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40首】

来源: 偃月劃戟 2020-10-16 06:45:55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30590 bytes)

人民日报评选出40首最高水平的中国古诗词:写尽世情、写尽古今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几千年来,我们的祖先留下了无数辉煌的诗篇,这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也是培育民族精神的沃土。中国古典诗歌以其深邃的意境、生动的形象、凝练的语言、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表现手法,成为孩子们接触古典文学的最佳教材。

 

 

人民日报评选出40首水平最高的中国古诗词,并且做了总结和分析,这些诗词曾多次出现在中考、高考和小升初飞考试中,家长们可以收藏起来,跟孩子一起欣赏、学习。

 

 

01《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宋代大文学家苏轼于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在密州时所作。这首词把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之情纳入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寻之中,反映了作者复杂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又表现出作者热爱生活与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

02《沁园春·雪》是毛泽东于1936年2月创作的一首词。诗词分上下两阕,上阕描写乍暖还寒的北国雪景,展现伟大祖国的壮丽山河;下阕由毛泽东主席对祖国山河的壮丽而感叹,并引出秦皇汉武等英雄人物,纵论历代英雄人物。

03《虞美人》李煜这首词大约作于李煜归宋后的第三年,词中流露了不加掩饰的故国之思。

04《天净沙·秋思》是元曲作家马致远创作的小令,是一首著名的散曲作品。全曲仅五句二十八字,语言极为凝练却容量巨大,意蕴深远,结构精巧,顿挫有致,被后人誉为“秋思之祖”。

05《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代表作,全词借古抒怀,雄浑苍凉,大气磅礴,笔力遒劲,境界宏阔,将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给人以撼魂荡魄的艺术力量,曾被誉为“古今绝唱”。

 

 

06《静夜思》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五绝小诗。此诗描写了秋日夜晚,诗人于屋内抬头望月的所感。诗词语言清新朴素而韵味含蓄无穷,成为无数小朋友学前教育中接触最早的古诗词。

07《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南宋词人辛弃疾于1205年所作,作者是怀着深重的忧虑和一腔悲愤写这首词的。这首大气磅礴、怀古咏志的不朽词作,是送给与他志同道合的好友丘崈的。

08《饮酒·结庐在人境》是晋末宋初大诗人陶渊明创作的组诗《饮酒二十首》的第五首,全诗通过对田园生活的描写,表现了诗人远离尘俗、悠然自得的心境。“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堪为经典。

09《登高》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于大历二年(767)秋天在夔州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前四句写景,述登高见闻,紧扣秋天的季节特色,描绘了江边空旷寂寥的景致。后四句抒情,写登高所感,围绕作者自己的身世遭遇,抒发了穷困潦倒、年老多病、流寓他乡的悲哀之情。这也是前段时间热播电视剧《庆余年》中范闲背诵的第一首成名作,“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10《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是明代文学家杨慎所作《廿一史弹词》第三段《说秦汉》的开场词,后毛宗岗父子评刻《三国演义》时将其放在卷首。“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11《江南春》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七绝。诗中不仅描绘了明媚的江南春光,而且还再现了江南烟雨蒙蒙的楼台景色,使江南风光更加神奇迷离,别有一番情趣。“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2《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是宋代词人辛弃疾任江西提点刑狱驻节赣州途经造口时所作的词。此词写作者登台望远,“借水怨山”,抒发国家兴亡的感慨。

13《黄鹤楼》是唐代诗人崔颢所作的一首古诗,诗中所讲述的是通过黄鹤楼来抒发自己的情感。“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14《国风·周南·关雎》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第一首诗。“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15《声声慢·寻寻觅觅》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通过描写残秋所见、所闻、所感,抒发自己因国破家亡、天涯沦落而产生的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具有浓厚的时代色彩。

 

 

16《出塞》是乐府旧题,也是是唐朝诗人王昌龄所作的七言绝句,边塞诗的代表之一。内容主要是是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体现出了诗人对战争胜利的渴望与期盼以及对士兵们的信心。

