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之路(Conquest of Happiness)读后感

来源: 拂了一身还满 2019-10-28 11:31:10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4453 bytes)

幸福之路(Conquest of Happiness)读后感

       

         我们一生读到的书,也许就和遇到的人一样,既是偶然也有必然性,如果你专心的话。偶然一番话,也许就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既是书的魅力,更是读书者在此前经历和纠结的映照。在哪一个盛夏的黄昏,哪一句话让人恍然大悟,好像填补了多年前的某个缺口,甚至让人觉得前世有缘,这种感觉即生即灭,因其短暂,反而格外想去珍惜了。

        罗素出生于1872年5月18日,是科学家出身的哲学家,比起我的同时代人整整大了一百岁。他一生著述颇丰,写了六十多本书,两千多篇文章。这本幸福之路写于1930年,他58岁的时候。他家世显赫,祖父官拜英国首相;然而,父母和祖父在他6岁以前都相继去世,他由虔诚而严格的祖母养大。在五岁时,想到一辈子那么漫长,离死亡的解脱还那么遥远,他就会绝望之至。少年时,他常常徘徊在自杀的边缘。他的这本书,对于尚未勘透幸福之人,也就很值得一读了。

          好在当年,对数学的热爱拯救了他。他于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神话数学的美好,并沉浸其中。其后,他渐渐发现数学之不足,转而痴迷于哲学。但是,两次世界大战的枪炮无情地打破了他的哲学象牙塔,他便转身投入社会学和积极参与各种运动。可是作为从科学起家的哲学家,大概比较容易理性和逻辑至上。于是,他的有些观点,也就超越了他的时代,不见容于同期的道德观,一度被英国伦敦的大学驱逐,再度被美国纽约的大学摒弃,不得任教。但是,这个善于东山再起,寻找别有洞天的人,足迹遍布世界各地,积极的心理如火炬总是不灭。罗素曾应北大邀请,在中国讲学一年,表示,就算欧洲和美国都不存在了,人类文明仍然延续,例如传统中国文明,就提供了关于美好生活的另一个视角。即使不看罗素的书,从他的经历来看,幸福是永不止息的追求,大概也是讲得通的罢。

          人们评论罗素,是在任何领域都不是最佳人才的通才,在各个领域都有斩获。有意思的是,罗素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书,深入浅出,语言流畅易懂,特别适合对各学科感兴趣的门外汉,例如他有精力,热情和毅力去写一本适合大众看的哲学介绍:西方哲学史,就成为了20世纪影响力最大的哲学家。

          在知乎搜索罗素,出来的评论颇多的竟然是“明星式哲学家悲剧的一生。” 我想,罗素有知,一定在棺材里笑得打滚。以在某个专业是否成为翘首作为喜剧还是悲剧的标准,这个知乎的观点背后的中式逻辑和价值观尤其值得反省。罗素是个在78岁高龄,因为社会运动能把自己折腾进监狱的老者,是个几进几出监狱,包括在监狱里潜心读书,98岁方过完一生的智者。智者,一般与悲剧无缘,或者有缘无份。

          在讲到罗素的这本书的内容之前,忍不住提一点他在87岁高龄被BBC采访的视频里讲到的故事。被问及长寿秘诀,这个可爱的老头儿说自己又爱抽烟又爱喝酒,还说抽烟救了他的命。一次他在飞机上因为想抽烟换到了有烟席,然后飞机就失事了,有烟席离机舱门近他才得以及时跳机,八十几岁的老先生在冷水里拼命游泳逃得一命。被问及小时候什么时候最早对宗教信仰产生怀疑,罗素提起四岁时自己初听到小红帽的故事,大吃一惊:外祖母和小红帽不是应该在天堂吗,怎么都在狼的肚子里?太奇怪了。罗素的可爱和天真,竟然在80多岁还那么生动。那么,他的经历和性格,与他书的内容相互映照也就并不奇怪了。

