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军官授衔的标准,可以参考他们的现任职务、政治品质、业务能力、在军队的服务经历以及对革命事业的贡献。
少将,那么必须是在红军时期当然营长级别以上的职务,
中将,那么必须要红军时期担任团长级别的职务。
上将,那么便需要在红军时期担任师级以上的职务,
大将,必须在红军时期担任军级以上的职务。
对创建和领导人民武装力量或领导战役军团作战、立有卓越功勋的高级将领,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编制军衔》,这个文件是国防部于1955年5月颁布的。其中对于大将军衔的授予规定更为明确:总参谋长、总政治部主任、总后方勤务部部长、军兵种司令员以及政治委员可以被授予上将至大将军衔。
十位开国大将中,1952年被评为军委委员级的有8位,他们分别是开国第一大将粟总、徐海东大将、黄克诚大将、陈赓大将、谭政大将、萧劲光大将、张云逸大将以及罗瑞卿大将。
剩余两位开国大将分别是王树声大将以及许光达大将,1952年他俩被评为正兵团级,换句话说,王树声和许光达是正兵团级大将。并且在评衔时,红四方面军和红二方面军在大将中并没有突出的代表,他俩被授予大将,也算是对艰苦时期红军的告慰,从这方面说,他俩是被破格提拔的。
但无论怎么样,他俩都是正兵团级中的佼佼者,当时规定评定大将的人数为10人,现可评大将的军委委员只有8人,其他两人势必要在比军委委员低一级的正兵团级中选出。从这方面来讲,王树声与许光达被评为大将也是合情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