17《行路难》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三首七言古诗,全诗抒写了李白在政治道路上遭遇了艰难险阻之后产生的不可抑制的激愤情绪,但李白并未因此而放弃远大的政治理想,仍盼着总有一天会施展自己的抱负,表现了李白对人生前途乐观豪迈的气概,充满了积极浪漫主义的情调。“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8《锦瑟》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代表作之一,全诗词藻华美,含蓄深沉,情真意长,感人至深。“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19《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是宋代大文学家苏轼为悼念原配妻子王弗而写的一首悼亡词。表现了绵绵不尽的哀伤和思念。此词情意缠绵,字字血泪。“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20《蜀相》是唐代诗人杜甫定居成都草堂后,翌年游览武侯祠时创作的一首咏史怀古诗。此诗借游览古迹,表达了诗人对蜀汉丞相诸葛亮雄才大略、辅佐两朝、忠心报国的称颂以及对他出师未捷而身死的惋惜之情。

 

 

21《国风·秦风·蒹葭》是中国古代现实主义诗集《诗经》中的一篇。“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22《龟虽寿》为东汉时期曹操创作的一首四言乐府诗,诗中融哲理思考、慷慨激情和艺术形象于一炉,表现了诗人老当益壮、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23《登幽州台歌》是唐代诗人陈子昂在初唐时期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24《满江红·怒发冲冠》是南宋抗金民族英雄岳飞创作的一首词,表现了作者抗击金兵、收复故土、统一祖国的强烈的爱国精神。“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25《枫桥夜泊》是唐朝安史之乱后,诗人张继途经寒山寺时,写下的一首羁旅诗。不仅是中国历代各种唐诗选本和别集选入此诗,连亚洲一些国家的小学课本也曾收录此诗。“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26《如梦令》李清照,这首小令,有人物,有场景,还有对白,充分显示了宋词的语言表现力和词人的才华。“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27《春望》是唐朝诗人杜甫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前四句写春日长安凄惨破败的景象。“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28《相思》由王维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这是借咏物而寄相思的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29《凉州词王之涣》这首脍炙人口的凉州词,是王之涣描述塞外苍凉境地的代表作。“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30《回乡偶书二首》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组诗作品,收录于《全唐诗》中。本诗在抒发作者久客他乡的伤感的同时,也写出了久别回乡的亲切感。“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31《过零丁洋》是南宋诗人文天祥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表现了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和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以及舍生取义的人生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崇高表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32《江雪》是唐代诗人柳宗元的一首山水诗,描述了一幅江乡雪景图。“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3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作品。全诗内涵丰富宽广,色彩瑰丽浪漫,气势浑然磅礴,意境鲜明独特,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堪称盛世大唐边塞诗的压卷之作。其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等诗句已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34《敕勒歌》选自《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期黄河以北的北朝流传的一首民歌。“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被广为传颂。

35《归园田居》是晋宋时期文学家陶渊明的组诗作品,共五首(一本作六首)。第一首诗从对官场生活的强烈厌倦,写到田园风光的美好动人,农村生活的舒心愉快,流露了一种如释重负的心情,表达了对自然和自由的热爱。

36《陋室铭》选自《全唐文》卷六百零八集,为唐代诗人刘禹锡所作。文章表现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流露出作者安贫乐道的隐逸情趣。“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要求全文背诵。

 

 

37《爱莲说》北宋学者周敦颐作品,选自《周敦颐集》,是一篇议论散文。这篇文章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从而也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和洒落的胸襟。“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也是要求全文背诵。

38《梅花》是北宋诗人王安石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诗中以梅花的坚强和高洁品格喻示那些像诗人一样,处于艰难、恶劣的环境中依然能坚持操守、主张正义,为国家强盛而不畏排挤和打击的人。“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39《琵琶行》是唐朝诗人白居易的长篇乐府诗之一。此诗通过对琵琶女高超弹奏技艺和她不幸经历的描述,揭露了封建社会官僚腐败、民生凋敝、人才埋没等不合理现象,表达了诗人对她的深切同情,也抒发了诗人对自己无辜被贬的愤懑之情。“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40《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唐代诗人王勃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意在慰勉友人勿在离别之时悲哀。全诗仅仅四十个字,却纵横捭阖,变化无穷,仿佛在一张小小的画幅上,包容着无数的丘壑,有看不尽的风光,至今广泛流传。“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被广为传颂。

 

 

"读史书使人明智,读诗书使人灵秀。"一首好诗就是一位良师益友,学习古诗词不仅能使人灵秀,更重要的是可以让人脱离庸俗和低级趣味,更加文明和高雅。

 

 

 

发布于 05-06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