         罗素的书,试图回答战后人们为什么广泛地感觉不快乐的问题。战后的美国和许多国家,收入增加,但是人们的不满竟也日益增强。这一点,其实延续到物质极大丰富,各种机械和电子产品极大方便了人们生活和交流的今天。

           如果收入增加和生活方便不能带来快乐,又有什么意义?多少人,日复一日做着并不喜欢的工作,在陌生人的包围中每天一早乘坐公共交通到办公室的时候,已经筋疲力尽。员工害怕被炒,老板害怕破产。忙碌一天回到家里,多少人并没有和家人有真正的交流和理解,而是像个木偶重复着类似的台词。到了夜晚,喝酒麻醉自己,或是试图找一点乐子,弄到很晚也不想睡,直到精疲力竭,又是一日周而复始。

         阻碍人们快乐的是什么?罗素用简单的语言总结,就是人们的自我囚禁。快乐,也就是需要人们打开那些捆绑,拥抱他人和世界。

        捆绑的最初缘由,最初多出于习惯。那些从小没有被父母真正爱过的孩子,汲汲于追求母亲对于自己成就的肯定,同时受制于母亲简陋可疑的道德戒律。多方专注自身的痛楚和不足,却不会在适当的自爱基础上采取合理行动,也就是开放与加强与外界世界的连接。

        捆绑的其它表现,例如强烈地嫉妒他人,而不是专注于用自己的努力去改变和成就;

         例如贪婪不知餍足,如同渔夫与金鱼里的老太婆;

         例如投身于无情地竞争,成了红菱艳里那双停不下来的舞鞋;

         例如总是需要别人的不停肯定和褒奖,仿佛吃奶的婴儿没有喂养就饿死;

         例如害怕与大众的观点不一样,因此这也不敢说,那也不敢做,明明有想法,却作茧自缚……

         反过来,那些打开快乐之门的钥匙,其实很简单:减少自我沉浸,减少画地为牢。在我们感到深深痛苦的每一个时刻,应想到,我们每个人,并不是宇宙的中心。放眼望去,古今中外,宇宙之大,有趣得很,人生短暂,正应该抓紧时间去探索和体会其趣味,哪有时间浪费在自设的枷锁之上?不快乐的人,特别需要注意将情绪的低落和思维的表达区分开来。思维的表达是有益的,表达完了可以放下。而沉湎于情绪的低落则是无益的。

         积极的幸福之路,罗素提倡找到一项没有实际效用的纯粹是出于喜欢去干的事情。学而无用,正是学习的魅力所在,因为无用,才学得轻松自如,畅快自然,乐趣自在其中。这项乐趣,即使在人失业,婚姻失败,遇到不幸的当口,也能支撑他找到一个支点。

          罗素认为,人需要更多地去学会智识方面的乐趣,因为智识之乐并无止境。比如法国的沙龙里体现出来的谈天的艺术,那种转瞬即逝的思想的火花碰撞之美。人们最好不要被竞争哲学,或成功哲学所腐蚀,后两者促使人的欲望发展,而剥夺了人的感受的自由和智识发展的余地。这一点,对于父母之育儿,实在是很有裨益的。

         罗素检视工作,认为人要对自己工作有发自心底的兴趣,须得源于非功利性,不是出于虚荣心,也不是想要被羡慕夸奖,甚至不是为了追求成就而去做一件事情,单纯就是喜欢。

           罗素检视爱情,认为有的爱并不特别值得羡慕,就是那种在爱中建立了一个相互崇拜的小系统,有人不论好坏地使劲夸赞。其背后缘由则是出于害怕外界世界,想要从外界的冰冷无情的评价和批评中逃离,找一小块绿洲。

          真正好的爱,是有探险精神,开放意识和包容心的爱。爱的首要,在于它是一种快乐(A source of delight)。其次,爱加强了人对许多东西包括艺术的理解力和感受力。一个没有被爱点化过的人意识不到它充满的魔力。爱,能打破人的自我的坚硬之外壳。也是促使人走向最小范围合作的常见一步。

