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生部 与 毛主席6-26指示的来龙去脉】

本帖于 2020-06-27 10:38:24 时间, 由普通用户 偃月劃戟 编辑

 

 

Qian Xinzhong.jpg 总后卫生部副部长 钱信忠 少将

【钱信忠(1911-2009),曾任第二野战军卫生部部长。建国后,钱信忠担任西南军区卫生部部长。1951年,他赴苏联第一医学院留学,获苏联医学副博士学位。1956年回国,任总后勤部卫生部副部长兼军事医学科学院院长。 1957年,他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副部长,(部长 李德全-冯玉祥夫人,1955年,贺诚 受到登报点名批判,被撤销卫生部党组书记、副部长职务;接任的是 徐运北 新设第一副部长兼党组书记。)1965年1月,他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部长,(李德全1964年12月人政协全国副主席,免去卫生部长职务。)文革期间受批判停职。1973年恢复工作。】

Fu Lianzhang.jpg总后卫生部第一副部长 傅连璋中将

He Cheng.jpg 总后卫生部长 贺诚 中将

---------------

 

“六二六指示”的来龙去脉

1964年6月24日

毛主席在人民大会堂118厅会见越南文进勇大将一行。在谈话中,毛主席对中国高级干部的保健工作提出批评,他说:“中国的保健工作是学苏联的,一个人,如果不动动,只是吃得好、住得好、穿得好、出门乘车不走路,就会多生病。衣、食、住、行受太好的照顾,是高级干部生病的四个原因。我们的保健工作,学了苏联的,把专门的医生变成不专门的,不多看各种各样的病,不好,要改。(《毛主席年谱》一九四九-一九七六第五卷第367页)   

1964年8月10日

毛主席阅卫生部党组七月二十九日关于改进高级干部保健工作的报告。报告说,今年六月二十四日,主席在会见越南外宾时,对我国的高干保健工作提出了批评。报告检讨说:我们的高干保健工作中严重地存在着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助长生活特殊化的现象,而且一些医生、护士长时间脱离病房工作、门诊工作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关于改进办法,报告提出:一、取消专职保健医生、保健护士的制度;二、对于没有严重疾病的人,提倡积极锻炼身体,同时加强北京医院对医疗保健工作的管理,加强对医务人员进行毛主席思想的教育,提高医疗工作质量;三、取消存在于高干保健工作中的一些特殊化的做法。

毛主席对报告作了两处批注。

在报告中的“今后领导同志有病需要医生出诊时,通知保健局或北京医院”处,毛主席批注:“保健局应当取消。”在报告中的“加强北京医院对医疗保健工作的管理”处,毛主席批注:“北京医院医生多,病人少,是一个老爷医院,应当开放。”(《毛主席年谱》一九四九-一九七六第五卷第383页)   

从1964年6月毛主席对我国高级干部的保健工作的批评以及两个月后对整改意见的批示可以看出,毛主席对高级干部在医疗和保健方面的特殊化、老爷化的不满由来已久,同时也说明了,毛主席在1965年的“六二六指示”并非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在长期的观察和思考总结出的科学且正确的结论。

1965 年 1 月,毛泽东和中央又批转了卫生部关于组织巡回医疗队下农村基层的报告。很多医疗专家纷纷响应,像著名的胸外科专家黄家驷、儿科专家周华康、妇科专家林巧稚都加入其中。

1965年6月26日,毛主席同身边医务人员谈话。

医务人员谈到买来两套医书是普及性质的但可能与中国情况特别是农村情况有不符合的地方。

毛主席说:

尽信《书》不如无《书》。告诉卫生部:卫生部的工作,只给全国人口的百分之十五服务,这百分之十五中主要还是老爷。而百分之八十五的人口在农村,广大农民得不到医疗,一无医,二无药。卫生部不是人民的卫生部,改成城市卫生部或老爷卫生部,或城市老爷卫生部好了。医学教育要改革,根本用不着读那么多年。华佗读的是几年制?明朝李时珍读的是几年制?医学教育用不着收什么高中生、初中生,高小毕业生学三年就够了,主要是在实践中提高。这样的医生放到农村去,就算本事不大,总比骗人的医生和巫医要好,而且农村也养得起。书读得越多越蠢。现在医院那套检查治疗方法,根本不适合农村。那种做法脱离群众,中国百分之八十五的人口在农村,不在农村服务,还叫什么为人民服务。工作中,把大量的人力、物力放在所谓尖端,高、难、深的疾病研究上,对一些多发病、常见病、普遍存在的病,如何预防,如何改进治疗,不管,没人注意,或放的力量很小。尖端的问题不是不要,只是应该放少量的人力物力,大量的人力物力应该放在农村,重点在农村。……今后城市的医院应该只留下毕业一两年的医生,本事不大的医生,其余的都到农村去,把好的都放在农村。…… (《毛主席年谱》1949-1976 第五卷第505-506页)

1965年6月26日 毛泽东将卫生部部长钱信忠招来汇报工作。钱信忠在作了卫生部工作的一般性汇报后,讲到了全国医务人员分布情况和医疗经费使用的占比 :全国现有 140 多万名卫生技术人员,高级医务人员 90%在城市,其中70%在大城市,20%在县城,只有10%在农村 ;医疗经费的使用农村只占25%,城市则占去了75%。毛泽东听到这组数字,发怒了。他面容严肃地站起身来,严厉地说 :“卫生部的工作只给全国人口的 15% 工作,而且这 15%中主要是老爷,广大农民得不到医疗,一无医,二无药。卫生部不是人民的卫生部,改成城市卫生部或老爷卫生部,或城市老爷卫生部好了!”“应该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培养一大批‘农村也养得起’的医生,由他们来为农民看病服务。”      

一个多月后,毛泽东再次召见卫生部长钱信忠等人,讨论在农村培训不脱产的卫生员的事情。在这次谈话中,毛泽东重点谈了改善农民医疗条件的问题,并且提出了在农村培训不脱产的卫生员的总构想。毛泽东说:“书读得越多越蠢。现在那套检查治疗方法根本不适合农村,培养医生的方法,也是为了城市,可是中国有5亿多农民。”毛泽东接着说 :“医学教育要改革,根本用不着读那么多书……高小毕业生学 3 年就够了、主要在实践中学习提高,这样的医生放到农村去,就算本事不大,总比骗人的医生与巫医要好,而且农村也养得起。”

卫生部于1965年9月3日上报中共中央《关于把卫生工作重点放到农村的报告》,中央9月21日即予以批转下发。

1970年6月26日,周恩来将谈话整理稿委托汪东兴报送毛泽东,毛泽东批示:“暂不发表,将来再说。退东兴同志存。” 谈话的记录文稿,毛泽东未审阅、亲笔批示,不是正式文件,也从未完整刊登于官方报刊。即6-26指示毛泽东从来未正式发表过。

 

张步峰(1914年-1999年10月28日),总后勤部卫生部原部长。河南省安阳县人,1931年入伍,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医生、师卫生队队长、团卫生队队长、旅卫生处处长、鲁西军区卫生部部长、冀鲁豫军区卫生部部长、兵团后勤部第一副部长、云南军区后勤部副部长、中国人民志愿军后勤部副部长兼卫生部部长、第四军医大学校长等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参加了红军长征。1964年任总后勤部卫生部部长,1967年因病离职休养。他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1999年10月28日,张步峰同志,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86岁。

Related image

解放军总后勤部 部长 洪学智 (他也是 志愿军的后勤部长,是彭德怀器重的两个麻子之一,另一个是高岗)

总后二级部 的 卫生部 是 解放军总医院的直接上司。

钱信忠曾任总后勤部卫生部副部长(卫生部长是 张步峰少将),1957年兼任国家卫生部副部长,1965年1月正式担任卫生部部长。

 

彭瑞骢(1923年8月4日-2015年1月7日),祖籍江苏省吴县,生于北京,中国公共卫生学家、医学哲学与伦理学家、医学教育家,曾任北京医学院党委书记、北京医科大学党委书记。彭回忆了毛主席与钱信忠部长几次谈话和指示的情形。见上。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