时代,他们露脸多,成名快。如果社会上不把学生的考试名次大肆渲染,不去疯狂鼓噪所谓名人效应(不尚贤),大家还会为了争名、争利、争地位而感叹活得很累吗(使民不争)?
  
  现在的百姓买不起房,看不起病,上不起学的已经不是个别问题,为什么?一个字,贵。所以,闹得偷盗者频起,驻扎着保安的小区也不能幸免;抢劫者日增,白天在走大街上也未免担忧。其实,谁不愿过个平静安稳的日子,如果任何人买房,看病,上学等等都是轻而易举的事(不贵难得之货),会有那么多小偷强盗吗(使民不为盗)?
  
   成天描绘股票基金市场的涨跌折线,使人的心思也跟着折了若干弯道。人人想着赚钱,人人为了发财,人们活着好像都是为这些欲望在忙碌,在闹心,搅得人们心绪不得安宁。如果某一天突然取消了股票基金市场,经济是否就会停滞,真正需要发展的企业是否就无法融资,社会的闲散资金是否无处。从长远看,人们接触不了这些(不见可欲),还会为股票基金的涨跌闹心吗(使民心不乱)?
  
   所以,在有智慧的人看来,治理地区或国家(圣人之治),应使人们经常保持空灵的心境,因为心境空灵的人既不会随意拒绝什么,也不会随便接受什么(虚其心);生活上只要能吃饱肚子,有条件的话,再吃得好一点儿(实其腹);不要老想着当多大官,赚多少钱,要成这个家,那个家(弱其志);但要有良好的身体,一般不会生病(强其骨)。不要使百姓成天为基本生活发愁,一年到头为买房,看病,上学的事儿算计,要让大家心态祥和,无欲无求(使民无知无欲),使那些貌似为大众,实则为自己出名,为自己发财的人也不敢太放肆(使夫智者不敢为也),如此一来,则天下就不会有什么不顺心的事了(为无为,则无不治)。
  


作者:优秀泼皮 回复日期:2007-5-27 22:06:57 
  我也看过老子,基本上看不懂,也不知咋就培养出个道家了。


作者:聊公 回复日期:2007-5-28 12:06:16 
  
  后面的不如第一章解得妙了。
  建议先解后品评。解的时候大可以用老老实实的文字表达天马行空的思想,至于品评爱怎么品怎么品。
  


作者:三教九流的人 回复日期:2007-5-31 21:48:31 
  以下打算换个写法,只解老子,不谈现实。


作者:三教九流的人 回复日期:2007-5-31 21:53:14 
  重发《老子》乱解(连载)2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不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乱解〕老子提出的“众妙之门”,究竟如何进入呢?承接上一章,本章重在讲圣人的自为。按老子的意思,圣人者,入“众妙之门”也。
  本章开始,老子首先扩充“有”和“无”的外延。“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按第一章的说法,美好与丑恶也属“同出而异名”的相对范畴,这句话的本意是:天下人都认可美,都追求(“之”此处的意思是朝某个方向努力)美,这就是恶了。“斯”,从《尔雅•释诂》解释:“斯,此也。”
  同样,“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天下人都认可善,都追求善,这就是不善了。
  “故”,所以的意思。从“有无相生”相生开始,老子连续提出六对不同领域的范畴,以说明相反者“同出而异名”。
  “有无相生”:上章已解;
  “难易相成”:难易是一,视人而定,难者不会,会者不难;
  “长短相形”:长短是一,视与何物相比而说;
  “高下相倾”:高下是一,视相对何物而谈;
  “音声相和”:音声是一,视造音者或闻声者而言;
  “前后相随”:前后是一,视与后前位置而论。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接着,老子要说圣人如何进入“众妙之门”了。基于以上认识,圣人对一切事物应该无为而为,不言而言,不要用人为的主观意识判断,避免陷入无谓的分别中。因为分别判断涉及范畴,范畴存在对立,而对立的范畴又是指同一事物。
  “万物作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不居。”圣人不仅应无为而为,还需为而不为。尽己之力参与一切事物的策划、运作、发展,直至圆满成功,却好像什么事都没做过一样,更不会居功自傲。
  “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正如《谦卦•九三》言:“劳,谦,君子,有终吉。”只有这样,才能进入“众妙之门”,洞悉天地奥秘,与天地同在。
  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乱解〕前章讲圣人的自为,本章主要讲圣人的为他。
  中国历来主张,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进入“众妙之门”的圣人,如果治理天下,他将如何作为呢?
  “不尚贤,使民不争;”按《广雅》:“尚,上也。”有尊崇之意。首先,他不会鼓励人们崇尚有德行有才能的人,不会宣扬这类人的言行,人们就不会争当这种人,也不会对这些人趋之若鹜。因为他知道“天下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对人如此,对货亦然。“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其次,他的国家市场上只有普通物品,人人都可以购买拥有,而没有相对稀缺珍贵的东西。大家得到的物质都一样,就不会滋生偷盗之心。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第三,他的国家市场上不仅没有稀缺珍贵之物,而且,他也会使他的人民听不到、见不到这些东西,使得民心淳朴稳定。因为同样道理,“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因此,他治理国家只是让人们做到:少思虑,思想单纯一点(杂念是烦恼);只需顾及自己腹中的感觉(修道者有修道的感觉,不修道者有不修道的感觉)。这样,人们就不会总想着要干大事,要有大成就,就只会更加爱惜自己的身体,更会强壮自己的身体。
  “常使民无知无欲。”“虚其心”的结果使人们思想单纯,知见少了;“弱其志”的结果使人们返朴归真,欲求少了。
  “使夫智者不敢为也。”此处智者不是圣人,而是充塞了知识,又没有完全领悟,思虑杂乱之人。在这种全民淳朴的环境,实心强志的说教只能成为惑乱之源。所以,智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治理国家也与个人修行一样,无为而为,结果将使国泰民安,达到无不治矣。
  


作者:三教九流的人 回复日期:2007-5-31 21:54:42 
  《老子》乱解(连载)3
  
  第四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乱解〕老子在本章主要从道的作用、相状、本体三个方面谈他对道的感受。
  “道冲而用之,”冲者,空虚也。人们在世界上的活动,总是通过操作某种物象而实现,物质活动操作物质,精神活动操作意识。在操作中,大道并不能直接显现(因为空虚),而是要通过物质和精神的存在来反映它的存在,通过物质和精神的作用来体现它的作用,所以是“冲而用之”,这是一个方面。
  另一方面,大道又“或不盈”。或,好像。按《广雅》释:“盈,满也。”也许通过目前物质与精神的存在和作用,还不能完全体现大道。即大道可以包容物质与精神,但物质与精神却好像不能反映大道。
  “渊兮,似万物之宗;”大道空旷深邃,好像万物的始祖,万物都由它产生。注意:这里的万物不仅指可感知的物质与精神,而且包括了那些暂时无法感知的东西。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当感到空旷时,你会锐意顿消;当感到空旷时,你会纷扰化解。因为在空旷时,你不经意地沐浴在大道之光中,同时也存在于凡尘世俗里。
  本章至此,主要在说道的作用。
  “湛兮,似或存。”这句在讲道的相状(无相之相)。湛,清净也。上面已说大道空虚,已然“似或存”,何故此处意思重提。实际上,老子上面主要说大道之空,大道之大,这里强调的是大道之清净。大道本无意,以你之意为意。正如第一章所说,大道在可道之中,就是可道。只是人们很少细心体会,用心琢磨,将注意力集中在表面的物质与精神现象上,所以,从这方面说,大道也“似或存”,好像存在。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此处指出道之本体。“不知谁之子”,用这种否定问句修辞,更强调了肯定的意思,即,道在“帝之先”。帝,指太阳或万物。如《易传•说卦》有云:“帝出乎震”,“万物出乎震,震,东方也。”可见那个时代,人们是以帝比喻太阳或万物的。老子在此也以帝指代天地万物,他的体会是:不是什么东西产生了道,道在天地万物之前就存在了,是道产生了天地万物。
  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乱解〕上一章老子说的是:他对道本身的感悟;本章则讲他在道中对天地万物的体察。
  “天地不仁,”仁:亲爱也,慈善也。天地总是按自己的规律运转,所谓“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不会特别照顾所谓特别的物种。
  “以万物为刍狗;”刍狗的本义是用草料喂养狗。此句意为天地对万物的滋养总是一视同仁,不会特别看重所谓特别的物种。以属于自己的所生所长养育着也属自己的所生所长,所谓物竞天择,只是自然而然,天地不会干涉各个物种的自生自灭。
  “圣人不仁,”圣人并不有意对百姓施仁爱,只是效仿天地,任运而为。
  “以百姓为刍狗,”有巢氏、燧人氏、伏羲、神农像天地那样,用取之自然、取之人民的发明创造,一视同仁地用之于民。他们认为这样养育着百姓,服务于百姓并不是对百姓行仁慈,而只是顺其自然。
  “天地之间,”指天地之间的万物,其整体存在在天地面前,在圣人眼里,无非被圈养的动物。
  “其犹橐龠乎?” 橐,鼓风吹火筒;龠,古代形状像笛子的乐器。万物的个体存在像鼓风吹火筒和笛子吗?
  “虚而不屈,”虚:空洞;不屈:本义指不弯曲,此处可引申为充满。本句意为天地万物里面虽然空洞,但并非一无所有,而是有所充满。
  “动而愈出。” 愈:更加。充满的东西一动,就会发出声音,而更重要的是愈动愈出,源源不断。
  “多言数穷,”说得太多,就伤害了你的悟性、思维等等。
  “不如守中。”还是谨守中道(少说点儿)吧。对多说而言,少说就是守中道;反之,多说才叫守中道。
  