           罗素提到,原始时代那种追求猎物的生死刺激感在现代社会远去了。适当的无聊是幸福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些常常用各种活动去填补孩子时间的父母,使得孩子没有办法习惯无聊感。一篇名著,也常有这里那里与人无关的无聊感。再合适的人,总有许多地方和你并不合拍,再有趣的工作,其实有很多地方还是挺无聊的。不能习惯无聊的孩子,长大后无法克服常见的无聊到达伟大和成就,并且增加了酗酒,吸毒,和参加危险活动追求刺激的可能。

         和今天的父母繁忙不堪的安排相反的是,罗素认为,过多的履行,过多的眼花缭乱的印象,对孩子并不有利,使他们无法忍受有成果的独处。不懈的工作才能导致伟大,安静的生活,是伟大之人的重要特征。他们的快乐,在外界看来毫不起眼,也没有时间去追求外在的种种刺激。快乐的生活很大程度上是安静的生活,因为只有在安静中,真正的幸福才如鸽子轻轻降落在肩头。 

          罗素辩证地认为,太容易得到满足的人,会认为这种满足本身并不带来快乐,却忘记了没有这种满足将多么痛苦。所以,匮乏本身,竟是快乐的重要源泉。也正是死亡本身,赋予了短暂的生命无穷的乐趣。

           反过来,随着时代发展,科学进步,国王罢黜,贵族消灭,上帝,个人,以及大自然,居然全部因为现实主义变得矮小了。当一个平民与国王取得平等,在我们内心里,我们对于任何一个人的死亡变得习惯,感受只是微乎其微。悲剧感失去的同时,意义感也就失去,整个世界失去了美感,这,竟也是民主运行的结果。

        现代社会,人更容易有负面和不满情绪,是因为我们对自己匮乏的意识却更是成倍增长。比较,是不快乐的源泉。嫉妒心,使得人看不见事务的真正价值,只关注相对价值。嫉妒心,对成功的渴望,贪婪和不知满足,很多都源于小时候父母的不正当教养和偏心。享受你手里的苹果,而不是觉得弟弟或者妹妹手里的苹果更大。嫉妒的反面是自信。雄孔雀从来不想,我的尾巴是不是比其它雄孔雀更美,因为它全然相信,自己的尾巴就是最美的。

         此外,社会地位的变化,以及民主社会的平等观,大大地增加了人们相互嫉妒的程度。从前,一个理发匠是不会去嫉妒一个公爵的,因为阶级不同。虽然嫉妒促使不同的阶层,国家,性别之间的变革和公平,这种平等更多是以拉低了幸运者的快乐,而不是增加了不幸者的幸福的方式达到的。当然,嫉妒也有好处,让人想去提升和改变现状。

          罗素呼吁,人类进化到了现在的发达阶段,人们反而是在黑暗里摸索,前面有可能是光明,也有可能是毁灭。文明人必须多倍扩大他们心的容量,只有这样才能跟得上他们大脑的容量的扩张速度,也与他们发展科学变革社会的速度相符,只有这种心量的扩容,才能让发展的人类走向自由的世界。心的容量,是增加得太快了,还是太慢了,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也是目前左派和右派竞争的焦点所在。

         对于个人,罗素提示,那些追求强烈刺激和激情的人,也许不是出于理性,而是因为这种强烈的情感可以让他得以忘记缠绕他的痛苦思维,那么这种激情也就起了麻醉剂的作用。一个快乐的人,是脱离了麻醉,自在地控制自己的理性和感官,积极地对世界去出于兴趣而探索的人。

        罗素,一个温暖,有趣的人,用他的理性之美,熨平了人心的褶皱,让人一点也感觉不到,和他竟然有一百年的年龄差距。

 

 

Sophie Li

08/31/2019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加跟帖:

  • 标题:
  • 内容(可选项): [所见即所得|预览模式] [HTML源代码] [如何上传图片] [怎样发视频] [如何贴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