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社科方面的书籍是一个逐渐接近真相的过程--可以更了解人们的行为规则和社会规则。入得宝山,焉能空手而归?此生既然有幸为人,何不尽量了解“为人之道”?
刚读完Thinking, Fast and Slow, by Daniel Kahneman, 2002年的经济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心理学家。 他是行为经济学的开山始祖, 他获奖的理论是prospect theory--把心理学应用于经济活动领域。
曾经读过, 一条条的知识只是信息碎片,就像篾片。 要能把篾片编成竹篓,就是形成体系。 而这本书,在我眼里是一个相当睿智的体系。
这本书可以理解成有三大块。 第一块是各种unconscious bias; 第二块则是他的诺奖理论prospect theory; 第三块是他后来的科研兴趣转到Happiness。
1. Unconscious bias
作者的科研过程中总结出了20多条unconscious bias。 在他之前,人们认为人类思考是理性的,偶然因为感情用事才有偏差。Kahneman提出了不同看法--我们的unconscious bias无处不在,比如 priming bias, selection bias, halo effect等.
availability bias --比如媒体只报道负面新闻,所以我们说到时局,想到的一般都是坏消息。比如我印象中总觉得大法官们投票喜欢按照Party line,其实并非如此。我甚至还读过Sandra O'Connor的传记, 书里就提到O'Connor经常不按Party line来投票。 可因为媒体报道造成的availability bias,我还是有这个偏见。
读到这个availability bias,是我的一个aha moment.
这些bias倒不一定就是坏事。 比如说作者说他发现所有的创业者都过分自信 (overconfidence bias),这是他们可以成功的重大因素, 否则他们就不会勇往直前了。
作者还说,知道这些,会让我们更容易看到别人犯的错误,但我们个体基本上是无法克服这些unconscious bias的。 当局者迷。作者提出, 通过跟你看法不同的人一起合作(adversarial collaboration), 可以避免一些错误。
2. prospect theory
在以上的各种unconscious bias基础上, 作者的科研指出,人们对投资收益(得到)和亏损(失去)的态度很不一样, 会远远更努力的去避免失去。 这些差别会让我们看起来非理性。比如说我们愿意巨资避免极小概率事件 。
3. Happiness
读到这里--”higher income is associated with a reduced ability to enjoy the small pleasures of life.” 真让穷人我得到安慰.
他的Happiness theory, 以前就读过结论, 就是说过了一个挺低的收入阀值,幸福就是由relationship决定的。
可圈可点的是他提出来的“experiencing self” v. “memory self”, 并且指出这俩不是一回事。 他通过临床试验发现“memory self”有俩毛病: “duration neglect” and the “peak-end rule”
我的感慨是,半个世纪前的文学大家Virginia Woolf其实有类似的表达。 Woolf有句我很喜欢的名言:
“I can only note that the past is beautiful because one never realises an emotion at the time. It expands later, and thus we don't have complete emotions about the present, only about the past.”
当代心理学家可以通过让人信服的临床试验,把敏感的文学家体会到的微妙不同,用科学规律表达出来,让我觉得科学的力量。
比如说, 如果把#2 & #3结合起来,可以解释为什么不少中年人离婚痛不欲生。
其一, 根据prospect theory, 失去比得到一样的东西在情感的intensity是很不同的。
其二, 人们忘记了婚姻中也许有过的长时间的相处愉快(duration neglect rule), 记住的是最痛苦的时刻, 和怎样结尾的(peak-end rule)。
很喜欢通过看书来修正自己对现实世界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