  


作者:三教九流的人 回复日期:2007-6-1 20:24:15 
  《老子》乱解(连载)4
  第六章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乱解)对重要概念、根本概念要反复强调,要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说明之,尽可能地用形象比喻之。本章老子就以贴切的形象谈无和有。老子善于创造新名词来表达他的意思,使其更形象、更容易被接受。而名词本身并不重要。“名,可名,非常名。”
  “谷神不死,”“谷神”可能算老子创造的新名词。谷,山谷也,喻空无;神,自然之性也,喻有;谷神合起来喻大道。这句是说,无和有是永远存在的,大道是永远存在的。
  “是谓玄牝。”“玄牝”可能是老子创造的又一个名词。按第一章,无谓之玄,有也谓之玄,重要的是:无中有有,有中有无,谓玄之又玄。这句的“玄”字,仍是此意。牝者,雌性动物也,此处取其可为“万物之母”之意,取其无可生有,有可还无之意。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玄牝之门是什么?就是第一章所说的“众妙之门”。那里是泛泛总论,意在明确天地万物全体都经此门出,都由此门入。这里是形象细说,举出“谷神”、“玄牝”和“天地根”三个名词,用以说明大道(有无)的根本性(天地万物之根)、永恒性(谷神不死)、有无的可变性及互相转化性(玄牝)。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有和无是可变的,是互相转化的还表现在:你不注意时,它好像总是存在着,即无而有(绵绵若存);当你注意时,它好像又不存在,即有而无。所以要“用之不勤”。前人解释此一“勤”字,至少有三个意思:勤劳之意、觐见之意和尽了之意,这三个意思都有人用,都能说明某一方面的意思。只是第一个意思可能更合老子。老子说话,从来都是两边俱说,面面俱到,很难找到他的不是。明显的推论他自己不会说,只会留给后人去悟。觐见之意不合本章之意:不是不能见。广义的见就是用,用之就是能见。尽了之意又属明显推论,隐含在“绵绵若存”中,明说推论,不合老子的作为。
  本章与第一章、第四章合起来读,则更能体会老子。第一章说有无“同出而异名”,第四章谈到“冲而用之”,即用有时,道就在其中以虚无的形式运作着,并且“渊兮”、“湛兮”;似乎不可琢磨,难以把握。按本章之意,又似乎可以琢磨,可以把握大道了。只是具体琢磨,完全在于当事人,具体把握,也完全在于当事人。就是说,你不要不在意,松松垮垮,因为大道总在那里,“绵绵若存”,不要错过一个机缘;也不要太在意,紧张兮兮,因为大道既有而无,要“用之不勤”,不要使自己过于劳累。
  你看,老子是不是把所有方面都说到了?
  第七章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乱解)“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天地常在。为什么呢?因为天地不为自己,没有自己,它只是默默地滋养着万物。万物无时无刻都离不开它,所以,它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圣人“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凡事总是先想着他人,也是不为自己,没有自己。如此一来,百姓总会尊崇他,以他为表率。
  “外其身而身存。”他从不为自己保养身体,不为养生而养生,这样,他反而长寿。
  “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这难道不是他无私的结果吗?最终成就了他的长寿。
  以上是本章的字面意思。但结合第五章,读出的意思可能稍有不同。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地对万物都是平等的,不会特别善待某个物种,因而天地是无情的,“故能长生。”正所谓“天若有情天亦老。”圣人效仿天地,也要克制一个情字,也要逐渐断除自己的无明。圣人“以其不自生”,是说他不会生出自己的七情六欲;“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意指他会常常观照自己,重在断烦恼,破无明,而不是只在身体上做文章。这样,他会更长寿。
    不管怎么说,本章都是养生的思想基础,也可以看成有和无这对范畴在养生方面的具体应用。
  


作者:三教九流的人 回复日期:2007-6-2 23:36:39 
  《老子》乱解(连载)5
  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乱解〕本章以水为喻,赞叹圣人的为人处事。
  “上善若水。”此善非第二章所言之善,那里的善是表面的相对的;此处上善是不易为人知的绝对的。《大学》中修学三纲领的最后纲领是“止于至善”。至善即上善,所以上善者,按儒家说已居圣位。依佛家说上善之人则是已证等觉位的菩萨。如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指出:“罗汉菩萨,但可云善人。唯补处居因位之极,故云上。”所说的补处就是等觉菩萨。
  水,有四个特点可以比喻圣人的四种德性:透明喻清净;以容器之形为形,喻无形;可以固态、液态、气态三态形式存在,喻可变;恒往低处流,喻顺势。所以以水比喻圣人,恰如其分。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的作用在滋养万物,利益万民。现代科学已经证实:在地球上,水是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正因为最基本、最普通,水的重要性才往往被忽视。此处“不争”意为忽视。
  “处众人之所恶,”水以其自身的洁净冲洗着人们的赃污,做着人们所厌恶的事情,并且任劳任怨。
  “故几于道。”所以,圣人的言行几乎就是大道。
  “居善地,”居住一方,教化一方,使一方人民和谐安详;
  “心善渊,”心态清净祥和,既清澈透明,又深不可测;
  “与善仁,”人们在他那里会得到善良仁和的感觉;
  “言善信,”所说的话既和气,又言而有信;
  “政善治,”如果从政,他会把一个地区或国家治理得非常好,人民安乐,盗贼无有;
  “事善能,”任何事情总是做得恰到好处;
  “动善时,”他做任何事情,总是在最佳时机成就。
  “夫唯不争,故无尤。”在喝水时,人们往往不会提起掘井之人;在物产丰足、和谐安宁的社会,人们往往会忘记给他们带来幸福的人。正因为人们往往会忽视他的存在,所以他才不会受到任何方面的非议,无形中保护了自己。
  本章似乎与第三章的意思相仿,其实并不一样。第三章说的是:圣人自己的主动性,圣人主动选择了无为而治;本章则在强调被动性,圣人像水一样,被万物被人们使用着、操纵着,其结果却可以做到“无尤”。显然,这里的境界更高。
  第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乱解〕第六章讲大道“用之不勤”的原因,本章讲“用之不勤”原则的应用,举例说明对任何事物都不可用之过勤。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老把持着一个东西,总守护着一个境界,以使其充分发展,不如放任它,听之任之,让它自然而然的运转。因为“把持”、“守护”不可用之过勤。
  “揣而锐之,不可长保。”为了保护自己,捶击利器,使其尖锐,长期如此未必能达到目的。因为过分依赖利器了(对利器用之过勤)。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金玉满堂,大富之家,不可总是显富,不可一直用富,因为显富、用富不可过勤,否则大富“莫之能守”。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富贵了就盛气凌人,显然依富贵,用富贵过度,违背了“用之不勤”的原则,其结果只能是“自遗其咎”。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所以,事情做成功了,就要主动放下,不可一直惦记在心(用之过勤)。上天也是如此,太阳普照一天,万类霜天无不受益,晚上也要退出,不然昼夜暴晒,万物生长无望了;甘霖普洒大地,花卉草木皆得润泽,也该适可而止,否则连绵阴雨,万物生长无期矣。天本如此,何况人乎?
  老子说话,除面面俱到外,还忽东忽西,前章后章不一定有连贯性,这就更需要品味,也更值得品味。老子这样做并非有意,而是暗契大道,这说明了大道的变化无常,同时也说明了大道不以人的认识为转移。
  


