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水浒》:柴进为什么仗义疏财

来源: 张一眸 2007-07-10 15:13:44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2727 bytes)
落魄贵族的挣扎
黄波

水浒一百单八将,上梁山的原因有几种不同的模式,其中最容易激发读者之共鸣的,则是在官府和豪强的挤压、迫害之下,非如此不足以安身的模式,谓之“逼山梁山”,代表人物是林冲,而与此相近的则有“小旋风”柴进。柴进因叔叔被高唐州知府高廉的妻舅殷天锡强占花园,前往理论,结果“失陷高唐州”,最后随着前来解救他的水浒英雄落草上山。

可是柴进的上梁山与林冲表面相似,实质却大有区别。想那林冲,虽然武艺超群,居家过日子时却是一安分守己之良民,反观柴进,则大异其趣。《水浒》书中说他是“后周柴世宗嫡派子孙,因祖上有陈桥让位之功,太祖武德皇帝敕赐他誓书铁券在家,无人敢欺负他。”这样一个受尽优礼的人,平日喜欢做什么呢?柴进村中小酒店的老板说得明白:“专一招集天下往来的好汉,三五十养在家中。常常嘱咐我们:‘酒店里如有流配来的犯人,可叫他投我庄上来,我自资助他。”这在封建王朝已容易被认为有不轨之心;更有甚者,对官府明令通缉的要犯,柴进屡屡加以荫庇,像做下惊天大案的晁盖等人,就是柴进介绍遁入梁山泊的,这已经是不折不扣的犯罪了。

柴进在江湖上享有极高声誉。第三十五回,石勇在酒店里不肯让座,拍着桌子道:“老爷天下只认得两个人(即柴进、宋江),其余的都把来做脚底下的泥”,晁盖等人初上梁山,为王伦所不容,但王伦还要顾忌“于柴大官人面子上不好看”。探究柴进之获得江湖好汉的敬仰,既不是因为他有什么惊人的才艺,也非其门弟和财富,而是因为他支配财富的方式,“仗义疏财”,“门招天下客”,不论是真的英雄,还是鸡鸣狗盗之徒,谁来找他都会有面子有收获,很对江湖中人的脾胃。那么柴进为什么会如此不惜钱财?是一种视金钱如粪土的天性,还是别有机心?如果说纯粹是一种个人美德,很难解释他疏财为什么还甘冒那么大的风险,更难解释柴进对他村子中的普通百姓为什么没有多少义举可言。

柴进的“仗义疏财”、“门招天下客”说到底只是落魄贵族的一种挣扎。“无人敢欺负他”,那都是过去的事了,遭逢一个失序的时代,随着新贵的崛起,旧贵族的地位和权势已经受到了挑战。新旧贵族的此消彼长在柴进和殷天锡的对话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柴进道:“我家也是龙子龙孙,放着先朝丹书铁券,谁敢不敬!”殷天锡喝道:“这厮正是胡说!便有誓书铁券,我也不怕!”殷天锡为何如此张狂?不外因为他背后站着高廉,而高廉的背后站着当朝太尉高俅罢了。新旧贵族的冲突是封建王朝里常要上演的剧目,特别是在秩序失范、惯常的伦理规则受到蔑视的时候,新生的权贵们已经不满足于已有的权力和金钱,还渴望身份和尊荣。我疑心殷天锡们未必非要那个园子不可,不过欲借此打击旧贵族的声势而已。应该说柴进是个非常精明富有远见的人,早在这场冲突前,他已敏感地意识到他可能遇到了先辈们未曾遇过的困局,应对这种困局,不是他们习惯的那种靠在官府中上下其手就能避免家族衰败的,而必须借助一般被视为非正统的力量,就是侠客和游民,以预为之用。果然,当他被关在高唐州监狱的时候,不惜大动刀兵前来相救的都是他往日施过恩惠的人。


“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柴大官人的“仗义疏财”故事,验证的却是现代经济学中的一个原理,这真是一件很有趣味的事。

(刊6月25日《文汇报》笔会版“说破英雄惊杀人”专栏)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