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七贤是指魏末晋初的七位名士: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王戎。活动区域在当时的山阳县,今河南辉县西北一带。
竹林七贤是三国魏末七位名士的合称,他们是
谯国嵇康 、
陈留阮籍 、
河内山涛、
河内向秀 、
沛国刘伶、
陈留阮咸、
琅邪王戎。
由于他们互有交往,而且曾集于山阳(今河南辉县 / 博爱县 / 修武县 ?)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称竹林七贤。
嵇康(224-263,一说223-262),字叔夜,汉族,三国时期魏国谯郡铚县(今安徽省濉溪县临涣镇)人。著名思想家、音乐家、文学家、玄学家。正始末年与阮籍等竹林名士共倡玄学新风,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审贵贱而通物情”,为“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
阮籍(210年-263年)字嗣宗,陈留尉氏(今河南開封)人,中国三国时期魏的诗人,“竹林七贤”之一。與嵇康並稱嵇阮。阮籍的父亲是著名的文学家、世人阮瑀,也因此,阮籍受家学的影响,在文学方面的成就颇大。
山涛(205—283年),字巨源。河内怀县(今河南武陟西)人。西晋时期名士、政治家,“竹林七贤”之一。
向秀(约227-272年),字子期,河内怀(今河南武陟西南)人。魏晋竹林七贤之一。
刘伶(约221年-300年),魏晋时期沛国(今安徽淮北市濉溪县)人,字伯伦。“竹林七贤”之一。
王戎(234-305年),字濬冲。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白沙埠镇诸葛村)人。西晋名士,“竹林七贤”之一。
阮咸 西晋陈留尉氏(今属河南)人,字仲容。与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并称“竹林七贤”。阮咸是阮籍之侄,与籍并称为“大小阮”。
--------
榮启期是與中国古代著名哲学家孔子有關的一个寓言中的隐士。虽然在之后几个世纪中基本无人提及,但是他与孔子相遇的故事是艺术作品灵感的来源。这个故事在春秋時期的道家先驅列御寇的著作《列子》中被引用。
很多学者认定榮启期虽然在早期的中国文学中是一个重要人物,但比较可能是虚构或传奇人物,而不是历史上的真实人物。
在列子的這故事中,敘述孔子遇到一位称为榮启期的隐士。當時他衣衫褴褛,看起来也很老;但是他仍在彈琴唱歌,似乎很快乐,完全不在乎自己的困境。汉朝的淮南子说「夫荣启期一弹,而孔子三日乐,感于和。」
孔子问他幸福的理由,他答說:「生而为人、生为男子和活到老」,这三件事对他来说就足够快乐了。榮启期对孔子说:「毕竟大多数人都是穷人,所有的人都将死,所以为什么要担心衰老和贫穷?因此与其和别人一起等待生命的结束,为什么他应该担心自己?为什么应该拒绝自己的快乐?」