作者:zorromars 回复日期:2007-6-2 23:42:35 
  直播么??
  看看


作者:三教九流的人 回复日期:2007-6-4 21:09:03 
  《老子》乱解(连载)6
  第十章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国治民,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乱解〕本章在描述养生过程与总则的大略。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载,承载;营,构建。承载着五藏,构建着精气神于一体的自身,能使心志魂魄安住其中,而不互相分离吗?能使它们与身体不相分离吗?老子在此例举阴魄以说五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精志,并非只说阴魄。这里指出了调息炼气的原则:身心不离,水(精之荡)火(神之动)既济,团结后天精气神于一体。
  “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团结后天精气神于一体会出现什么结果呢?可以返还先天。五藏安适,运气调息至全身柔软,无思无虑,但能调到与婴儿的状态一样吗?“婴儿”一词,既是身体练功效果的指归,又是精气神返还先天的指代。修行者视身心为一体,身体变化必然会伴随心的变化,反之亦然。
  “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玄览”,对事物的辩证观察,辩证把握。果真做到与婴儿相仿了,自心也就同时得到了洗涤,去除了尘垢,使其清净了。心地是否清净,检验的标准是:对天地万物的感应,至于极至,能做到正确无误不出现任何问题吗?因为练功修行到这一步,已经去除了主观意识,完全可以顺其自然,自然而然,所以是被动的,是感应,而不是“玄览”。正如《易传•系辞》所言:“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这已是圣人的作为了。
  “爱国治民,能无为乎?”接下来,如果圣人治理一个国家,教化一方百姓,仍能像以前默默无闻无所事事一样吗?对国家要大爱无爱,要施无爱之爱,是谓真爱;对民众要大治无治,要行无治之治,是谓真治。这是圣人在治理国家方面的作为,是能够做到“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的人才能施行的作为。如第三章所说:“为无为,则无不治。”
  一般人做不到这一点,不可以凡滥圣,而要踏踏实实地做好自己的事情。
  “天门开阖,能为雌乎?”“天门”,有多种解释。有说天门为祖窍者;有讲开天门为出阳神者。其实,不必拘泥于身体的某个部位,也不必执着于发生的某类事情。“天门”者,可广义地看成修行练功中的某些境界。此句意指:当你暗合道妙,能控制某些境界,使它时有时无后,还能保持无知无欲,无所作为吗?“为雌”的意思就是像母体、像大地那样顺从、被动,做任何事情都没有自己的意思,只有依着大道“以厚德载物”。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当智慧大开,到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时候,能做到知而不知,不知而知;能而不能,不能而能吗?能做到佛光普照吗?佛光并不有意普照,而是众生之心有意感受着佛的无意之光。
  从练功的层次说,“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属练精化气;“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国治民,能无为乎?”属练气化神,此解是借国比身心,借民喻杂念;“天门开阖,能为雌乎?”属练神还虚;“明白四达,能无知乎?”属练虚合道。当然,也可不必如此拘泥。
  以下说修行练功的总则。
  “生之,畜之。” 当你有良好的感觉时(生之),要充分肯定,肯定了就是保持了(畜之);反之,当有不好的感觉时,就不要认可它。
  “生而不有,”当你有某种感觉,包括没有任何感觉时,不要铭记在心,念念不忘,老执着这种境界。这也违反了“用之不勤”。
  “为而不恃,”当你能够感应某些事情时,不要立刻认为所感应的就是千真万确的、一成不变的(不恃)。因为所感应的事情正确与否还有待验证,你的功能是否稳定还有待证实。即便都得到了确认,你的能力还需要提高。更何况任何事物并非一成不变,还要留有可发展、可变化的余地。
  “长而不宰,”当你良好的感觉,稳定的感应都增长时,说明你的能力提高了。这时,依然要谦虚,依然要谨慎,要更好的保护自己,不要认为你就是世界的主人了(不宰)。
  “是谓玄德。”德者,得也;玄德者,似有而无,似无而有之得也。如《清静经》所说:“虽名得道,实无所得;为化众生,名为得道;”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与第二章的“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不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意思相近,前者从自己养生的方面说,后者从自己立世的角度讲,侧重不同,结论一致。这正说明大道无处不在,天下同此一理。
  第十一章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乱解〕本章举例说明大道虚无之用。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三十根木条插在同一个轮毂边,而轮毂中心是空的,所以才能安装车轴,车才能动起来。这里的“当其无”是指轮毂中空部分。天地万物都是“辐条”,都插在大道这同一个“轮毂”上。正是当道之虚无,才使得天地万物运转不息。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埏埴,和泥制作陶器。不管做个陶碗也好,做个陶杯也罢,容器中间总是空的,人们所用也是容器中间的空。但容器之外也空。这里的“当其无”是指容器内外的虚空。而且重在提示:容器内外的虚空是一样的。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户牖,指门窗。无论建造高楼大厦,还是乡间小居,都要预留门窗,使人进出方便,能够采光透气,房屋的空间才有用,才能住人。这里的“当其无”是指房屋内的空与房屋外的空之间的通道。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所以,有形象的,有形质的只是器具,真正起作用的是无。
  人本身是不是也如此呢?人是与天地万物一起被“插”在大道这同一个“轮毂”上吗?人的体内之空与体外之空是否一样吗?人的体内之空与体外之空的通道何在呢?人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是否也是有形的器具?人的汗泣涕唾、大小便利是否也属有像的弃物?使人能起到人之作用的,是这些有形有象的东西吗?还是人中之无呢?或是人外之无呢?
  


作者:三教九流的人 回复日期:2007-6-5 21:56:56 
  《老子》乱解(连载)7
  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乱解〕第九章讲做任何事情都不可太过,任何东西都不可用之过勤。按上一章所说,人的身体只是一有形利器,真正所用的不是这个形器,而是这个形器中的空无。所以,人的身体也不可太过滥用,也不能用之过勤,否则只会伤及身体。因为人的身体有生有灭,而并非“绵绵若存”。
  本章紧接上一章,老子首先例举了滥用身体之害。“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对人的感觉器官既用之弥久,又用之杂乱,其结果只能损害这些感觉器官。
  其次,老子又说到乱动心念之弊。“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驰骋畋猎”.本意是指骑着马奔驰在狩猎场围猎,能使人纵情恣意。实则借指当人策动自心这匹“意马”时,会很难控制,故“意马”飞驰,“令人心发狂”。这是对人的心意用之过勤,是心念泛滥。“难得之货,令人行妨。”难得之货本属人群中稀有品,天然不可用之过勤,但人们都期待据为己有,以使自己能勤而用之(据有就是勤用),其结果导致伤人害己。这句也从反面回答了第三章为什么“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腹,引申为内在;目,借指外表。圣人知道表面和内在的关系,清楚有形的器具和无形的道体的关系,所以他不会在意表面的有形的器具,更不会对这些用之过勤。而是通过这些去感悟内在的无形的道体,有形的器具只是“利”,是“窗口”。
  “故去彼取此。”彼,表面的形器;此,内在的道体。圣人最终把握的是不依赖于形器的道体,是脱离了具象的有普遍意义的共性。即在圣人眼里形器不存,大道无不在。按佛家说,形器是缘起有,道体是毕竟空。所以,释迦佛曾说:“法本法无法,无法之亦法。”第一句:法指包括天地万物的法界全体,缘起有,可道;本法指大道本体,毕竟空,道;无法指法界归入本法,或以本法去看法界,则一无所有。所谓“一真法界”,所谓“毗卢性海”是也。第二句:无法,会归本性,一无所有;法,是动词。一经妄动(对无法);亦法,亦会生出缘起有的法界全体。第一句讲缘起性空,第二句说性空缘起。所以,老子最后指出:“去彼”:要身在缘中不为缘所困;“取此”:要心在道中不为道所扰。
  第十三章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乱解〕本章所言,“大道行世也,天下为公。”
  “宠辱若惊,”总想着自己,宠辱就都是难得之“货”,故“令人行妨”,使人惊悸。
  “贵大患若身。”老担心自己,祸患最大者就莫若殃及自身,疾病缠身。
  “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对于以名为追求目的的人。当无宠时,想要得宠,患得;在得宠后,又怕失去,患失。如此患得患失之物,是为下。是为“得之若惊,失之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如果久用、滥用身体,就会伤害自身。身体只是作为有形的利器而存在,只是一个形式,真正所用的是身中之“无”。只不过身中之“无”需赖以有形之身才起作用,正所谓“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所以老子感叹“贵大患若身”。也正是这个身在阻碍着身中之“无”的发挥。如果没有这个身体,既不担心祸患来临,也无需考虑疾病缠身。
  人们不能做到绝对无身,只能做到相对无身。这就是少想自己,多想他人;少考虑自身,多顾及天下。这也就是老子所说:“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不为自己,为了天下珍惜自己的身体,爱护自己的身体,则可以把天下托付给他,让他出来领导。这也正是佛家的大乘精神:将自己最不愿意拿出来的东西拿出来,甚至把自己的身体布施给天下,以渡己之悭贪,以减少自己这方面的“大患”。
  实际上,外界对人的心理影响,并非只有宠与辱,影响后的心理情绪也并非仅有惊。老子只是在从反面说明:要想真正修行,真正修得有所成就,就必须淡化这些心理情绪,不要动不动就发生喜、怒、忧、思、悲、恐、惊的情绪,不要把外界的影响看得那么重,不要把人家的评价看得那么高,这样就可以消除一些自己的不良情绪。
  同时,也不要把个人身体看得那么重。不要只为自己而健身、而养生。要把自己的身体与天下结合起来,把自己的身体放入天下去使用,去观察,去磨炼,才能消除身体之大患。
  


