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宝璋 大夫 病理】

侯宝璋,1894年出生于中医之家,1920年获得协和医学院医学博士学位,1926年获洛克菲勒基金会资助,先后到美国芝加哥大学和德国柏林大学深造。后出任齐鲁大学医学院病理及细菌学系教授、系主任、医学院院长,二战后赴香港大学出任医学院病理学系主任和教授,为增进香港与内地之间的学术文化交流做了大量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受周恩来总理问候回国参加医学建设,任中国医科大学(现为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副校长,数十年来为祖国培养了大批医学人才。

石中宝璋 人中骐骥


侯宝璋少时即心怀桑弧蓬矢,立志做大事。近代新式教育西风东渐,山东出现了“中国最老的大学”——齐鲁大学。齐鲁大学“尤以医科见长”,侯宝璋因缘际会入齐鲁大学医学院学习,勤勉奋励,品学兼优。1919年激情投身“五四”爱国运动;1931年“9.18事变”后自报奋勇、不顾危险亲自奔赴喜峰口等战区支援军民抗日工作,救治伤病人员;1937年“7.7事变”后以公而忘私和献身医学的精神亲赴贵阳,参加贵阳医学院筹建并担任病理学科研教学工作;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热心奔走有关慈善机构,负责与教会合作安置了大批青年到大后方就读。
道远知骥,世伪知贤。侯宝璋为人休声美誉,守身如玉。

医学翘楚 学科巨擘


1934年,侯宝璋著由中华医学会编译部出版的《实用病理组织学》是中国病理学的肇端之作,是近现代科学意义上中国病理学的嚆矢。侯宝璋对中华分支睾吸虫与二级胆管性肝癌关系研究、肝汁性肝硬变研究、绒毛膜癌研究、鼻咽癌研究、黑热病研究及中国医学史研究等都有重要的学术贡献。他的研究成果见诸美、英、日本等病理学杂志,在国际病理学界享有盛名和声誉。
1967年,侯宝璋逝世后,CANCER癌杂志、英国医学杂志(Brit.Med.J.)等均在显著位置发表了悼念文章。学贯中西 一代宗工
1921年齐鲁大学成立医学编译部,医学院各科教授、主任兼任编译委员会委员。刚毕业留校工作一年的侯宝璋崭露头角,后来齐大医学院创办《齐鲁医刊》,侯宝璋兼任编辑。该刊是现代医学的渊薮和《中华医学杂志》的前身,声迄四海,影响甚大。1926年,侯宝璋赴美国芝加哥大学留学,继之赴德国柏林大学,在Ludwig Pick教授指导下进行病理学的深造和研究;1934年,侯宝璋获罗氏基金资助赴伦敦大学热带病研究所留学并进行研究工作。回国后任齐鲁大学医学院病理学系教授、主任。1946年第二次世纪大战结束后,他接到美国国务院的邀请,赴美国讲学;1947年又应英国文化委员会的邀请,赴英国讲学。开西医学之风后,能用现代医学病理学科学观研究中国医史著述斐然的学者,惟侯宝璋斗南一人。
侯宝璋以经师人师、道业出众闻名。他善于把“博学、慎思、审问、明辨、笃行”的教育思想精湛地融会于教学之中,而俾众受用终生。他精通中国古典文学,就某种复杂的病理理论和现象,他可以驾轻就熟地用一、二句谚语、典故加以精辟概括,画龙点睛,揭示真谛,使学生豁然开朗,触类旁通,深为师生称道。

如珪如璋 赤心报国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侯玉璋毅然决然地在抗日战争那极端艰难困苦的非常时期与齐鲁大学同在,负责组织齐大医学院师生和重要设备仪器标本的转移工作,与大家患难与共、同甘共苦。威望素著、令闻嘉誉的侯宝璋对齐大医学院师生确实起到了稳定、凝聚人心的中流砥柱作用,他作为著名教授入川也对齐大医学院的学术地位起到了维护和加强的作用。抗日战争胜利后,侯宝璋应邀赴美国、英国讲学。美国及台湾学术机构和大学向他发出了聘请,但他均未应允,他选择了香港大学。新中国成立后,侯宝璋将次子侯健存由香港大学送回内地工作,参加祖国社会主义医学卫生建设事业。1955年,侯宝璋组织香港大学英籍教授代表团访问了北京,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

总理接待 盛德懿范


1962年,正值国家暂时困难时期,侯宝璋由英国管辖地区香港回到社会主义祖国北京。为了排除敌对势力的阻挠和台湾特务的加害,绝对保证侯宝璋的生命安全,周恩来总理亲自作了缜密周到的安排,由新华社香港分社和内地专人负责。侯氏父子是在夜间由海路护送至澳门,并得到澳门知名人士马万祺等亲自臂助,经拱北海关进入内地。在侯宝璋未安全顺利进入内地前,新华社香港分社将周恩来总理已亲自签署的任命侯宝璋为北京中国医科大学副校长的电稿暂作保密。侯宝璋的归来对海外侨胞和国际医学界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和广泛的影响。侯宝璋抵广州后受到陶铸、张治中等热烈欢迎和接待。回到北京后,周恩来、邓颖超接见了侯宝璋及家人,并在中南海西花厅设家宴款待。周恩来尊称侯宝璋为“侯老”。


侯宝璋归来时为我国订购了一批先进的科研仪器设备,带回了多年收集的珍贵的实验标本及数百份图片资料,他一手建立起了当时国内先进的分子病理学实验室。侯宝璋参加社会活动中也包括了文学艺术欣赏与收藏。侯宝璋对祖国文化遗产爱护备至,竭尽所能省吃俭用收藏了大量流散海外的陶瓷、书画、善本古籍等珍贵文物。他从香港回北京后将其钟爱之物先后分五批尽赠国家故宫博物院珍藏。倾其有而付出,又倾其有贡献祖国,这就是侯宝璋这位杰出爱国知识分子贻厥后人的盛德懿范。

 

http://www.cnmedical-edu.com/show/10/2818.html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