作者:三教九流的人 回复日期:2007-6-7 22:42:29 
  《老子》乱解(连载)8
  第十四章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乱解〕本章是老子在特殊状态下的感悟,多方位的、比量性的描述了道的相状,比第四章的“湛兮似或存”更具体。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老子以三种现象定义了三个新名词后指出:这三种现象,即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无法同时追根究底。你不能愈是无法同时知道,愈是想要知道,或许就在这想要知道的心态中,你错过知道的机会了。正因为这三种现象不能同时确切知道,所以这三种现象是相关的,叫三种现象也可以,叫一种现象也没错,所以是“混而为一”。这有点像量子力学中的海森伯“测不准原理”,无法同时确定基本粒子的位置和速度。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此中上下不是表示方位的,而是抽象性的:上意味着好的,下意味着不好的。这句意思是:往好的方面说,这三种现象不是很清楚(不皦);从坏的方面讲,也不是特别不清楚(不昧),朦朦胧胧,似有若无。
  “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第一个绳,名词,量尺之义(古代以绳为尺);第二个绳,动词,度量之义。此句是说:你要像拿把尺子去量东西的长度那样,仔细研究它,认真琢磨它,它又不在了。“不可名”正是第一章中“名,可名,非常名。”的第二个意思,因为“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无有实性。
  “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所以这种现象是没有形状的形状,没有实物的现象。这种不清不楚、模模糊糊的现象就叫惚恍。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不知道这种现象开始于何时,你如果有意等待它,捕捉它,是不能如愿的;也不知道这种现象结束于何处,你要是有心贴近它,关注它,也是无法满足的。
  老子说这些有什么意思?这种现象既看不清、听不明,又琢磨不透、把握不定;突然出现,又突然消失,恍恍惚惚,朦朦胧胧。这与个人修行有关吗?答案是肯定的。其实这些看似恍惚、朦胧的现象,其真正含义、真实意义就在你心里。所以,要“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对这些似有若无的现象,要以不变应万变,以一直都存在(古)的虚空心态(道),“一以贯之”。
  “能知古始,是谓道纪。”知道了这种现象已长久存在、普遍存在,而不是现在才有的,也不是只有你才有的,也就知道了大道的现象与纲要。此处的“道纪”指道的现象头绪、纲要准则。
  在描述了大道的一些莫名难测的现象后,老子指出把握这些现象只能“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以此为纲要准则,方能认识大道的现象头绪。
  第十五章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浑兮其若浊。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
  〔乱解〕本章描述修道者的心行与作为——只是顺大道之势、自然之势而已。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自古以来的善者都是修道之人,他们微妙玄通,深不可测。此处的“士”即是修道之人。微:精细也;妙:莫测也;玄:善变也;通,近道也,深者,“渊兮似万物之宗”也。
  “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因为无法清楚认识他,所以只能勉强描述一下。
  “豫兮若冬涉川”。《说文》释:“豫,象之大者。”他做事好像冬天过冰河一样,履冰之上,小心谨慎。因为不知何时何处会掉下去。大道亦如此,“绵绵若存”,亦不知何时何处通过何种机缘你才会被触动。所以你只能时时打起精神,谨慎行事。 
  “犹兮若畏四邻”。表面看去,踌躇疑惧,像做错了事,生怕周围知道。类似《中庸》说的:“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因为他要保护自己。也因为他小心谨慎地在琢磨,在感悟。他当下的心态、境界只有自己知道,不便对人言。正所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俨兮其若客”。又像去别人家作客,除了自己保持庄重外,还要对主人保持尊重恭敬。修道亦如此,要在一切时、一切处都保持庄重的心态,对一切恭敬的心态,则自会清净其意,虚灵其心。
  “涣兮若冰之将释”。《易传•序卦》解释:“涣者,离也。”当有所感悟时,他如同暂时卸下了包袱,暂时放下了小心谨慎,暂时不需要打起精神,此时的心情如冰之将释,如沐浴春风。
  以上谈心态,以下讲外表。
  “敦兮其若朴”。厚重笃实,质朴无华。因为大道不待任何加工、雕琢,无论其内在还是外表。实则内在外表是统一的。
  “旷兮其若谷”。空旷深邃,有如山谷。因为大道深远细微,其大无外,其小无内。
  “浑兮其若浊”。似如浑浊之水,与万物同在一起。因为大道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它就在我们身边。
  以下提及大道自然之势并指出:修道之人应顺势而为。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是谁使浊水静止,慢慢澄清。老子暗示,此自然之势。
  “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又是谁使静久之水鼓荡,浑浊缓缓而生,此亦自然之势。
  “保此道者不欲盈。”修道之人,守道之士也要顺自然之势。凡事不以人力取代自然,不会做超出人力范围之事(不欲盈)。而只是将事情纳入自然之轨,使其顺势发展。
  “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只有不做超出人力范围之事,才不会显示自己(蔽),才不会让人觉得这件事情是你做的,此事非你不可。不会得到不应有的虚名(不新成)。也只有这样,才会体现自然之势,你才会与天地同在,与自然同在。
  


作者:三教九流的人 回复日期:2007-6-9 19:41:52 
  《老子》乱解(连载)9
  第十六章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乱解〕接第十三章,老子在本章以自己的经验和观察,详述了消除身是大患的方法。
  “致虚极”。这是老子修道的目标。虚到极处有不虚,虚到极处便是道。《庄子•人间世》有云:“唯道集虚。”若虚极,其中必有不虚。
  “守静笃”。这是老子修道的方法。整个人生,笃实守静为重。若静笃,其中必有不静显现。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其中不虚不静的内容是什么呢?就是第十四章所说的现象,就是“万物并作”,包括属于物质的和意识的万物发生之兆。《易传•复卦》象曰:“雷在地中,复。”形象的将复的意思表达出来。复,就是表面平静下的万物始萌,所谓的“一阳初动处”。此种现象只能在虚静中见之;反之,虚静中必然见到万物始萌之兆。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按《说文》:“复,往来也。” 物质的和意识的万物都有各自的来源,也都有各自的归宿,其来源和归宿都在同一个地方,这就是各自的根。老子指出,万物在循环中,各自独立自成体系,这一点不受外界的影响。
  仅此而论,可以说“归根曰静”。万物从各自的根源出来,又回归到各自的根源,如果站在更高一层观察,似乎什么都没发生。
  但另一方面,这根源恰恰又是万物的起源之处,“是谓复命”。“守静笃”就是要观察已经产生的万物再返回到各自的根,观察它们循环回去。循环回去干什么呢?以准备新生命的诞生,准备新一轮的循环,如此往复而已。新生命虽然在原有的基础上发生,但已经包含了上一轮循环的信息。所以,老子的“吾以观复”就不仅仅是简单观察万物的发生,进一步地,他也在观察万物发生前的过去以及万物发生后的未来;他也在观察从无到有以及从有返无的变化。
  天地万物同此一理,都要归根复命,这就是“复命曰常”。
  “知常曰明;”知道天地万物同此一理的,就是明白人。
  “不知常,妄作凶。”如果连天地万物都一定要各自归根也不知道,归根就是为了新的开始的道理也不明白,那他的所作所为就没有大目标,就只能是稀里糊涂的,也就只能产生不好的结果。
  “知常容,”知道了万物都要归根复命,眼前的现实还有什么放不下?天地间的难事还有什么不能忍受?天地万物还有什么不能容纳?
  “容乃公,”可以包容天地万物之人,也就有天下为公之心。
  “公乃王,”有天下为公之心的人,就可以成为人间的领袖。老子以前,王是天下的最高领导。自秦以后,王才降格为诸侯。这里的王是指人间领袖。
  “王乃天,”这样的王,天下拥护,像天一样为人们尊崇。所谓“得道者多助”,
  “天乃道,”这就像远古的圣君一样,像天一样,是得道者的作为。
  “道乃久。”圣君的作为契合大道,必会长期坚持,长久存在。
  “没身不殆。”这样,虽然没有考虑自己的身体,但圣君的所作所为,他对天下的影响将会使他与天地同在,与大道同在,是不会消失的。
  其实,对圣君如此,对一般人何尝不是如此。
  第十七章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乱解〕本章在探讨为什么人事制度的存在,会导致越是下级离道越远。
  “太上,不知有之;”太上就是大道,“百姓日用而不知”,故不知有之。
  “其次,亲而誉之;”百姓对契合大道的,领导他们走向幸福的圣君,会有着发自内心的亲近赞美。
  “其次,畏之;”对圣君的下级,如州官、县官,百姓感到畏惧,因为他们的所作所为开始偏离大道。
  “其次,侮之。”对再下一级,如乡官、村官,百姓就只有轻慢了,因为他们离开大道更远了。
  为什么呢?是因为逐级下来“信不足焉”?威信不够,诚信不够?还是根本就没有威信,没有诚信?“有不信焉”?
  都不是,因为他们“悠兮其贵言。”他们忧虑的,他们考虑的是他们上级的(贵)指示(言),而不是下级的、百姓的反映。据说老子当过周朝的国家图书馆馆长,所以,深知当时的为官之道:下级要对上级负责。
  “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当事情做成功了,有了成就了,领导无不把功劳归于上级,归于圣君。但百姓可不这样,百姓会说这些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自然得到的。而自然得到的,就是契合大道的。
  为什么老子会说到人事制度,他主要是想说明道因人显。“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这条定则无论对物对人,还是对人事团体对国家机构都是适用的。
  难道从圣君而降不能都契合大道吗?因为契合大道需要全心全意,需要全力以赴,容不得包括考虑人事定则在内的丝毫杂念。在既成的人事体制下,只有君主不需要对任何人负责,这才有可能全心全意地为百姓负责,为百姓谋幸福,而成为圣君。
  


作者:三教九流的人 回复日期:2007-6-10 21:16:22 
  《老子》乱解(连载)9
  第十八章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乱解〕在对当时的官僚体制批评后,老子又对当时的社会状况发出感叹。众所周知,当时的社会状况是诸侯割据,群雄混战,天下大乱,百姓遭殃,这显然不是大道行世的时代。当时的状况,甚至连孔子都感慨地说:“道其不行矣夫!”针对这种局面,老子才无可奈何地感叹:“大道废,有仁义;”在那个废弃大道时代,天下的圣君已经无有,淳朴的民风已然不再。为了拯救混乱的社会,矫正颓废的民风,推出、倡导仁义礼智信势所必然,势在必行。行仁义之道实属没有办法的办法。正如第二章所说:“天下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智慧出,有大伪;” 孔子也说过:“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智)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那个时代的智者贤者似乎很多,周游列国游说诸侯者比比皆是、层出不穷,有历史记载的就不胜例举。这固然是当时的社会学风所使然,但也与各方诸侯的重视密不可分。这些智者的理论大多是为了各自诸侯的富国强兵,争霸天下。这虽然可以使诸侯得到暂时利益,但同时也会令整个天下更不安宁,纷争愈烈。所以这些理论看似有智,实则“大伪”,是对整个天下的欺诈。
  另外,从当时发明创造的种种智巧机械看,这些杰作似乎体现了人的智能,是人的智慧结晶,方便了人的生活,提高了生产效率,但同时也滋长着人们的懒惰性,滋生着人们的依赖性,使人的天性得不到正常地、全面地发挥,有些天性甚至丧失。可谓有一得必有一失。因此这些提高生活生产质量的种种智巧机械看似人的智慧结晶,实则伤害了人的天性,是对人的天性的侵害,是属“大伪”。
  “六亲不和,有孝慈;” 六亲特指父、母、兄、弟、妻、子,泛指亲人。“六亲不和”是当时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针对这种现象,一些有识之士提出了各种方法,“孝慈”就是其中之一。这句话是说,社会上存在不好的现象,就有救治这些现象的方法;反之,如果社会在倡导好的方法,就说明已经存在不好的现象了。
  同样,“国家昏乱,有忠臣。”也是指的这个意思。昏乱是由于君主不明,君主无能而导致的国家混乱。当大力宣扬忠臣,倡导忠臣时,意味着国家正在或已经昏乱了。
  为什么老子要提及儒家提倡的三纲五常呢?因为当时儒家的治世理论既容易为社会所接受,又符合传统的民俗要求,并且与大道最接近,在当时所有的理论中,最为老子所看好。这也是矮子里拔高子,多多少少表现出了老子的无奈。
  第十九章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乱解〕在老子看来,上一章提出的伦理纲常并不能彻底根治当时社会存在的问题,并不能完全恢复人们的天性,恢复社会的淳朴民风,所以他才提出:“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在大道普行的天下,不要所谓圣贤的学说,即那些鼓动各方诸侯富国强兵的学说,百姓自然会生活幸福;也无需成天高喊仁义,百姓自然恢复父慈子孝;慎用或不用种种智巧机械,百姓自然不起偷盗之心。那时就是天下大同的社会,如第三章所说:“为无为,则无不治”了。
  “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要使大道行世,不能光说“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不能靠只记在文本上形成法律就可以了。大同社会的实现首先要使百姓“无知无欲”,要令百姓心“有所属”。
  要让百姓之心常想什么呢?“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就是要让百姓少想一点儿,安于现状,少为自己打算一点儿,不要有过多的七情六欲。也就是要“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绝圣弃智”、“绝仁弃义”就是“不尚贤”;“绝巧弃利”就是“不贵难得之货”、“不见可欲”。
  本章进一步强调了第三章对社会要“无为而治”的观点,进一步从民心方面考虑了施行“无为而治”应采取的方法。老子认为当时所谓的圣、智、仁、义、巧及利都不能解决时下的社会问题,只有“无为而治”才能挽救日渐混乱的社会局面,才能救治日渐颓废的社会风气。由此看来,老子的思想并非是完全出世的,并非对世事不闻不问,毫不关心。他只是想从根本上解决社会问题,如果因为客观因素而达不到目的,就只能一走了之。
  


作者:一夜夜风 回复日期:2007-6-10 22:02:25 
  先顶再看,估计看不懂.看懂多少算多少吧!


作者:edeide 回复日期:2007-6-10 22:12:26 
   不够通俗,不喜,用了太多的形容词和成语,失败。


作者:还没登陆 回复日期:2007-6-11 9:53:54 
  最近看了下道德经,比我想象的强一点,但按圣经的说法,道德经犯了故弄玄虚的毛病,属于魔鬼的理论,我看也有道理。
  我的理解:里面的“道”,既是圣经里的“神”,也就是上帝。
  如果神的思想人能够说出来,那么那就不是神的思想了,这就是蚂蚁和人的区别,人和神的区别。
  “无为”也就是“不争”,圣经十戒里也有类似的。


作者:三教九流的人 回复日期:2007-6-12 19:08:36 
  第二十章
  绝学无忧。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儽儽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馀,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忽兮若海,漂兮若无所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乱解〕在乱世中,自己该有怎样的作为呢?该怎样独善其身呢?本章就是老子在尘世中的自画像。
  “绝学无忧。”绝学即无学。佛家称无可学者,亦无惑可断为无学。无惑即无忧,属阿罗汉果位。永嘉禅师有云:“绝学无为闲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是此刻的心境。可见老子的修为至少已到这个层次。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既然绝学,就无需对唯唯诺诺与阿谀奉承分辨得很清楚;既然无忧,也无需对真善美与假恶丑作出价值取向。反正它们的本质相同,知道存在这些现象即可。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虽然无忧,但还是有可畏,众人都畏惧的事,比如生命受到了威胁,我也会感到畏惧。
  “荒兮其未央哉!”尽管绝学,但我还存在着看似不合情理(荒)且与众人不尽相同的(未央)作为啊!
  “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享:本义是上供,祭献,如《说文》云:“享,献也。”太牢:天子社稷时祭献的一匹牛一只羊和一头猪。本句意为:众人纷纷进取,贡献才能,博取名利。我的心却停留在这些未发生、甚至连征兆也看不出的状态。停留在这个状态干什么呢?如前所言,“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既然在观其复,其状态必然与万事万物的初始态相仿,是混混沌沌的、懵懵懂懂的,像个还不会笑(未孩)的婴儿。此无忧也。
  “儽儽兮若无所归。”儽儽形容憔悴颓丧的样子。这里是说,成天不厌其烦地、好像漫无目标地做着一件事:守静、致虚。此绝学也。
  “众人皆有馀,而我独若遗。”众人在人生的奋斗中皆有所获,而我却偏偏好像有所遗失。这就是得道的境界,名为得道,实无所得。修道就是修回自己的本来,把本不属于自己的虚妄通通抛弃。《楞严经》的所谓“狂性顿歇,歇即菩提。”
  “我愚人之心也哉!”与在名利场中奋斗,且大有所获的众人相比,我这真是“愚人”的想法、“愚蠢”的作为啊!
  “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忽兮若海,漂兮若无所止。”俗人阳光精干,我却昏沉不清;俗人明察秋毫,我却郁闷不乐。有时心中空旷得如同大海,随处飘荡好像找不到岸边。这种境界只有修道人能够体察。
  “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众人皆有所作为,我却无所作为,只知独自坚守自己的本来,显得朴实粗陋。
  为什么呢?因为“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我与众人不同,不看重世智辨聪,不追求世间名利,而只是坚守生育天地万物的大道。
  第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乱解〕本章是第十四章的延续,不仅引进了“孔德”的概念,而且用这个概念唯象性地说了修道依次出现的境界。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孔,类似房屋的门窗,是房间内外的通道。德者,得也。孔德又是老子创造的新名词,谓修道者打开了身体内外的通道后,似有所得,但实无所得。实际上是从通道的一端进来,又从另一端出去,从而形成了回路。就像电灯发光,打开开关,就形成了回路,就意味着电子从灯泡的一端定向流到另一端。灯泡连接金属导线,只是因为金属电子能够前后相随地定向流动;修道者打开通道,只是因为大道只能在空洞中前后相随地顺势而动(是从)。电子定向流动是靠电压,大道定向运动要靠道势,这个道势就是修道者的意愿与机缘。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这一段与第十四章意思相仿。这里的“其中有象”,“其中有物”就是“无状之状,无物之象”。只是这里更进了一步,指出:“视之不见”并非仅仅针对眼,“听之不闻”也并非仅仅针对耳,“抟之不得”亦并非仅仅针对四肢,此三者是从“孔”中流入,又从“孔”中流出。而人体之孔并非仅指九窍,亦不光只有三田(上中下丹田)。以佛的境界,全身乃至一毛发,无一非“孔”。如《华严经》所言:“于一毛端现十方刹”。此句显出佛的心量境界。全身无一处不是通道,也就意味着无一言行不体现大道,他总在散发着大道之光。
  打开通道是修道者必经的重要关卡,如果还要继续深入,就会体验到更精微以致更确切的境界:“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不过深入的程度是与个人意愿与机缘相配合的。一般说,在机缘存在的情况下,有什么样的意愿,就有什么样的境界。但初行者由于信心不足,定力不够,还不容易做到境随心转,也就是还不容易分辨境界的真伪。当多次验证境界成真后,真境界中就有了修道者的自信,修道者的信心与境界才是互溶的。
  “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其名不去”的其名就是第一章讲的常名,只有常名才不变,才不去。可名是相对的、可变的。这里老子在让人们猜谜语:自古至今,名字一直不变的是什么?类比怀让禅师在六祖接引时的回答:说似一物即不中,也可以说,道有其名即不中。无名可名,强名曰道。既然老子身在道中,道又无处不在,包括体现在万事万物的开始(众甫)中,他当然能够体验、感受万事万物的开始。这句的“阅”字暗示老子是在“致虚极,守静笃”的定中,通过自己的通道观察的。
  “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我就是靠着以上所说,知道了万事万物的开始、发展与变化。实际上,上面所说的“象”、“物”、“精”、“真”以及“信”就是万事万物的开始、发展与变化。
  


作者:三教九流的人 回复日期:2007-6-14 20:26:51 
  
  第二十二章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乱解〕老子也像我们一样,经常琢磨以往的圣人圣言,以为自己效法,来为自己佐证。本章就是以古圣的六句话作为他无争无为的根据。
  “曲则全”。大道总是多视角、全方位地体现在具体事物中,所以也只有多视角、全方位地了解事物,才能全面认识正确把握事物。
  “枉则直”。由于无明,修行总存在偏离,进步就是调整偏离,就是矫枉,从这个意义上讲,没有偏离就不会有进步。
  “洼则盈”。水总往低处流,水乃上善之象。人要谦虚,自然无不吉祥,因为“天道亏盈而益谦”。所以圣人从不自满,“谦尊而光,卑而不可逾”。
  “敝则新”。大道总在变化中。修道者要经常意识到自己的知识、学问、经验、体证已经陈旧,已经不合时宜,已经不能完全把握新事物。要有危机意识,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要不断更新、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学问,以获得更丰富的经验和体证。
  “少则得,多则惑”。如第六章所说,大道“绵绵若存”、深远细长,所以凡事要“用之不勤”,不可用之过急,不可用之过勤。“用之不勤”则会有所收获,用之过勤难免有所迷惑。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由于上述六条,圣人就总以致虚守一为认识天下万事万物的范式。这里的一就是道,就是虚。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既“抱一”,就要两边不取,顺其自然。“不自见”,亦不“不自见”,大道方显;“不自是”,亦不“不自是”,德行始备。“不自伐”,伐者,自夸其功;“不自矜”,矜者,拘谨其功,这两边都不取,亦非不取两边,才不会尽得虚名,才会增长真正的功德。所谓“虚名害己”,就是说得彼会失此。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任何强者,哪怕是天下第一,都会引来与其一较高下的争端。只有不认为自己是强者,也不认为自己有道、有德,才不会惹来不必要的麻烦,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
  “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最后,老子感叹地说:古人传下的上面六条,难道是乱说的吗?我看真是对极了。
  人类的智慧是全人类通过方方面面的不断积累而成。老子说自己是“学而知之”,这位被认为是中国智慧化身的人尚且在学习前人的知识,在引用前人的话语,在借鉴前人的经验,我们这些后来者,难道不该更努力向前人学习,向前人借鉴吗?
  第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乱解〕老子善于从天地万象的变化中,总结一些修道者应该采取的作为。这也是“道法自然”吧。
  “希言自然”。希言,指听之不闻的语言,如第十四章:“听之不闻名曰希”。这里引申为无法琢磨的自然之意。
  “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像狂风不能吹一早上,暴雨不能下一整日之类的现象,是谁在操纵呢?人是无法控制的,从现象看,只有天地。
  “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天地能控制的现象,都无法使其长久保持,何况只是人操纵的呢?要想使其永久不变,办得到吗?这里实际是在指出:变,是天地万物的根本规律,因为是大道的根本规律。
  “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所以,修道者要与道同在,要与德同在,也就是要与变化同在。此处失是变化之意。
  “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此句用拟人化的手法描述了人天感应现象。与道同在者,自会有道的感应;与德同在者,自会有德的势力;与变化同在者,自会有变化的状态。反之,判断自己是否有道,无需他人评价,也用不着与他人一较短长,而是看自己是否有了道的感应。就像天地一样,一会儿有了感应,就刮风下雨了,过了一会儿有了不同的感应,就风停雨住了。判断自己是否有德,也不取决于他人,而是看自己是否有了德的势力。比如天地,只有它能产生刮风下雨,也只有它能使得风停雨住。判断自己是否在变化状态中,就更不由他人作主了。如同天地,刮风下雨,风停雨住全在自己,全凭自己对道的感应,而不受外界控制。
  这些话有多少人相信呢?有多少人相信“灵山自在汝心头”呢?有多少人相信“我命由我不由天”呢?老子说:“信不足焉,有不信焉。”相信这些话的人,真信道的人可不多啊!甚至还有根本不信的人啊!
  本章终结老子指出道不行世的原因在于:信道的人不多;在信道的人中,有真信而信心坚定的人就更不多。说明自古以来,大道就是难信的。为什么呢?原因之一是因为大道“绵绵若存”,不容易产生世人急功近利的效果,世人也就“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应付,缺乏矢志不移的决心。这也说明老子为什么以“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为例,来形容世上大多修道者的可变心态。老子痛心啊!他在正话反说,就是劝世人在修道中不要反复改变,要立定修道的志向,下定修道的决心。
  


作者:三教九流的人 回复日期:2007-6-16 0:07:04 
   第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馀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乱解〕本章是从反面论述第二十二章的观点。第二十二章提倡不显不争,方能成就自我。本章则指:强行而为,既显且争,会成众矢之的,会为众人嫌弃,因而会伤害自我。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踮着脚的人站不了多久;大跨步的人走不了多远。这两句又是老子以前的古语吗?还是老子自己的体验呢?不管怎么说,既然出自老子之口,就是为老子所认可的。老子的意思是:任何事不顺其自然地强行而为,是不能维持多久的。
  “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人只相信自己,凡事以自己为中心,必然心中不明。因为按佛的意思,在证得阿罗汉果之前,“甚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但不顾自我条件,不管有无机缘的盲目作为亦属不明;人总是自以为是,就会导致固执己见,但不认为自己是对的,又会丧失信心。自显其功者未必功劳最大(只是爱吹),自矜其功者未必功劳最小(只是不显)。总之,强行任何一个方面都是行不通的,都是不能长久的。
  “其在道也,曰:馀食赘形”。对修道者来说,不顺其自然地强行任何事都是不可为的,都会显得是多余的,是费力不讨好的。人本来吃饱饭就足够营养了,但仅仅为了求得口欲的满足和所谓的身体更健康,就去吃更多的美味佳肴,吃更多的营养品,结果导致大量的高血压病、高血脂病、高血糖病患者的出现。于是,又在琢磨是否是吃的东西有问题呢?“物或恶之”。是否是食物的搭配不合理呢?这样就开始限制饮食,不能吃这样,不能喝那样,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其实,对任何事物都不可太过,也不可不及,只要顺其自然就行了,不要人为地只强调一面而忽视其他方面。 
  “故有道者不处。”强行的作为就是累赘,就是负担,人们都厌烦它,都要丢掉它。所以修道者顺其自然,就不会有多余的累赘成为身体或精神的负担。
  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乱解〕本章明为说道,实为赞人。
  “有物混成”。此物即是道。这里与第四章的“湛兮似或存”相比,一个混,一个湛,描述了大道的两个方面:有和无。有者,蕴含了产生天地万物的动机,即天地万物的亲因缘;无者,亲因缘隐而不露,只是一派空虚寥廓。一个似或存,一个成,描绘了天地万物发生的机理:万物产生的条件总是存在的,但当下是否一定存在并不知道。只要产生事物的条件具足,即有了事物前后相续而出的等无间缘、事物发生所依赖的所缘缘以及促使事物发生的增上缘,就能成就天地万物。
  “先天地生”就是“象帝之先”的肯定意思。经过前面的讨论可以肯定:大道是在天地之前就存在的。至此已无疑义。
  “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大道虚寂寥廓,不受任何其他影响;不改变自己的清虚湛寂;循环往复在天地万物之中,从无间隙停顿。大道的这些特征足以使其成为天地之源。此处的周行既指在广大的天地万物中流动,也指在特定的封闭回路中循环。虽然大道对任何事物都是开放的,天地万物之间也是开放的,但对于每一具体事物,对于决定该事物本质属性的存在方式,即与大道的连接方式,也就是与大道特有的连接通道,却是封闭的。否则,该事物便不成其为该事物了。
  “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这与《清静经》一样,意思是说大道只是不得已取的一个名词,目的在于告诫人们:不要总在道的名词上做文章,不要被道的名词所惑,本来就不存在一个叫道的东西。也可以取另一个名词,叫大。此大不是大小之大,不是空间、体积、容量上的概念。当全身放松,浑然静笃时,老子会感到什么呢?老子还会感到空间,感到体积,感到容量吗?一言以蔽之,这个大就是老子那时的感觉。那么,老子感觉到什么呢?
  “大曰逝”。虚无缥缈的感觉范围在扩大,大到可以连接天地。
  “逝曰远”。甚至连接到遥不可及的地方、不知所谓的地方。
  “远曰反”。遥不可及的念头或者其他念头刚刚闪现,好像就回来了。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老子由这些感觉悟到了:法界中不仅仅只有道、天、地很大,人同样也很大,并不是只有一个肉身那么一点儿;不仅仅只是道、天、地不可捉摸,修道人也同样不可捉摸。修道人感觉到什么,他能说得清楚吗?能通过语言与他人沟通吗?好像只有他自己知道。他自己就一定能知道他的感觉吗?一定能把握它吗?可能连他自己也未必十分清楚。是否就根本不清楚呢?或者是无缘时不清楚,一遇缘就清楚了呢?这些都是人的神秘莫测之大。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逻辑上说,这句话属于子集合(并非真子集,即下级集合的特性并非被上一级全部涵盖)递推包含关系,其结论是:人不仅法于(属于)地,也法于(属于)天,还法于(属于)道,并且法于(属于)自然,并不是人仅仅法于(属于)地。地法(属于)天、道、自然;天法(属于)道与自然;道只法(属于)自然。所以人同时具有人、地、天、道、自然五重属性。也因此,人才能起到参赞天地、化育万物的作用。  
  
  


作者:三教九流的人 回复日期:2007-6-19 20:41:19 
  第二十六章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乱解〕本章将批评的矛头直指周天子,认为当今乱世由他而始。
  “重为轻根”。当你飞黄腾达时,你不要忘了你起步的根本。当你飘飘然时,你不要忽视你呆的地方。没有自己植根于大地之本,你无法起步,难以发展。大地“厚德载物”,是万物之本,是万物之根。
  “静为躁君”。你急躁了吗?你烦躁了吗?注意,反观自己!如果发觉自己正在急躁,已经急躁;正在烦躁,已经烦躁,你的清静心就出现了,你就在急躁烦躁中体验到了清静,急躁就消失了,烦躁就消失了。清静心作主就是所谓君临天下,群臣俱寂。
  以上两句说的是一般道理,作为下面论述的依据。
  “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辎重”,即君子处世立命之根,也就是君子之心,要时时专注,要处处观照。如同《乾卦•九三》的所谓“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也就是曾子对弟子所说:“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也就是佛家倡导的在起心动念处要“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此中专注观照与一般人对事业的专注不同,这里的能观所观是不变的,是一个东西;世人的能为所为是可变的,是两个东西。
  “虽有荣观,燕处超然”。这种人虽然富贵荣华,或者尽管安逸悠闲,但总能保持自己的本分,坚守自己的正道,超脱于这些世俗之外,不会把这些外界的变化放在眼里。
  “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老子对当时乱世的方方面面基本持批评态度,如前面批评了当时的官僚体制,治世理论,世俗民风等等。现在又将批评的矛头直指当时的最高统治者——周天子,批评他不仅不是圣人,而且连一般的君子都不如。“万乘之主”就是当时的天子。难怪老子会离开周朝,因为感觉到从上到下都无可救药了。老子认为:身为一国之君,心里应该装着天下人、天下事,以天下人、天下事为自己的“辎重”。但无奈和不解的是为什么天子只图自身的享乐安逸,而轻视国家大事,甚至竟然不顾天下?老子在悲愤,在控诉,但又无奈,所以只有离开。 
  “轻则失根,躁则失君。”个人的根是生命,天子的根是社稷。像当时的天子这样放任自己,放纵自己,就会失去天下。他常常如此的急躁、烦躁、暴躁,不是一国之君所为,当然就会失去一国之君的地位。
  作为修道人应该从这里得到什么借鉴呢?
  第二十七章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乱解〕本章讲无为而行的特征。
  “善行无辙迹”。善行即无为而行。不用预先制定行走的路线,只是依从大道,当行则行,该止即止,自己心里了无痕迹。
  “善言无瑕谪”。善言即无为而言。不用事先准备说辞,只是随顺大道,言之一出,闻者无不受用,无不获益,所以圆满而无瑕谪。
  “善数不用筹策”。筹策,古代的计算用具,善数者用不着这些,甚至不用专门心算,但往往一说即中,一算即准。这就是无为而无不为。
  “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无为者心地总是蔽开的,心地法门亦无关键,但有为之人总以为有什么秘密,总是不得其门而入。
  “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无为者没有心结,心地一派光明,但有为之人自己的心结无法解开,总以为有什么约束、约定,所以才对无为者莫能知,莫能解。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圣人救人救物,亦非事先有所规划,有意为之,实在是无为而为,无救而救。无为者无事时心中一派虚空,有事时自己随缘而为。如果说是在救治群蒙,亦只是大道为之,与我无关。如此无为而为,就是佛光普照,群蒙皆得加持,不会遗弃一人一物。也正因为如此,圣人在救人救物的瞬间,自己也得到了充实,能更深刻地体会大道,能悟到更高的层次。这就叫“袭明”,即依此可以承袭大道的光明。
  这样,在圣人眼中还存在什么分辨吗?善与恶还有分别吗?对他来说都无所谓,因为善与恶对他的影响都是一样的。善者,以你为师,使自己得到充实提高;不善者,以你为资,也使自己得到充实提高。“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不贵其师,不爱其资”就是自断增上缘,自己还会进步吗?自己不是也迷了吗?至于怎样用好增上缘,却是修道者个人的事,各有自己的妙处。
  


作者:三教九流的人 回复日期:2007-6-25 20:48:00 
  第二十八章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为天下谿,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智不割。
  〔乱解〕老子主张返本还原。本章提出了返本还原的方法就是在事物的两级守定弱势的一级,以构成闭环通道。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当你足以称雄一方,或称霸一界时,你要坚守你智慧的根本,你力量的源泉。而且愈是称雄称霸,愈要坚守自己的本源。此处的“雌”有“天下母”的含义。由于现实成就与过去的反差如此之大,以致于在两者之间能够形成天下的“深谿”。
  “为天下谿,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坚守了自己的本源,你就不会得意忘形,不会对“雄”用之过勤。你就会时时警醒,处处提防,就会静笃虚极,抱元守一,使此“常德”不离身心。只有这样,你才能令五藏内守,专气致柔,“复归于”婴儿的无知无欲。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天地万物的变化模式就是如太极图描绘的阴阳两极间的循环往复。当事物变化到白的一极时,白势自动逐渐减弱,并往黑的一极发展。反之亦然。所以,要时刻观照你的内在,你清楚了吗?要时刻关注你的无知,你明白了吗?当你认为你明白了,就会自动出现你无法解决的麻烦;当你认为你毫无办法时,则会碰到能使你遇难呈祥的救星。
  “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顺应这种循环往复的变化方式,也就是坚守弱势的一方,德就不会偏差(至少大方向正确)。这种循环往复的变化方式,也就是在两极之间作衰减振荡的结果,会出现静止(与力学中有阻尼的振动情况类似),而全体静态就是无极,也就意味着下一次的振荡。
  “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第十三章说:“宠辱若惊”。要想不惊,就只有在得荣誉的时候,受宠爱的时候,常常反思己过,反省自身。荣辱之间的反差感觉越大,形成的位势能量也越大。大到足以产生心理上的沟谿壑谷时,就构成了大势能的闭环通道。 
  “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落差越大,势能也越大,德也就越充足,这就是朴的现象。朴不是简单的无,不是纯粹的原始。朴是具备了高能大德的现象,是完整体现的道的现象,也就是《中庸》说的“喜怒哀乐之未发”的现象。
  “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智不割”。“朴散”就是《中庸》上的“发而皆中节”,“则为器”就是应运而生的政权机构。如果圣人参与主持政权国事,就会顺其自然地依从事物两极振荡的规律,依从所谓“物极必反”的规律,不会制定一些人为的条文,以重视一方,忽视另一方,将两极互为趋向的运动割裂开。这也就是上一章讲的圣人常善救人救物的作为,这也正是圣人无为而治的大智的体现。
  
  第二十九章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夫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或强或羸;或载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乱解〕“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欲取”是有意为之,有目的为之。不管做什么,比如要有意改造天下,要有目的的治理天下,其结果就是没完没了的折腾,不会有停止的一天。
  “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天下就是神器,治理天下不可凭人力有意为之,不可执着地刻意为之。因为任何所谓看似正确无误的分析,对大道而言都是不全面的,因而都隐含着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治理天下只能顺大道而为,要顺其自然。
  实际上,岂止天下是神器,天下无一物不是神器,无一事不是神为。人不能对神器取而为之(人自身就是神器),而只能顺其自然,因势利导,并于其中感受体验证悟大道。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但人总无法完全契合大道,因为人在道中,不在道外,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如果人非要代替大道按人为行事,非要代替自然依自己行事,其结果只有“败之”、“失之”。道理很简单,还是苏东坡的那首诗能说明,“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人只能站在自己的位置,只能朝一个方向看。比如,人无法了解水中的鱼是否快乐;而且当他看到鱼时,他只会认为这是鱼,鱼外观鱼,充其量也只是引发一些联想,或一些科学概念上的纠缠。
  “夫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或强或羸;或载或隳。”所有的物都是神器,只要随其自然,任其天成,当中就会显现各式各样,方方面面的特征,就会形成五彩缤纷的世界:既有有主动者与有顺从者的显著不同,也有嘘气者与吹气者的细微差异;既存在强势与弱势的区别,也包含成就与毁坏的反差。
  “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检验那些自称圣人的人,那些所谓一切为民的人的标准就是:看他们是否远离以饮食男女为乐事的骄奢淫逸。老子怎么会得出这个结论呢?按理说,本章自上而下会得出圣人应无为而治的结论,不执而执的结论,怎么会牵扯到个人生活方面的事呢?原来老子看出当时的诸侯列强,都在穷兵黩武,都想称霸天下,其目的完全是为了满足自己不断膨胀的私欲。他们要获取更大的权力,要过更奢华的生活,他们都想据天下为己有。所以圣人就应该反其道而行之,从克制己念,克持己身方面入手,以保持自己的纯洁。
  


作者:三教九流的人 回复日期:2007-7-5 19:59:55 
  第三十章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远。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善有果而已,不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乱解〕本章是老子对当时诸侯、说客的告诫。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远。”在为诸侯出谋划策中,只要按客观规律顺其自然地行事,就不会劝其以武力争强天下。因为好的谋士做事总要从长计议,总有长远规划。
  为什么不能动用武力呢?因为“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即使你能够暂时取胜,但从长远看,战争会引发一系列问题:如粮荒,因为要从军,种田的人就不多,吃饭的人却不减。更主要的是打仗就会破坏种田的基本条件,田地里就会颗粒无收,杂草丛生。如此一来就会盗贼频起,天下大乱必有趁火打劫者,浑水摸鱼者。到时更加民不聊生。
  “善有果而已,不以取强。”其实只要我们都存善心,都发善愿,都行善事,就都会得到善果。事物的因果循环如此而已。要想有好的结果并不是靠武力,靠逞强方遂人愿。靠武力,靠逞强往往只能事与愿违。
  “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有了好的结果不要妄自尊大,以免树敌;得到了好的结果不要自以为有功了,以免嫉妒;取得好的结果切切不可骄傲自满,以免逆天道;获得好的结果要时刻认识到这只是自己在顺其自然不得已而为之;重要的是收获好的结果不要逞强斗勇、四处张扬,以更好地保护自己。
  为什么呢?因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按说,当物体有了最好结果的时候,在最强大的时候,也就是在走下坡路的时候。这符合物体向其根本回归的趋势,符合自然之道。为什么在老子看来是“不道”呢?因为老子在劝诫不要争强好胜,不要好勇斗狠,不要以人为的方式促成“物壮”,加速“物壮”。人为加速“物壮”是与道相背的,是“不道”的,只能促成物的过早灭亡。
  老子既是在劝诫当时的说客们,也是在对一般人进行规劝:不要做“拔苗助长”的傻事,要尽量推迟、延长物的壮年期。
  第三十一章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乱解〕结合上一章,本章尽述用兵之害,在于使带兵者有明确的认识,《孙子》有所谓:“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详述了带兵者应具的品质。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兵,是个不吉祥的东西,凡与之接触者都可能倒霉,修道者不会与之相处。所以,老子才会在连年兵荒马乱、战祸不绝的年代离开。老子首先作此声明,言外之意是:我不得已而谈兵,谈的也只是用兵的害处。这也算是他对当时时局的看法。
  “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在古代,左边有辅佐之意,右边为尊贵之位。身为君子,不仅在和平时期会尽力辅佐君王治理天下,而且在战争年代也会成为一名合格的统帅去领兵征战。
  虽然他善于用兵打仗,但他明白:“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带兵打仗就是在摧残人的生命,甚至会造成死亡,会给死者的亲属带来痛苦,这不是一个君子所愿意做的。但为了保护更多人的生命,为了使更多的人免于死亡,就不得不放手一战。正所谓“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恬淡为上,胜而不美”。他要甘于恬静淡泊,并且不事张扬。即使打了胜仗,取得了最后胜利,也无法欢天喜地,洋洋自得。因为只有他才明白:胜利的代价巨大,甚至包括许多人的生命。等待他的还有更大更重要的事情,只有把这些事情做好,才不会愧对于死亡的魂灵。
  “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胜利了就得意忘形的统帅,其本性就是以杀人为乐,而无视生命珍贵的人。这样的人是不可能长期拥有天下的。老子是在警告当时的诸侯、谋士之流,既要不惜用武,也要反对用武。平定天下,使之长治久安需要用武,但治理天下,使民心归服却不能完全依赖武力。
  “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古代君王坐北朝南,其左边是东方,日出之位,生位,阳位;右边是西方,日落之位,死位,阴位。这句话是象征,意指带兵打仗的上将军位居全军之尊,一定要保持忧患意识,要“终日行不离辎重”,时时警醒自己和所统帅的军队:自己的生命正在受到威胁,随时都有可能死亡。
  所以,上将军要“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不论言谈举止,还是发号施令,都要慎重,都要庄重,都要像参加丧礼一样的沉重,因为他在左右着其他人的生命,或直接说,就是决定着其他人的死亡。打仗要死很多人,不管最后结果是胜是败,最高统帅都应该对死去的人(无论敌我)致以诚挚的哀悼,没有他们,你的意图,你的理想是无法实现的。是他们锻炼了你,成就了你。
  


作者:三教九流的人 回复日期:2007-7-9 19:33:50 
  第三十二章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乱解〕众所周知,名和物是相应的,有名必存在相应的物,反之亦然。本章说的是名,实则在谈修道人的作为,他必须在行止之间把握得恰如其分。
  “道常无名”。“常无名”就是第一章的“常名”。只要是常,无论是常名还是常无名,就是不变的,有名无名就属于“同出而异名”。“常无名”也是第二十一章“其名不去”的真实含义,此处老子又一次强名为道。
  “朴虽小,天下莫能臣”。此处之小不是形状体积之小,而是指容易被人忽略的因素。第二十八章说过,朴就是《中庸》说的中,有隐而未发,蓄势待发之意。发则可变,无人能测。朴也有“天下母”之意。这句话是说,朴虽然暂时看不出来,易被忽略,但天地万物都无法令其臣服。为什么呢?因为朴是天地万物之母。也因为“朴散则为器”,无人能够完全驾驭。
  “侯王若能守,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各国诸侯、天下君王如果在生活方面保持朴素节俭,做到“去甚,去奢,去泰”;在治国方面实行无为而治,使民无知无欲无争,必定会得到天下百姓的效仿、顺服。就像天地之气混而为一,从而降下及时雨露一样,天子之心、诸侯之心与百姓之心合为一体,也会使万民得到滋润,在生产工作中各尽所能,在物质获取上按需分配。“莫之令而自均”就是不靠想办法、耍手段,自然而然就能得到合情合理的满足。这里的“均”不是绝对平均。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虽然“道常无名”,但万物产生出来,人与之接触作用,总要取个相应的名字,这就是“可名”。取名之后,这个“可名”就只能依附相应的物,用来指代特定的物,也就是止用于此物。知道“可名”止于何物,用于何物,就不会产生滥用“可名”的危害。此句是将“可名”拟人化、拟物化描述的。
  知止不殆,对“可名”如此,对其他事物也如此。关键是适可而止,不是一味的止,更不是一味的行。正如《易经•艮卦》所说:“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
  “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大道在天下的运动,就像小溪小河流向大江大海一样,总是顺势沿着固定的水道前进,而止于两边的堤岸。正因为小溪小河的流水止于两边的堤岸,才能够一路无障碍地流向大江大海。修道人亦如此,要有所不为,方能有所作为。要有所作为是根本,是大目标,为了达到它,就必须学会舍弃,学会丢弃。此外,还必须遵守一定的戒律,以构筑自心的堤岸。
  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乱解〕“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每个人心中都有道,每件事物都在体现道。如果将自心之道用于外在,研究他物他人,则可以知物知人,知物知人是在用智显智;如果将自心之道用于内在,反观自己身心,则能够知己知彼,知己知彼是由于自心明亮而来。如果将自心之道用于与人战斗并战而胜之,则可以显示自己的实力;如果将自心之道用于格除自己的私心杂念,七情六欲,则能够使自己的心力增强。
  老子指出两条路让你选择:研究世界,琢磨他人并战胜之可以体现自己的智能,展示自己的实力;反观自心,感应大道并顺应之能够打开自己的慧眼,增强心中的力量。
  “知足者富”。无论对物质产品,还是对精神财富,从不会感到欠缺什么,从不觉得有什么不满足的人就是知足者,因为在他那里,自心之道从无欠缺。正如六祖慧能说的“何期自性本自具足”。这种人常常感到心里空荡荡的,“忽兮若海,漂兮若无所止”,有一物不多,无一物不少,得失不计,行止不定,这才是真正的大富者心态。
  “强行者有志”。长期坚持自己的观点,强力实行自己的计划,这本身就使得自心定于一处。而自心定于未来的大目标上,就是有志向的表现。 
  “不失其所者久”。经常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在说什么,在想什么,不迷失自己人之所在,心之所在,可以使自己长久定在同一个状态。
  “死而不亡者寿”。这里的“死”指的是心死,“亡”指的是脱离,《说文》有云:“亡,逃也。”这句是说像心死之人那样,对外界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对外来的刺激无动于衷,专注地守护自己,守护自心,做到时刻不离。这样就会长寿。大概原理是这样:人死是因为某个器官的病变,而器官的病变是由于长期滥用该器官等原因造成的。如果不用,或少用人体的器官,这些器官就可以维持在较好的状态,比如婴儿状态,这样人体的寿命就可以相对 的延长。但人体器官要接受外界刺激,接受就是在用。如果死心,这些器官的作用就会降低,代之起作用的就是人体中的“无”,这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用“无”的表现形式与用器官是不一样的,前者是不通过器官的感应,后者是器官的直接作用。直接作用当然会使器官受到伤害。
  

所有跟帖: 

解得好! -先天愚- 给 先天愚 发送悄悄话 先天愚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7/12/2007 postreply 17:57:38

非常好的注解啊!(不知道为何叫乱解?呵呵。) :-) -姑娘爱结网- 给 姑娘爱结网 发送悄悄话 姑娘爱结网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7/13/2007 postreply 00:14:47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